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超人、蝙蝠俠、蜘蛛俠、X戰(zhàn)警、綠巨人、鋼鐵俠、神奇四俠等超能英雄角色頻頻出現(xiàn)在電影屏幕中,并在全球擁有巨大的票房。文章分析了超能英雄們設定方面的共同特點、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及演變趨勢,以尋找出超人們魅力永存的根源。
關鍵詞:超能英雄 Detective Comics Marvel Comics 漫畫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J2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23X(2010)03-0070-04
Detective Comics(簡稱DE)和Marvel Comics分別始建于1935年和1939年,都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漫畫公司之一,也是當前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的漫畫公司。DC公司旗下產(chǎn)品角色有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貓女、正義聯(lián)盟(了he Justice League0f America)等,Marvel公司出品的角色則有蜘蛛俠、X戰(zhàn)警、美國上尉、神奇四俠、綠巨人、夜魔俠、鋼鐵俠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英雄們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他們最初出現(xiàn)在報刊連載中,然后以系列漫畫發(fā)行單行本,最后被拍攝成系列電影,制作為游戲,在數(shù)十年的時間跨度上風靡了全球。超能英雄們也創(chuàng)造了不菲的收益,如報刊發(fā)行收益、衍生產(chǎn)品收益、版權(quán)收益等等,其中單電影方面就有多部超能英雄電影位居好萊塢史上全球票房TOP 100之列:如{蜘蛛俠3》(2007年)票房8.9億(美元,下同)、<蜘蛛俠2)(2004年)票房7.8億、(蜘蛛俠1》(2002年)票房8.2億、《蝙蝠俠》(1989年)票房4.1億、<蝙蝠俠誕生》(2005年)3.7億、《X戰(zhàn)警2》(2003年)票房4億、《X戰(zhàn)警3》(2006年)票房4.6億、<超人歸來》(2006年)票房3.9億……。很多英雄角色都是在半個世紀以前創(chuàng)作出來的,DC于20世紀30年代創(chuàng)作了超人(作者JerrySiegel、繪制Joe Shuster)、蝙蝠俠(作者Bob Kane和Bill Finger),Marvel的主創(chuàng)人員Stan Lee則在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作了蜘蛛俠、x戰(zhàn)警、神奇四俠、綠巨人、鋼鐵俠等角色。在設計領域,能延續(xù)數(shù)十年影響的設計風格或設計流派可稱之為經(jīng)典。那么,從誕生之際直至半世紀后的今天依然煥發(fā)生命魅力的超能英雄角色們。也不愧于經(jīng)典稱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超能英雄們青春常駐呢?這值得人們?nèi)ド钊胙芯俊?/p>
一、超能英雄們的共同特征
雖然英雄們能力性格各異,但他們還是有很多的共同特征,這些特征就是超能英雄作品在歷經(jīng)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年輩的讀者群后依然能暢銷之本。
(一)、超能力或高科技裝備
這是最基本的一點,英雄們都具有遠超乎人類生理機能的特殊能力。蜘蛛俠可以飛檐走壁、鋼鐵俠刀槍不入、閃電俠速度奇快無比、金剛狼可以快速恢復、綠巨人力大無窮,超人就更不得了,力量可以推動星球、速度可以超越光速、視力可以看穿宇宙,甚至連飛人太陽中身體都不會受傷。只有蝙蝠俠有些意外,他沒有超能力,但擁有超時代的蝙蝠衣、蝙蝠車一干高科技裝備,也可算是居于超能英雄之列(如圖1)。
