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南互保”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是頗具爭議的歷史事件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前,關于“東南互?!钡难芯浚谓氛叽蠖嘁噪A級分析的方法,帶有濃厚的時代色彩。20世紀80年代后,學者對“東南互?!钡暮侠硇耘c積極性有了初步的認識,大多相對客觀、全面評析了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因此,關于“東南互?!毖芯康幕仡櫽欣谖覀冞M一步深化和拓展關于這一段歷史的研究。
關鍵詞:東南互保;回顧;展望
中圖分類號:K256.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10)02--0192--02
1900年夏,在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轟轟烈烈展開之際,在南方則由英國策劃,經(jīng)兩江總督劉坤一和兩廣總督張之洞聯(lián)合東南各省督撫后,授權(quán)盛宣懷和上海道臺余聯(lián)沅,同各國駐上海領事商訂《東南互保章程》,規(guī)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nèi)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這就是所謂的“東南互?!?。
“東南互?!笔侵袊飞弦粋€重要的歷史事件,也是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歷史事件之一。對此次事件的評價,有持全盤否定者,亦有褒貶并存者,近代史專家李侃、陳旭麓等人對此次歷史事件的評述,簡括如下:
李侃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寫道:“‘東南互保’表現(xiàn)了東南地區(qū)當權(quán)的洋務派官員與西方列強合作抵制義和團的意向,并在推行過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長江流域和華南的利益,維護了這些地區(qū)督撫的勢力。他們之間的互相勾結(jié),破壞了東南各省人民反帝斗爭的發(fā)展,同時有利于帝國主義集中兵力鎮(zhèn)壓義和團?!?/p>
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寫道:“‘東南互?!瘜Ξ敃r的中國產(chǎn)生過兩重影響。一方面,它壓抑了南方地區(qū)的反帝運動,另一方面,它又阻止了八國聯(lián)軍的南下蹂躪;一方面,它免除了列強在撲殺北方義和團時的南顧之憂,另一方面,它又使戰(zhàn)勝之后的列強在處置中國時不能不正視駐守東南的幾十萬軍隊?!?/p>
縱觀兩人的評述,李侃以侵略和反侵略的正統(tǒng)史學觀點,強調(diào)的重點是帝國主義如何侵略中國及怎樣與東南地區(qū)的當權(quán)派相互勾結(jié),抵制義和團運動,維護其在中國的侵略權(quán)益;而陳旭麓運用辯證思維的歷史學方法,既分析了“東南互?!钡牟焕绊懀指爬似溆欣囊幻?。
“東南互?!钡难芯?,相對于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孫東山及中外關系史的研究而言,無論是研究的力量還是其深入程度,都顯得極為薄弱,專門性著作僅僅只有林世明的《義和團事變期間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直接關于“東南互保”的論文也僅僅十余篇。本文以1978年的改革開放為界,大略分前后兩個階段對“東南互?!钡难芯砍晒M行述評。
一、20世紀80年之前具有濃厚時代色彩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以前,關于“東南互?!钡难芯?,大都帶有濃厚的時代色彩。中國近代史研究和教學者大都指責它是一幕丑劇,是對帝國主義妥協(xié)投降的賣國罪證,是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jié)、相互利用的產(chǎn)物。
20世紀50年代,金家瑞在《東南互保條約是什么時候由那些軍閥與那些軍閥訂的?它的內(nèi)容怎樣?》一文中,認為所謂“東南互?!笔且杂⒌蹫槭椎牡蹏髁x者和剛落生不久的走狗中國買辦階級,為保護自身利益,鎮(zhèn)壓革命運動迫害中國人民而狼狽勾結(jié)起來的罪惡勾當。
20世紀60年代,祁龍威在《從“東南互?!笨囱髣张善茐娜嗣穹吹鄱窢幍淖镄小芬晃闹幸舱J為“東南互?!笔堑蹏髁x利用它們的走狗——詳務派、帝黨和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在反對農(nóng)民反帝斗爭的基礎上,湊合起來的。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實行的“東南互?!迸c義和團的反帝愛國斗爭,代表著當時中國兩種勢力對待帝國主義的兩條路線:前者是一小撮反動的封建地主對帝國主義妥協(xié)投降的賣國路線;后者是廣大的革命人民對帝國主義堅決斗爭的愛國路線。
稍后,王明中在《義和團運動中英國與“東南互?!薄芬晃闹?,進一步指出:19世紀末年,隨著帝國主義時代的到來,英國吞并中國長江流域的步伐加快了。通過政治上的“長江不割讓聲明”、經(jīng)濟上的“揚子鐵路系統(tǒng)”和外交上的英德、英俄協(xié)定,英國把長江流域變成了它的禁區(qū)。1900年夏,義和團運動時期,帝國主義列強在華北推行武裝干涉政策,在華中和華南運用和平征服的伎倆;清廷當權(quán)的頑固派在北方玩弄借刀殺人的陰謀,掌握東南地方實權(quán)的洋務派在南方遵循一成不變的投降路線。并得出“東南互?!笔堑蹏髁x侵略者和半殖民地的官僚買辦相互勾結(jié)、相互利用產(chǎn)物的結(jié)論。
