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涉外經(jīng)貿合作中,雙方通過談判或函電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后,大都需要另行簽訂正式的書面文件—合同。這類合同因其涉外交易性質,需要英漢兩種版本,因此大多需要翻譯。在翻譯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合同英譯是一個難點,因為合同英語不同于日常英語,專業(yè)性極強。有鑒于此,本文擬就合同英語所呈現(xiàn)出的一些突出文體特點從詞匯、語義和句法方面一一列述。
[關鍵詞]合同英語 文體特點 詞匯 語義 句法
隨著國力增強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我國與世界許多國家的經(jīng)貿往來日益頻繁。在涉外經(jīng)貿合作中,雙方通過談判或函電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后,大都需要另行簽訂正式的書面文件—合同,以作為某項法律行為成立的依據(jù)。這類合同因其涉外交易性質,大多需要英漢兩種版本。近年來,筆者一直從事合同翻譯工作。在翻譯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合同英譯是一個難點,因為合同英語不同于日常英語,專業(yè)性極強,句子冗長而復雜,還有大量的專業(yè)術語、古英語、外來語等特色語言,表現(xiàn)出獨特的文體特征。有鑒于此,本文擬就合同英語所呈現(xiàn)出的一些突出文體特點從詞匯、語義和句法方面一一列述,意在拋磚引玉,受教于大方之家,亦希望能對這一領域的翻譯工作者有所裨益。
按照語言使用的正式程度,Martin Joos(1961)將英文文體分為五種,即:the frozen style(莊嚴文體), the formal style(正式文體), the consultative style(商榷文體),the casual style(熟稔文體)和the intimate style(親密文體)。合同英語,作為法律英語的一個分支,是各種英語文體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種,即莊嚴文體。合同英語在詞匯、語義和句法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文體風格。
一、詞匯方面
1.專業(yè)術語
合同英語的專業(yè)性極強,涉及法律、經(jīng)貿、金融、稅收、保險、海關、商檢等各個領域的知識,專業(yè)術語自然在合同表述中隨處可見。專業(yè)術語具有語義精煉,表意準確,規(guī)范嚴謹?shù)奶攸c,是合同英語準確表達的強力保障。按其涉及領域,這些術語可主要分為法律術語和涉及各領域的商務術語。首先,合同涵蓋于法律文件之下,所以法律術語在合同英語中占相當比重,如IN WITNESSTH WHEREOF(作為協(xié)議事項的依據(jù))、 NOW THEREFORE(特此、茲特)、NOW THESE PRESENTS WITNESS(茲特立約為據(jù))、arbitration award(仲裁裁決)、substantive law(實體法)、liquidated damages(違約金)、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termination(終止)等。其次,由于合同多涉及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所以經(jīng)常用到許多商務術語,如royalty(提成費)、letter of credit(信用證)、claim(索賠)、Free on Board(裝運港船上交貨)、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險及運費)等。第三,因合同類屬公文,故公文文體色彩較濃的介詞短語在合同英語中也不乏見,像prior to(在…之前)、in consideration of(考慮到)、as of(…日期的)、in lieu of(代替) 等。
在翻譯過程中,如遇到不熟悉的內容,須查閱相關資料或向內行請教,切忌望文生義。
2.英語舊體詞
在各種英文合同文本中,常常能看到hereafter、herein、herewith、thereof、whereas、whereby等一類英文舊體詞。這類舊體詞在現(xiàn)代英語中,無論是書面語還是口語,都已很少使用,但在合同英語中卻屢見不鮮。這類詞的廣泛使用,一則使句子簡練嚴密,二則使句子嚴肅莊重,具有法律文體的嚴肅風格。因此,學會和掌握這類舊體詞對于從事合同英譯的工作人員來說十分重要。
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舊體詞均為副詞,主要以here,there 和 where為詞根。在含義上,以here為詞根的詞大都有“此…”“這…”“本…”的意思。而以there為詞根的舊體詞都有“那”“其”類似意義。例如:
(1)The Seller hereby warrants that the goods meet the quality standard and are free from all defects.
