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yè)時,我手里握著幾個錄用單位的通知書,可以去做文案,可以去當銀行職員,也可以當公務員。這些職業(yè)之間反差如此之大,實在讓我拿不定主意。后來還是父母一錘定音:當公務員吧。他們定義好的職業(yè)只有一個標準:穩(wěn)定。就因為這個平凡而老套的理由,我踏上了公務員的漫漫長路。
成為公務員之前。我對我的第一年有過很多想象:每天提前15分鐘到單位打掃衛(wèi)生。辦公室里有一個熱心多話的阿姨,一杯清茶幾張報紙可以消磨整個下午,朝九晚五天天優(yōu)哉游哉地上下班……
可是。一切和想象的截然不同。這一年里,我偶爾打過兩三壺水,因為單位的保潔工作已經招標給專業(yè)的保潔公司,這樣可以節(jié)約大量成本。這一年里,局里沒人有空和我八卦家常。我們局二十多個人里有三個博士、十來個碩士。僅有的幾個老本科生基本都是局領導,大家關注的是誰比誰文章寫得好,專業(yè)搞得精。
這一年里,我成了火車站和機場的常客。出差時間占全年時間的一半,加班時間占節(jié)假日時間的一半。長期睡眠環(huán)境的不確定讓我有輕微的神經衰弱。
這一年里,我第一次為了買本雜志而左思右想。當我發(fā)現(xiàn)我的工資還沒有上大學時父母給的零用錢多時,終于明白,想當個好公務員,前提是要有個殷實的家境。因為這份工作的報酬只能帶給你溫飽。
要說這一年,我的幸福指數(shù)和成就指數(shù)是很低的。我被安排在單位的宿舍住。30平方米一居室,朝北,坐落在一棟上世紀50年代的老房子里。頭三個月,我整整看了三個月的舊文件,看得眼冒金星、頭痛欲裂;接下來半年,我變成了空中飛人,被單位一再派到外地去工作,別人問熟知的朋友我的職業(yè)是什么,朋友面無表情地說:空姐!
同學聚會說起各自工作感受,大伙都說:“你不會是畢業(yè)沒找到工作,就騙我們是公務員吧。怎么和想象的那么不一樣?”何止大伙,我也常想,現(xiàn)在這個讓我整天出差、工作繁多、工資很低、福利很少的工作除了穩(wěn)定外。還有什么能說明它是一份讓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公務員工作?
如果讓我回頭再說這一年,有些事情真的不是當時看上去那么無所謂:
閱讀三個月的舊文件使我對工作來龍去脈清清楚楚。比處長預想的早了半年就可以承擔處里的業(yè)務工作,直到現(xiàn)在我忙得脫不開身時,才體會到當初可以有那么長的時間來學習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
高頻度的出差讓我迅速和各方面建立了聯(lián)系,了解到基層一線的實際工作情況,處理事情時,拿起電話就知道電話那端的人是什么性格,該怎樣去協(xié)調溝通。
一個人忐忑不安地到處參加會議,最后順利完成任務,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和經驗值,也為我今后學習和借鑒打下基礎。每當我告訴外企工作的同學,某個項目在國外是怎么回事,我們現(xiàn)在設想這項工作今后該如何發(fā)展時。她都詫異我的思路如此開闊和創(chuàng)新。當然,我知道在她心里,公務員或許應該是一副出土文物、遲緩落伍的樣子吧。
這就是我的公務員元年,和很多公務員一樣。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樣。現(xiàn)實中,公務員的工作程序很多、層級很嚴,一項政策要經過反復推敲,確保出臺時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公務員的工作不追求標新立異,更多的是溝通、協(xié)調和配合,我們負責的不是宏圖偉業(yè),而是讓整個社會井然有序地良性運轉;公務員有職業(yè)性的嚴謹保守。卻絕非面目可僧、一口官腔。我的體會是:它就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而已,你去努力,然后獲得報酬,學到本領。如果你預期很高,它會讓你失望;如果你預期很糟,它會讓你驚喜。無論怎樣,它只是一份工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