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媽坐著自家的炕上,聽見汽車的馬達聲隱隱傳來,興奮地說了一句:“來了!”正在抽旱煙的二大爺悶悶地說:“我咋沒聽見?”二大媽沒理他,麻溜下地,快步走了出去。
三臺大吉普停在村頭泥濘的路旁,下來一伙人,都仰了頭望村后的那座高山。二大媽歪著頭看這些人,二大媽的一只眼睛長了個玻璃花,看東西的時候,總是歪著頭。
那些人開始登山,這座山上有一個山寨遺址,說是大唐時期的,經常有人來考察。二大媽望著這些人往山上爬,知道下山的時候,向導將帶他們走另一條路。二大媽記住了人數,在心里盤算著,并習慣地攏攏齊耳的短頭發(fā),回了屋里。
這些人果然從另一條路下了山,走這條路就得穿過村子。他們每個人的手里都捏著幾塊碎陶片,在一行人中,一個年輕一點的,腿快,先走進小村子,幾乎看不見一個人。村街很臟,又逢剛下過雨,左跳右蹦的挑塊好地方走。二大媽遠遠地望著這個年輕人一竄一跳地過來,忙抽身回去,等他蹦到二大媽家大門口的時候,二大媽已經提著一籃子雞蛋候著了,二大媽笑著說:“要笨雞蛋吧,五毛錢一個,自家養(yǎng)的雞?!蹦贻p人看看那些雞蛋,確實是純笨蛋,可是,路途遙遠,路況又不好,帶著這些雞蛋,沒等到家就會全部損失掉。
二大媽見他在猶豫,就說你等等,跑回去端出了一小瓷盆炒熟的榛子讓他吃,他不好意思了,她說吃吧吃吧沒事。年輕人抓了一小把,咬開一個,皮薄仁大,很香。吃著她的榛子跟她聊著天,說說收成什么的,不知不覺的,已經吃了三把榛子。同行的人上來了,圍著看她的笨雞蛋,她讓大家嘗榛子,大家吃了都說香。
大家離開的時候,沒有買走她的一個雞蛋,倒是每個人都帶了一些榛子,她的一盆榛子沒了。當然,出于憐惜,給她留了五十塊錢。坐在車上往回走,大家咬著她的榛子,說農民真是死腦筋,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按市場需求出貨,賣雞蛋干嗎呀,直接賣榛子可能會好一些。還有人說,應該打上品牌,就叫古寨牌,再做做廣告……
年輕人沒說話,他的腦海中還印有她渴望的目光——希望他們這些衣著得體的人買走她的雞蛋,可是,榛子沒了,雞蛋卻一個也沒有被帶走。
有幾輛車與他們的車擦肩而過,年輕人心想,如果這幾臺車上的人也是去看山寨遺址的,或許他們中的某個人會買走村婦的雞蛋吧。
二大媽又聽見汽車的馬達聲響,急忙跑出來看看,一數人,又是八個,數完了人,看看這伙人開始爬山,便急忙折回身進了屋,對老頭子說:“你再去村里人家多收點榛子來,這幾天來的人多,不夠賣呀?!?/p>
老頭子說:“村里人不愿賣給咱了,說咱太過分了?!?/p>
二大媽一撇嘴,“他們出去打工,干一年還沒有我半年掙得多,眼紅了唄,這幫土包子,守著金山偏要出去受苦。你這么整,給他們漲點錢,這幫子人肯定就賣了?!?/p>
老頭子點頭說行,給漲五毛錢吧。
二大媽大方地說:“五毛不行就六毛,多大個事兒。”
這伙人下山后,遇到了二大媽,二大媽又向他們兜售笨雞蛋,這些人沒有買,二大媽又跑回去端出榛子來讓大家吃,一盆榛子連吃帶拿又沒了,這些人也留下了一些錢,然后上車走了。
鄰居從窗戶那兒看見了,生氣地說:“這個歪脖子老婆,又玩兒那套把戲了,她老頭子再來收榛子,說啥也要漲一毛錢。”家人插話道:“不行,最少漲兩毛?!边@家人都笑了,好,最少漲兩毛。
二大媽進屋后把錢拿出來數了數,抽出一張伍元票,“這張是給向導的回扣?!比缓蟀哑溆嗟腻X裝進了柜子里,“今天沒少掙啊,這些榛子快賣到人參的價了?!闭f完就樂,忽然想起一件事,止住笑,吩咐老頭子:“今晚,你再去山上扔些破瓦片,估計前些天扔的又快被撿光了?!?/p>
老頭子痛快地應了一聲,“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