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博友老崔茶館極力推薦,除非是實在無茶可喝,本人自認(rèn)絕不會對這種茶梗感興趣。
今天一早,沖著老崔最愛,滿懷好奇地按照老崔沖泡教程取出若干正山小種茶梗,置于玲瓏壺中,細(xì)細(xì)觀賞,暗紅色的茶梗夾雜著些許卷曲的紅葉,實在是其貌不揚,聞之感覺有淡淡的煙味和肉桂的香味,頗驚奇于其味居然和咱家珍藏了20余年的普洱有些相近,只是茶梗的氣味比較清新,不如陳年普洱的古樸渾厚。以滾水迅速洗茶潤杯后,注入滾水約五分鐘后出湯,在白瓷杯底襯托下,可見湯色亮黃微紅,小酌一口,初時其味微苦,過后漸漸回甘,由于一泡茶湯較濃,略感粗烈,帶有和神農(nóng)絞股藍(lán)、云南三七茶、三清山黃金茶這些野生茶種相似的原始?xì)庀?。此茶第二、三泡隨著湯色和口味漸漸淡去,松煙和肉桂的氣味反而更加明顯,此時熱飲口感和精品紅茶相似。三泡之后,茶湯開始偏淡,乃注滾水后久泡,待茶涼出湯再品之,其昧卻恰到好處,比熱飲又更為清甜。初次品味正山小種茶梗,覺得此茶雖不如進(jìn)口紅茶溫潤,但其多次沖泡帶來豐富多變的自然享受,遠(yuǎn)非進(jìn)口紅茶單一口昧所能比擬,難怪老崔信心滿滿地說喜歡此茶的人定會對其偏愛有加,甚至情有獨鐘。
老崔說,正山小種茶梗為武夷山民世代自用,市場上沒有賣的,他也是在慕名到武夷山對世界紅茶始祖尋根逐源時意外發(fā)現(xiàn)的,如此好茶,無論貴賤,自然得推薦給朋友分享。
我想,或許是因為茶梗名字低俗、外觀丑陋,便自慚形穢不敢登臺亮相吧,但懂得愛茶的人最終欣賞的是其內(nèi)在的韻味,又何必太在意外表如何呢?更何況此茶梗還具有純正的正山小種紅茶血統(tǒng)呢。也許假以時日,當(dāng)更多喜歡紅茶的茶友真正認(rèn)識正山小種茶梗深厚的底蘊后,正山小種茶梗會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草根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