(二)、故事發(fā)生地:地球
不管時間背景設置在現(xiàn)代或者是遭遇科學異變的未來,超能英雄們的故事總是在地球發(fā)生,即使本身不一定是出生于地球(如超人就出生于氪星)。來自地球的熟悉環(huán)境,有人們所熟悉的游戲規(guī)則和世界觀,相比于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子虛烏有的星球。前者更易使觀眾產(chǎn)生親切感和更易于接受。
(三)、西方騎士式的英雄行徑:無私保護弱小
保護弱小(弱勢人群或者面臨外星入侵時的地球)似乎是超能英雄們的唯一甚至終極目標。超人們似乎都沒有什么太大的理想,從沒有想過利用超能力稱霸地球號令世界,制定強有力的秩序規(guī)則建立霸權(quán)帝國,相反,在故事里企圖稱霸地球的都是下場凄慘的反派。超能英雄們都有正義感,但更喜歡在人們遇到危機時才利用超能力像消防員一樣挺身而出,而不是利用超能力尋獲國家機器來防患于未然,從這一點上看,超能英雄們的行徑合乎西方的英雄價值觀:崇尚騎士式的個人英雄,反對脫離民主約束的君主。從觀眾的心理反應看,人們更需要一個幫助我們的強者朋友。而不期待一個統(tǒng)治我們的強者君主。
(四)、超人能力下的人性弱點
超能力是相對于普通人類而言,并不代表完美無敵。蜘蛛俠蝙蝠俠們即使再如何能飛檐走壁上天下海,也僅是血肉之軀,也會受傷和死亡??v如能力最強的超人(Superman),也要受制于各色氪石。有了弱點。才會有反派和懸念的可能,才會使故事發(fā)展得更加撲朔迷離跌宕起伏。同時,不求高大全的完美典型,塑造有弱點英雄,也使超能英雄們更具真實人性。即使不是面對硬性的致命弱點,超人們在生活中也不是順利無敵的。在沒有突發(fā)狀況的和平時期,超人們像普通人一樣生活,面對著生活中的各種煩惱。他們會正常地學習、畢業(yè)、工作、戀愛,會感情受傷,會因性格缺陷而犯錯等等。具有人性弱點的超人,更易被大眾所接受。
二、產(chǎn)生超能英雄的社會背景
1938年《動作漫畫》(Action Comic)雜志第一期的封面上,一位鋼鐵戰(zhàn)士穿藍色緊身衣,身披紅色斗篷,胸口盾形標志上一個大大的“S”,雙手將一輛汽車舉過頭頂。此畫面也標示著超人(Superman)第一次正式的登場。隨后,蝙蝠俠(Batman)也在1939年5月美國《偵探漫畫》第27期中誕生。
超能英雄誕生的時期,正好處于美國30年代的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的末期。經(jīng)濟危機自1929年開始,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yè)破產(chǎn)、商店關門、超過1/4的工人失業(yè)一一昔日蒸蒸日上的美國社會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地獄般凄涼景況之中。重振經(jīng)濟的“羅斯福新政”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漸見成效,人們也開始漸漸恢復對未來的信心。無所不能的超能英雄出現(xiàn),正好吻合了動蕩不安時代人們尋求救世主的精神寄托。超人(Superman)是以自身類似“神”般的全能天賦來應對各種危機,蝙蝠俠(Batman)則是以一個凡人的身份,依靠自身的體魄、智慧和利用高科技工具來打擊邪惡;無論是“神”還是凡人,他們本質(zhì)都是一樣的,都是超越普通人能力的超級英雄,能擺平各種困難,最終帶領人們到達勝利的彼岸。由于契合了人們的群體社會心理,所以這類人物受到了難以想像的歡迎,一時間各家的超級英雄紛紛出籠,包括了美國上尉、青蜂俠、閃電俠等等,形成了第一次超能英雄漫畫的興盛期。 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超能英雄漫畫的第二個井噴期。Marvel公司的斯坦,李(St,an Lee)相繼創(chuàng)作了蜘蛛俠(Spider Man)、X戰(zhàn)警(X—Man)、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綠巨人(Hulk)、鋼鐵俠(IronMan)等至今依然經(jīng)久不衰的經(jīng)典角色(如圖2)。