譯文: 賣方在此保證:貨物符合質量標準無瑕疵。
(2)“Products” means any and all agricultural products or any products derived therefrom.
譯文:“產(chǎn)品”一詞, 系指一切農產(chǎn)品或由此衍生的任何產(chǎn)品。
以where為詞根的詞一般使用較少,常用的詞有兩個:whereas和whereby。在經(jīng)濟合同中whereas通常含有“鑒于”、“有鑒于”的意思。而whereby相當于by which結構,通常在句子中引導一個定語從句,意為“憑”“據(jù)”等。
(3)WHEREAS party A is lawfully in a position to transfer the aforesaid know-how to party B…….
譯文:鑒于甲方有權向乙方出讓上述專有技術……
(4)This contract is made in a spirit of friendly cooperation by and between Party A and Party B,whereby Party A shall invite Party B for service as a foreign staff on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as follows:
譯文:甲方和乙方本著友好合作的精神簽訂本合同,根據(jù)合同,甲方聘請乙方為外籍工作人員,合同條款如下:
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這類舊體詞一般用來修飾動詞或名詞。修飾動詞時,其用法與普通副詞基本相同;修飾名詞時通常放在被修飾詞的后面。
3.外來語
英語的法律詞匯中的外來語主要涉及法語和拉丁語。源自法語的,如verdict,warrant,statut,ranson等,是十一世紀諾曼底人征服英國后英語自法語法律詞匯中借用的。另外,基督教于公元597年傳入英國,因此拉丁語中的法律詞匯也隨之滲入到英語中,如basis,declaration,register,prior等。許多法語和拉丁語進入英語后在語音上和詞形上與英語同化,成為英語詞匯的組成部分,但還有一些法律詞匯未被同化,現(xiàn)在還常常用到,如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 saisie(查封、扣押)等來自法語;而ad diem(在指定日期)、 statu quo(現(xiàn)狀)等來自拉丁語。實際上業(yè)內人士往往認為外來語、舊體詞等的使用可使合同語言高貴而莊重。
二、語義方面
合同英語要比任何其他文體的英語經(jīng)得起推敲,只有這樣才能準確的表達締約者意圖,實現(xiàn)預期目的。為此,合同英語通常采用詞匯重復、詞語并列等遣詞技巧。
1.詞匯重復
詞匯重復是合同英語的明顯特點之一。為了避免歧義,合同的起草人寧愿重復詞匯,而很少使用代詞,除非所用代詞不會引起任何曲解。例如:
The Author shall bear the cost of any necessary fees for textual and illustrative permissions; but the Publishers agree to pay such fees on the Author’s behalf up to an agreed maximum amount and may deduct the same from any sums that may become due to the Author under this Agreement.
在這個句子中,the author共出現(xiàn)三次。按照日常英語的措辭習慣,后兩個author應該被代詞he/she代替以避免重復。但為了保證合同語言的準確,將誤解的可能性減少至最小,即使是在同一個句子中,合同草擬者還是采用了最保守而謹慎的詞匯重復法。
偶爾短語the same會出現(xiàn)在合同英語中,用于指代上文所提及之事,但前提是不會造成任何語言理解上的漏洞。如:
Within sixty days after Party A has received the documents from Party B,if Party A does not declare in writing any shortage and request to cover the same,it is considered as accepted.
譯文:在甲方收到乙方技術資料后60天內,如果沒有以書面形式提出資料不全及增補的要求,則視為甲方已驗收。
該句中,the same 用以指代前文的the shortage。
2.詞語并列
合同英語中有大量的詞語并列現(xiàn)象,尤其是同義詞或近義詞的并列使用,如1 and void(無效),secret and confidential(秘密),free and clear(無),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責任),loss,injury or damage(損失)等。詞語并列使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追求語意確切、論證嚴密和例舉周詳。為了使有關合同適用于所預想的、未來發(fā)生的各種情況,連串的近義詞常常被使用以取得精確無遺的效果。此外,在合同英語中不僅會看到近義詞的并列,還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動詞和介詞的并列使用,例如:
This agreemen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 Party A and Party B.
