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找健康好茶系列活動之一中,我們從專家那里了解了健康茶的標準,閩茶的現(xiàn)狀及好茶的產(chǎn)生過程。第二期的尋找行程,我們前往安溪和廈門,帶您一起走進安溪茶山深處,揭開有機茶園的神秘面紗,與茶葉出口重港廈門的茶商面對面,展開一次有關健康好茶的體驗與對話之旅。
探秘安溪有機茶園
1月23日,天空飄著蒙蒙的細雨。我們從福州出發(fā),驅車200多公里一路顛簸來到安溪。以往每次來都是在茶季,看得最多的總是忙忙碌碌的茶農(nóng)。而這次終于靜下心來仔細地感受一下有機茶園的特別之處了。
不曾想過從安溪到龍涓的路會走得如此艱難,無休止地上下起伏,一會兒盤旋直上。一會兒俯沖直下。窗外疾馳而過的茶山籠罩在密密的小雨中。顯得分外煙雨朦朧,沒有一個人說話。一切都沉浸在清冷潮濕的空氣中,格外安靜。
兩個多小時后,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華祥苑有機茶基地。這里實在是天然的氧吧,在車上時的眩暈感在幾次深呼吸后完全消失。走在茶園彎曲狹窄的水泥小路上,想起的是工人當時跪在山地上修建時的艱辛。茶園里專門為茶樹定制的音樂,藏蕩在茶園中,悠揚動聽,制高點的蓄水池里滿滿地蓄著從海拔1000多米的“龍地頭”山引來的天然礦泉水。站在這放眼望去,對面是整齊劃一的釣魚臺鐵觀音基地, “釣魚臺”系列鐵觀音全部來自眼前這塊綠色的基地。“你們注意看那邊張?zhí)旄@蟐的有機茶示范基地,它的層高是1.5米,比一般茶園的層高高出0.5米,張老說這樣會方便以后機械化采摘。工作人員手指遠方向我們介紹著。“張?zhí)旄@蟐的有機茶示范基地落戶華祥苑生態(tài)有機茶園,不僅實現(xiàn)了張老畢生的夙愿,也是對華祥苑生態(tài)有機茶園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高標準配套設施的認可?!?/p>
華祥苑人真的是把生態(tài)有機的概念融到了骨子里。為了達到不施農(nóng)藥殺蟲的目的,他們不僅在茶山安置了振頻滅蟲燈,利用振頻燈將波段、波的頻率設定在特定的范圍內(nèi),近距離用光,遠距離用波殺蟲,燈外還配以高壓電網(wǎng)觸殺:茶山每層都留一棵不修剪的茶樹專門用來“喂”蟲子;在茶園里人工搭建鳥窩。讓烏抓蟲;專門種植內(nèi)蒙古牧草用來做肥料;他們用盡心思深挖表土。再將這些沉積了幾百年的肥沃土壤重新埋入土層中,保持土壤的肥沃……
茶商眼中的健康好茶
在廈門同安工業(yè)區(qū)的華祥苑加工廠,工作人員提醒我們只有穿上工作服、套上鞋套、雙手和身體嚴格消毒之后才能進入車間。走進工作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華祥苑在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嚴格律己的一面。車間里干凈衛(wèi)生,一番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人們統(tǒng)一身著整潔的工作服井然有序地工作著,現(xiàn)代化的機械分裝設備,保證茶葉的純凈度。
記者:華祥苑引領健康茶的理念從何而來?
肖文華(華祥苑總經(jīng)理):在還沒有創(chuàng)立華祥苑品牌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有了做健康無公害茶的觀念,這也是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的理念,自我定位的超前才是企業(yè)成功的關鍵?!搬烎~臺”作為一流的接待外賓的國事賓館,對茶的品質以及對茶的包裝可以說是都異常的嚴格。與釣魚臺的合作,更讓我感到了一定要做有機茶的緊迫感,也加快了建立有機茶園的腳步。
記者:怎樣想到讓茶樹聽著音樂長呢?