與DC公司偏向高大全的超人形象所不一樣的是,Marvel的超人們都更加接近真實人類一些。他們有心理陰暗面,有性格缺陷,有痛苦、迷茫、苦悶、憂傷、掙扎的遭遇與體驗,超人們的形象更加細膩豐富和人性化。吸引人們的也不再僅僅是超人的技能,而也更多包括了他們的人性情感沖突。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美國經(jīng)濟空前發(fā)展的時期,世界第三次科學技術(shù)革命深刻地影響到社會經(jīng)濟的各個領域,大大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物質(zhì)生產(chǎn)的豐盛,也致使人們社會心態(tài)前所未有的從容自信,娛樂文化的創(chuàng)作欲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與高科技背景相關的各式超人英雄的出現(xiàn),也正是當時科技社會興盛狀況的一個體現(xiàn)。60年代西方社會的工業(yè)文明達到了巔峰狀態(tài),進入了所謂的后工業(yè)社會??萍碱I域、能源領域、信息領域變化日新月異,人們的認識觀、思維觀、時空觀、生存觀也發(fā)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哲學、美學、文學、藝術(shù)、設計領域也進行相應的思考和變革。波普藝術(shù)的盛行,讓商品形象或工業(yè)設計品形象大量進入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讓藝術(shù)和設計更多地走近日常生活?!瓣P注生活、回到生活”成為西方藝壇的風潮。當其時的蜘蛛俠、綠巨人們,也擺脫了以前完美神化的超人英雄概念化創(chuàng)作,添備了更多人類感性因素。
同樣的年代,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也涌現(xiàn)了超人英雄熱潮——梁羽生、金庸、古龍等的武俠小說也正風生水起。無論是超能力還是絕世武功,都是超越常人的特質(zhì),所以都可以歸結(jié)為超人英雄的概念。具有超人的能力,以正義為基本價值觀,除暴安良救助弱勢——中西方對超人英雄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異質(zhì)同歸。由于文化差異,中國英雄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不是著眼高科技的未來,而是源自浩瀚的文明歷史。中國武俠更多是表現(xiàn)成長,一個菜鳥少年歷盡磨難成長為大俠的勵志故事。相反西方英雄超能力的獲得是即時的,大多是與生俱來或者一場科學變故后獲得,不需要如中國功夫花個十數(shù)年的逐漸苦修積累的角色養(yǎng)成過程。因而這類西方超人英雄片子無關練功成長勵志,一步到位直接開打干脆利落,在正邪斗爭間體現(xiàn)人性情感沖突。故事角色的追求也體現(xiàn)中西文化的不同:中國俠客通常以追逐盟主位置或武功第一等體現(xiàn)超人一等的名利之位為主流奮斗目標,而身具超人異能的西方英雄們似乎更渴望過著平凡人的生活,他們并不為自己的超人狀態(tài)沾沾自得,更多是謙遜和隱匿。所以,從故事題材上看,當中國的俠客們還在為武林盟主而忙乎時,西方的超人們已深深體會到當?shù)厍蚓仁乐鞯膮捑肓恕?/p>
三、超能英雄們與時俱進的演變
從造型上看,超能英雄們的形象特征簡潔鮮明,令人印象深刻。如蜘蛛俠特征是全身布滿絲線的蜘蛛衣,綠巨人是渾身綠色的只穿底褲的超級肌肉男,蝙蝠俠特征是一件蝙蝠頭罩面具加連體披風,胸前一個蝙蝠翅膀標志。超人特征則是底褲外穿,披風加胸口一個Super縮寫的“S”字母標志。這些特征形象的造型都結(jié)構(gòu)單純,明顯有別于動漫界后期出現(xiàn)的變形金剛或圣斗士般繁瑣復雜的機(盔)甲。
