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出去吃飯,滿100送30,如果選擇打折,貴賓卡也只能8折,我們自然選擇返券。消費196元,為了湊整返券,又要了一聽可樂,8元,好,60元現金券到手,兩張20元的,兩張10元的。現場不能抵。留下次用,有效期半個月。
為了不浪費手中的權利,我們決定趕在有效期結束前去吃一頓。打開現金券才發(fā)現,兩張20元的限制周末使用,兩張10元的只能平時使用。而那天是最后期限,恰逢周五,所以,我們只能用20元,剩下的40元周末券打了水漂。
不久以后,親戚到訪,又去吃飯,媽媽毫不猶豫地說,“直接打折!”服務員俯下身子。笑著解釋,“我建議你們還是返券,海鮮不能打折,你看,你們一個剁椒魚頭、一個魷魚,剩下的都是素,折不了幾個錢?!逼敢凰阋彩?。于是又幾張周末的、平時的券到手。你大概猜到了,半個月內,我們又去了兩次,領回現金券若干。其實那家餐廳,我們已經不想再吃了,卻被現金券套得牢牢的。最后一次。我們堅持打折,任服務員說,“打折不能同時用券,也不送券。”“你看,你們浪費了手里的券,又沒有拿到送的,多不劃算!”可我們還是一致堅持,并在內心和這家餐廳說BYE—BYE。
出門剪發(fā),結賬的時候,被服務員游說,辦張卡吧,你看,每次能打七折,你們家人都可以用。一想也是,就辦了張10次的卡。剪發(fā)卡這東西,放在錢包里長久不用,一旦挪了地方,就總是在要用的時候找不著。第二次剪發(fā)的時候。足足找了一上午才在一個角落里找到。等第三次要用,卻又易了位,任我翻遍家里每個房間。也不見蹤影。帶著一線希望跑到理發(fā)店。答日,卡是不記名的。也沒有記錄,不能補辦。就這樣,兩次剪發(fā),花了300元錢,想為未來可能的好處提前買單,未來還沒到,好處先丟了。
生活中。越來越多被套牢的消費。最初??赡苤皇桥紶柕男袨?,可是卻因為“劃算”,把它變成了常態(tài);最初,可能做這件事的頻率沒那么高,可是因為買了多次,它就像一件即將過期的產品一樣被用得毫不留情。本來,我們的生活很簡單,興之所至想做什么都行,可是現在,自己的步伐總是拖泥帶水:正巧路過理發(fā)店想進去,卻發(fā)現卡還在家里;突然想去超市,卻驚覺沒帶會員卡;在商場遛了一圈,卻看到不同類別的活動寫滿告示牌,如果只想買一件東西,簡直撓破頭還是算不明白。
不久前去商場買雙鞋,我本來只想買雙鞋。結果,3周年店慶。開門就送現金券,進去買東西也送券,不過分時段使用,也就是說,手里開門送的券。買鞋不能用;手里買鞋送的券,又必須到晚上10點后才能買衣服用。我耗了將近10小時,只有一雙鞋是自己想要的,其他的,都是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