肖文華:我們宣傳“聽著音樂長大的茶”絕不是噱頭,而是有科學根據(jù)。一方面茶樹會通過葉表面的氣孔和音樂交流。音樂旋律經(jīng)空氣傳播后能產(chǎn)生有節(jié)奏的聲波,可刺激葉片張大氣孔。吸收更多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有機物質,為生長提供更多能量;另一方面。水在悠揚樂聲中會呈現(xiàn)出美麗的分子結晶結構,經(jīng)如此美妙的水灌溉茶樹,其生長也會格外的繁盛。
記者:為什么張老會選中華祥苑有機茶園作為張?zhí)旄2枞~發(fā)展基金會的有機茶實踐基地?
肖文華:建立有機茶實踐基地是張老的夙愿,張老在很久以前就提出了做健康有機茶的概念,這些年曾先后選了11個點。并親自去了6個。一位百歲的老人一直苦苦尋找著可以踐行愿望的基地。華祥苑有機茶園是張老最后到的地方,1號地的茶苗栽種時沒有經(jīng)過檢測。2號示范基地的坡度沒有達到要求,均被淘汰。3號地為原始林地,沒有開墾史,方圓兩公里內(nèi)沒有農(nóng)田,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其優(yōu)越,就是憑借這樣幾乎完美的條件最終被選中。
川和茶一直以“自己喝的茶”為品牌訴求,秉承做健康實在好茶的理念,瞄準茶業(yè)的中端消費群體,積極地開拓市場。在被人戲稱為。茶店比米店多“的廈門,畫出了一道屬于自己的亮麗風景線。
記者:作為一個走中端市場的品牌,怎樣看待與實踐健康茶的理念?
肖翠英(川和茶總經(jīng)理):我們做加盟連鎖品牌,茶葉走的是中端市場,適中的價格能保證不摻雜任何水分。對于產(chǎn)品,我們十分注重市場調查。每一種產(chǎn)品的誕生都是以來自公司及合作伙伴的充足市場調查為依據(jù),這樣便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茶葉的品質。對于加盟店,采取的是保姆式的管理,可以說對加盟店的管理用心程度甚至超過了直營店。另外。不管做什么我們不允許出現(xiàn)問題堆積的現(xiàn)象,在問題產(chǎn)生的那一刻就解決掉,這或許是我們一直做得很好的原因。
記者:對于鐵觀音農(nóng)殘的問題怎么看?
肖翠英:農(nóng)殘只能靠慢慢地引導農(nóng)民在生產(chǎn)過程中規(guī)范種植和生產(chǎn)。政府的引導與規(guī)劃是最主要的。希望政府的檢測面能更廣些,畢竟很多的茶葉不是在品牌店里賣出的。從種植到生產(chǎn),再到銷售,只有把握好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nóng)殘問題。不過,現(xiàn)在茶農(nóng)的品牌意識也越來越強了,更希望向大企業(yè)靠攏,他們對自身的要求也會不斷地提高。
山國飲藝,一個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走出去再走進來為獨特戰(zhàn)略的茶行業(yè)隱形冠軍。帶著“有情有義”的品牌文化,從2006年品牌創(chuàng)立至今,短短的3年多時間。從最初的兩家門店飛速發(fā)展到近300家,若不是有過硬的質量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是絕不可能做到的。2009年,從中原的大本營回到福建的山國飲藝,一回來,便以敏銳的視角發(fā)現(xiàn)問題向政府建言獻策,擔當起一個企業(yè)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記者:如何引導消費者才能讓消費明白什么樣的茶是健康好茶?
嚴棋斌(山國飲藝市場總監(jiān)):很多投機的茶店遇到不懂茶的客人總是會想拿一些質次價高的產(chǎn)品蒙蔽顧客?;蛟S真的會收入甚豐。但從長遠來看無異于殺雞取卵,從開始就沒引導好顧客,顧客把糟粕當精華。而當真的精華擺在眼前時。又熟視無睹,這難道不是最悲哀的嗎?而且顧客在不懂得什么是好茶的情況下可以讓你騙。隨著茶齡的增加??傆幸惶鞎篮貌璧臉藴实?,這時他還會信任你再去買你的茶嗎?
編者的話:此次安溪廈門行,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品牌茶企做有機茶的緊迫感和社會責任感,也意識到如今茶葉市場中有待解決的一些問題,希望問題能在政府有力的調控中一步步解決,也希望能喚醒茶農(nóng)及一些茶企,我們一起為手中的這一杯健康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