沿成邛高速西行,一路田園風光,山野之間或有一兩棟小屋羅布其中,細雨霏霏,炊煙裊裊,寧靜而安詳。
我們下高速公路,經過邛崍城,沿鄉(xiāng)間公路盤桓了一陣,終于驅車上了天臺山。
穿行云層
天臺山位于四川省邛崍市西南,曾為川西著名佛教叢林,亦是川西地區(qū)著名的宗教名山。至今尚留有寺觀遺址40多處,有和尚街,和尚衙門,上、下、東、西官房等。
“綠色明珠、神奇天臺”兼具以獨特地質構造、典型的丹霞地貌為代表的“山奇”,以倒靴石、小石林為代表的“石怪”,以金龍河、小九寨、響水灘瀑布為代表的“水美”,以十里綠色長廊為代表的“林幽”,以天臺云海、佛光為代表的“云媚”等特點,集自然景觀與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于一山。
天臺山因狀若登天之臺而得名。古人用“孤峰一蒂,兀起平疇,極為險峻”幾個詞生動地刻畫出天臺山遠離塵世、兀自獨立的形象。越往上行,云霧越重,細雨越密,幾乎看不到前方的路。一側是峭壁,一側是懸崖,開車的小心翼翼,坐車的膽戰(zhàn)心驚。轉過一個彎,視線突然明朗起來,這時候我們才意識到,剛剛我們正是在云層之中,而此刻就如天外飛仙一般來到了云層之上。
天臺觀瀑
在刻有“天臺山”三個大字的山門處就能看見遠山上掛著的瀑布,一縷縷依次排開,形成一張薄薄的水布。走到近處,才知道在山門處看到的就是長虹瀑布。穿過索橋,再走數(shù)十步,水突然從寬石壁上傾瀉而下,令人望而生畏,瀑水與石相激,如煙似霧。路又陡起來,河谷中亂石嶙嶙。亂石中時隱時現(xiàn)、響聲不絕的是水這白色的精靈。
路越發(fā)陡峭起來,分作兩條,我們沿上面的路轉過石嘴,就到了觀瀑平臺。水流像千軍萬馬從石崖上陡然跌落幾十米,人吼馬嘶,金鼓齊鳴,水花四濺。
接下來到達的是響水灘瀑布。響水灘瀑布位于天臺山第一臺級中部,是天臺山13處瀑布中最為壯觀的一處。瀑布高40米,寬20多米,分八級層層跌落,聲似雷鳴,有“川西第一瀑”之美譽。若逢晴空,數(shù)十丈的彩虹懸掛當空,頗為壯觀。不遠處是柔美的長虹瀑布。長虹瀑布高200多米,寬20余米,呈多級飄然降落,每到夏季,水量劇增,流水經過陽光的折射,呈現(xiàn)出五彩姿色,宛如一輪長虹附于山體。呈現(xiàn)出與響水灘瀑布遙相呼應,形成鮮明對比。傳說一對心心相印的戀人,因家族的仇恨不能結合,雙雙殉情之后化作這兩處瀑布。長虹瀑布恰似多情女子的眼淚,響水灘瀑布則像極了錚錚男子的控訴。
蟠龍瀑布景區(qū)是天臺山最高、最大的一處瀑布,200多米長的弧形巖壁上四季長掛水簾,游人至此,如落大井深潭。落瀑成潭,水為紅色。瀑布正面高80多米,四季珠玉飛灑,水霧彌漫。每當陽光映照時,巖前有珠光幻影,光怪陸離,峽谷中有彩虹光環(huán),綠霧藍煙。
天臺美景
在快要到小磨房景區(qū)的路上,可以看到倒靴石景觀。該石高200余米,寬20余米,酷似倒立的長靴,傳說這就是赤腳大仙酒醉時跌落的靴子。小磨房景區(qū)是一個峽谷,兩旁高山上植被茂盛,一片郁郁蔥蔥,一股清溪涓涓而下。此處景致顯得十分幽靜,有幾位畫家正用手中的畫筆潤色著這山這水,一種出脫塵世的空明頃刻之間感染了我。
向上繼續(xù)攀登就到了正天臺。正天臺景區(qū)附近有一大片由完整條形青石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矩形區(qū)域,整個地面全是由青石鋪成,青石與青石之間全被一種類似于水泥的物質密實地縫合在一起,除去上面的泥土,從青石的四周可以明顯看出“柜子”邊沿的痕跡,而從青石的成色來看,應該有些年頭了。
在正天臺旁邊不遠處有一個雷音寺。雷音寺因天臺山聚天地靈氣、日月精華,是一個有靈氣的地方,所以,三教相繼會聚于此,爭奪地盤,建觀筑廟。兩宋期間,三教合流,天臺山宗教事業(yè)達到鼎盛,道觀、佛寺、官房多達百余處。雷音寺是當時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寺廟,后因戰(zhàn)爭的影響,遭到毀滅性破壞。今天,從雷音寺遺址留下來的照壁、石獅、石刻和殘垣斷壁中,我們依稀還能看到昔日天臺山宗教的鼎盛。
繼續(xù)攀行,見一峰壁立千仞,無所依傍,這就是海拔1812米的天臺山主峰玉霄峰。丹霞地貌和紅層類巖溶地貌混雜,形成與常規(guī)反差極大的獨特地貌形態(tài),獨特地貌形態(tài)又與多態(tài)的水體構成完美的山水骨架。沿依絕壁鑿就的九曲棧道上行,頭上雜木草藤橫披斜出,腳下瀑布轟鳴,雖有欄桿依護,卻斷然不敢俯視。站在山頂可見天臺山如同一把巨大的護椅矗立天地間。東望日出,西觀云海,是一片如畫的天地。雨過天晴,云霧四合,山谷寬闊,木秀水靈,怪石層疊,碧空如洗。周圍的群峰只露出小小的山頂,如中國畫中的淡墨點染。