縱觀以上三位學者的觀點,盡管視角各有不同,但都受到當時政治風向的影響,強調(diào)反侵略和反帝斗爭,在對外關系上以主和或主戰(zhàn)作為區(qū)分愛國和賣國的界限。筆者認為,在充滿矛盾、形勢變化萬千的近代中國,不能一概以主戰(zhàn)就是愛國、主和就是妥協(xié)投降作為界限,而應作具體分析,在“東南互?!边@一歷史事件中,主和相對于主戰(zhàn)而言,利大于弊,一定對外妥協(xié)是必要的。
二、80年之后相關研究狀況評述
20世紀80年代以后,學者對“東南互?!钡暮侠硇院头e極性才有了初步認識,也進行了許多專門化和深入化研究,并且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
謝俊美在《“東南互?!痹偬接憽芬晃闹?,通過對原有“互?!笔妨系闹匦路治鲅芯亢?,認為“互保”是“牽制”各國的“救急要著”;反映了社會各階級保護本國經(jīng)濟的愿望和要求,對維護南方社會經(jīng)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應此,對于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為“互?!彼鞯呐Σ粦P否定m。
安靜波、孫孝恩在《“東南互?!痹傥觥芬晃闹校瑥膹堉春蛣⒗ひ桓恪皷|南互保”的出發(fā)點及其協(xié)同采取的有關對策和列強之間的動向等加以剖析,認為對于“東南互?!边@一歷史事件應作一分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宜評價過分??v觀“東南互?!钡娜^程,一方面使帝國主義集中兵力鎮(zhèn)壓北方的義和團運動,加速了清廷的崩潰和京津地區(qū)的陷落,同時破滅了南方人民的反帝斗爭;另一方面它使東南地區(qū)免遭戰(zhàn)爭蹂躪,使東南正在成長的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得以保存和發(fā)展,從而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趙正橋在《“東南互?!钡纳鐣梢颉芬晃闹校J為東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東南社會各階層的響應和支持,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持與合作,清廷內(nèi)部斗爭、外重內(nèi)輕的政治形勢,督撫們善于利用官民夷及列強之間的矛盾是“互?!本置娴靡宰罱K形成的社會原因。
李鵬軍、張俊在《“東南互保”新探》一文中,對“東南互?!边M行了新的探索,認為“東南互保”是在清政府導演下,由東南各督撫具體籌劃下出現(xiàn)的;它的出現(xiàn),有深厚而廣泛的社會基礎,并非完全“違背民意”;它的出現(xiàn),沒有進一步“喪權(quán)辱國”,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主權(quán),確保了江南地區(qū)的相對安定,為以后南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保存了一絲元氣和活力。
另外,譚特立、徐碧微、薛學共還對“東南互?!钡闹鹘莿⒗ひ贿M行專門的研究,作為整個事件的關鍵性人物,有助于我們理解“東南互?!边@一歷事件,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世紀之交的晚清政局。此外,謝俊美還從張謇與晚清社會變遷的關系入手,對“東南互?!币灿兴娅C。
三、引申:“東南互保”研究亟待需要拓展的空間
前輩及當代學者的開拓,對“東南互?!焙屯砬逭株P系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筆者在接觸這一領域時,感到在許多方面仍需要進行拓展。
首先,“東南互?!逼陂g,中外關系史的研究需要更為寬廣的視野。近代中國是帝國主義列強在東方匯聚的最大舞臺,各種關系錯綜復雜?!皷|南互?!逼陂g,帝國主義列強在京津地區(qū)大舉共同出兵進犯,在長江流域卻明爭暗斗?!皷|南互?!本置娴男纬桑仁且詣⒗ひ?、張之洞為代表的東南督撫籌劃的結(jié)果,也是帝國主義列強相互斗爭、相互牽制的結(jié)果。因此,研究“東南互保”既要研究中外雙邊關系,又要特別關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多邊關系。
其次,“東南互?!钡难芯浚枰谛碌睦斫庵型卣挂暯?。研究“東南互?!?,應當考慮從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群體、社會心理等層面去拓寬思維,即大至“環(huán)境”、中及“群體”、小到“心理”,通過層層解剖和深探,才能透視“東南互?!睔v史真貌。不同階級的代表人物或不同的群體挽救國家危機的思路及采取的方式也存有差異,因此應分別深入探尋不同群體對待“東南互?!睉B(tài)度,如以劉坤一、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僚,以盛宣懷為代表的官僚買辦階級,以張謇為代表的民族資產(chǎn)階級及旅居海外的華僑商人等等分別對待“東南互?!钡膽B(tài)度。
再次,“互?!睏l款需要專門化和深入化研究。前輩及當代學者在研究“東南互保”時,大多較少關注“互?!睏l款的內(nèi)容。筆者認為,應該對《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租界城廂內(nèi)外章程》的文本、內(nèi)容及施行等情況加以分析,特別需要逐條考訂條款的內(nèi)容,以透析當時各派的政治意向。另外,還需考訂條款最終沒有簽字的緣由。
最后,筆者準備以當時的上諭、廷寄、信函等詳實的史料來還原“東南互保”這一歷史事件的經(jīng)過及真貌;對政局的提法,尤其是晚清政局如何界定的問題加以探討;探討“東南互保”與晚清政局的關系,如與義和團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與督撫之間的關系、與社會群體的關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