從色彩上看,最初漫畫中超人們衣著顏色都比較單純,喜歡用對比鮮明的原色,配色不多。蝙蝠俠是全身藍黑色;超人(Supeman)是鮮藍色緊身衣,紅色內(nèi)褲外穿,紅色披風,胸口“S”字母標志是黃底紅字。這種色彩對比鮮明強烈的表現(xiàn)手法。明顯帶有20—30年代美國“裝飾藝術(shù)”運動的烙印?!把b飾藝術(shù)”與講究典雅的以往各種設計風格的色彩基調(diào)大相徑庭,而特別重視強烈的原色和金屬色彩,其中包括鮮紅、鮮黃、鮮藍、桔紅和金屬色系列色彩?!癹 Superman整個色調(diào)基本是由藍色和紅色構(gòu)成,再加上一點黃色的點綴,正好符合當時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審美標準。
在畫風表現(xiàn)上,超人漫畫注重在寫實風格上適當?shù)目鋸?不同于迪斯尼史諾比類的卡通風格)。人物比例完美,男女角色都肌肉發(fā)達夸張,故事畫面緊張暴力,多有視覺沖擊力強的大角度透視(如圖3)。
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的審美標準也在不斷地變化,在主要特征保留下來的同時,超能英雄們的造型服飾也在進行著與時俱進的演變。有的英雄(如蝙蝠俠)添加了好幾套衣服,以配合不同場合的需要。有的英雄則在衣服和配件結(jié)構(gòu)上加了更多的細節(jié),使顏色和造型更具時代感(甚至在電影版中蜘蛛俠的衣服還一度變成了異星有機物),有的英雄則是連體型都發(fā)生變化;在電影《超人歸來)中,以往那個粗獷力感的闊下巴肌肉男形象不見了。代之是更符合全球?qū)徝罉藴实目∶廊逖徘嗄辍?/p>
道具方面的變化就更大了,無論是槍械還是車輛,造型都更加新穎、功能更加強大。如蝙蝠俠的摩托車、汽車,前衛(wèi)得簡直就是外星球產(chǎn)物。 科技的進步,與本身就是未來題材的超人故事更為相彰。更奇特的拍攝角度、更玄妙的計算機虛擬場景、更豐富的表現(xiàn)手段,分別體現(xiàn)在書籍、動畫、電影、游戲等各種載體上,使超人們也隨著時間的前行而更具活力和魅力。
四、超能英雄們藝術(shù)魅力長存的原因
Superman、Batman們已經(jīng)面世70年,SpiderMan、X-Man們也年近半百了,當初第一代作者和讀者也大都不在人世,但超能英雄們依然生命力旺盛,生機勃勃狂賺著世界各地粉絲們的金錢。我們或許可以解釋為超人們是虛擬角色,年齡設定模糊所以能生命永恒。但也有很多偉大的虛擬角色隨著作者的逝去而定格了光芒,如吳承恩的孫悟空,手冢治蟲的阿童木,如埃爾熱的丁丁《丁丁歷險記》,張樂平的《三毛》等。即使我們可以浪漫的人文情懷接受阿童木、丁丁或三毛在現(xiàn)代繼續(xù)開展他們的故事,但可惜不會再次出現(xiàn)了,它們造型性格理想等元素決定了它們僅僅屬于當時那個特殊的年代。超人不死的原因,更多跟人類內(nèi)心亙古不變的某些心理期待相契合,比如說幻想。相信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或多或少存在些YY(意淫)的情結(jié),例如男人們喜歡號令一方、一統(tǒng)江湖,甚至拯救地球,女人們則時?;孟胫谇рx一發(fā)之際有個大帥哥從天而降英雄救美;那么,超能英雄們的特異能力設定就很好滿足了人們的夢想。還有一點是,故事中的超人們等同正義之代表,打擊邪惡拯救人們于水火,符合了對現(xiàn)實不滿而渴望改變現(xiàn)狀的人們的精神寄托。從娛樂角度看,超能英雄們外在形象可以與時俱進改變,切合了當代的審美標準和科技發(fā)展狀態(tài),容易為不同年代的人們接受。聲色兼?zhèn)涞拇蚨繁┝Ξ嬅鎰t是具有娛樂的原質(zhì)性,永不過時。
超能英雄的誕生是在相應的期待英雄精神寄托的社會背景基礎上。它們因具有奇特的技能設定、造型設定、和充滿張力的打斗畫面而深受人們喜愛。由于這種天馬行空的幻想與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心理特性所契合,所以超人英雄們的魅力可以超越國界與時間,藝術(shù)青春永駐。
(文字編輯、責任校對:龐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