十八里香草溝
從玉霄峰下來,我們走進十八里香草溝,看到的是一個不染纖塵的自然世界。山中有蘭,水邊有草,香氣中有淡淡幽香彌漫。有雨的時候,水面就會泛起一層薄薄的青霧,恍如夢境。在狹長的山溝中,溪流從玉霄峰蜿蜒而下,如同穿梭山林間的巨龍,隨著地勢的起伏不定,時而如龍嘯九天,時而如龍游潛底,匍匐前行。古林修竹夾岸遮天,香草貼水叢生,遠處,河水順著傾斜的山坡奔瀉下來,遇到石頭的阻擋,立刻騰空飛起,氣勢恢弘。好不容易爬上水坡,只見一處幽潭跳入眼簾。從遠處探看,芳草層疊,水簾層疊,水線迂回。溝中林木遮天蔽日,只有星星點點的陽光透過濃密的樹葉灑下斑駁的影子。
花石海是天臺山最大、最美的海子之一,寬約60米,長達650米,最深處達100余米。藍如天,平如鏡,澈如晶,水中色澤不同、形態(tài)各異、紋理獨特的大小石頭清晰可見,兩岸蒼翠欲滴的林木倒映水中,真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撐著竹排蕩漾其間,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油畫中,似真似幻。此處水流更緩,又有旁溪注入,波光粼粼,綠得令人心醉。目光窮盡處,灌木蔥郁,近處岸邊,喬木清秀,倒映水中,樹也綠,水也綠,卻不知哪是樹,哪是水了。水鳥如閃電般掠過,點碎一湖靜水,也將我從沉思中驚醒。湖的右岸,怪石磷峋,坑坑洼洼。前行幾步,怪石都平地而起,或亭亭玉立,或突兀而顯,或安然偃臥。路被石分作數(shù)條,被形象地冠以“花石迷宮”。天臺山之石造化若此,善設八卦陣的諸葛亮亦要贊嘆不已。站在這怪石之中,回溯歷史,探究自然,我啞然而不敢狂語。再看湖,湖已被樹木藤蔓遮掩,風寧,水止,游人不嘩,小湖更加原始古樸,靜如處子?;ㄊ碛衅嫔健⒐质?、幽林、美水,如此勝境,叫人如何消受!
石林景區(qū)
經過一個叫“天門石”的地方,就到了石林景區(qū)。在兩山相夾的峽谷之間,有兩塊巨大的石頭,中間像被一把巨大的斧頭劈開似的,就像一座石門豎立在山谷之間,這就是天石門。一路上,只見許多巨大的石塊層疊地在山谷中靜靜地躺著。
面積達2平方公里的石林形成于白堊紀晚期,距今已有1000萬年之久。一座座石林拔地而起,儀態(tài)萬千,成千上萬大小不一的礫巖星羅棋布,形態(tài)各異,變化離奇,或參差高聳,或盤曲橫亙,或孤立,或群聚,被一些山茶樹、香樟樹包圍著。這些礫巖由成份不同、大小不同的卵石膠結而成,遠遠看去,有的像神蛙,有的像長龍,有的像雄鷹展翅,有的像英雄少年在沉思,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惟妙惟肖。沿曲徑進入石林,猶如進入一座堅石的迷宮,有的薄如刀刃,有的一柱擎天,有的如高墻壁立,真是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
因為天氣的緣故,我們錯過了天臺山很多美景,稍稍有些遺憾。但若真將風景看透,這山野之中也就沒有那么多驚奇等著我們了,我們的心靈也許就沒有期冀了。若能懷著一顆善于感受快樂的心,帶著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則所到之處盡皆美。美麗的景色和美麗的心情存在于行走之間,結果有時并不重要。
相關鏈接
位置:天臺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西南端,距成都120余公里,總面積109平方公里,山頂面積約40平方公里。
交通:成都新南門、金沙站、火車北站、紅牌樓、邛崍汽車站等處有發(fā)往景區(qū)的班車。從成都至邛崍有108國道,路況較好,一小時一班車,車票12.5元;從邛崍至天臺山景區(qū)為一般公路,路況一般,車票10元。
門票:50元/人(一票制),如有興趣還可坐人力滑桿至山頂,價格約為20元/人。 進入十八里香草溝10元/人。
特產:文君酒、文君綠茶、瓷胎竹編工藝品、邛陶、邛竹枚。
游程設計:從成都乘車到邛崍?zhí)炫_山,觀高山海子、疊溪、瀑布、云海和紅色、紫色、白色、黃色的各類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