該句中過去分詞made 和過去分詞短語entered into并列;而介詞by和between并列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些并列使用的類義詞中,有些是固定而程式化的,像in full force and effect(有效的),final and binding(最終的),terms and conditions(條款) 等,對于這樣的表達,合同起草者或翻譯者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和及時的總結。
三、句法方面
1.句子冗長,結構復雜
合同具有法律屬性,用于規(guī)定合同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其他相關事宜,對各方都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為避免產(chǎn)生任何誤解和歧義,同時又要考慮到各種不同情況和排除各種例外情形,必須邏輯嚴密、結構嚴謹、滴水不漏的表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這使得合同英語的語句變得相應復雜冗長,長句多,遠遠超出英語句子的平均長度(17個單詞)。復合句多,包含很多的從句和修飾成分,結構上疊床架屋。有的句子相當長,往往一個句子就是一個段落。如:
Where servants,agents or subcontractors of the Company carry out work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lient,the Client shall be fully responsible for,and indemnify and hold harmless the Company against any claim,loss or damage of any kind,whether arising in contract,in negligence,in equity or by statute or under any law connected in any way with the Services,Project or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by this Agreement.
譯文:公司員工、代理人或分包商在客戶指導下履行工作的,客戶對因公司員工、代理人或分包商的作為或不作為而造成的任何索賠、滅失及損毀,無論是基于合同、過失、衡平法、制定法而發(fā)生還是基于與服務、項目或本協(xié)議確立的關系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而發(fā)生,也無論程度大小,均應承擔全部責任,必須就此向公司賠償,并保證公司免于損失。
該句共69個詞,是以where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開始的。從句部分并不費解,而主句部分就不容易理解了。實際上主句的謂語有兩個,一是shall be fully responsible for,表示對句子的賓語部分應當承擔責任;二是must indemnify and hold harmless,表示對句子的賓語部分必須賠償并保證其免于損失。剩下來的一大堆則是列出責任范圍(any claim,loss or damage of any kind)和賠償發(fā)生的依據(jù)(in contract,in negligence,in equity or by statute or under any law connected in any way with the Services,Project or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by this Agreement)。
2.句子中狀語的位置
如上所述,合同英語的句子具有結構嚴謹、句式較長的特點,為了做到準確、嚴密、清楚、易解,句子中狀語的用法有其自己的一定規(guī)則,其位置與普通英語中的頻度副詞(如:often、sometimes、always、never、seldom)的位置相同,一般應放在shall、may等情態(tài)動詞之后,行為動詞之前。如果英語句子是復合句,主句的狀語位置與從句的狀語位置不同。主句的狀語應放在shall之后,動詞之前。如:
(1)Shareholders shall,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rtions of their capital contribution,exercise voting rights at shareholders’ meetings.
譯文:股東應按照出資比例于股東會會議行使表決權。
此外,從句中狀語的位置與主句中狀語的位置不同。從句中的狀語通常位于連詞之后從句句子之前。如果把從句中狀語放在從句句末又在主句之前,那么勢必引起對合同條款理解的差異,從而可能導致合同爭議或糾紛。因此,把從句中的狀語放在連詞之后,可避免上述誤解,并使意思表達更加明確。如:
(2)If,in the course of se,curities trading,an employee of a securities company violates trading rules under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company or by taking advantage of his position,the securities company to which the employee belongs shall bear full liability therefor.
譯文:證券公司的從業(yè)人員在證券交易活動中,按其所屬的證券公司的指令或者利用職務違反交易規(guī)則的,有所屬的證券公司承擔全部責任。
作為法律文件,合同極具周密性,每一種情況,或條件、或要求、或例外及解決辦法都要盡可能考慮到。因而大量結構復雜、冗長重疊的狀語表達常常出現(xiàn)于合同語言中,成為合同草擬或翻譯的一大難點。準確的掌握各種狀語結構的位置,可使譯文表達最大限度地符合合同語言的行文規(guī)范。
四、結語
以上文字僅就合同英語幾個突出的文體特點作了粗淺探討,仍需進一步的積累和研究。筆者認為:與其他專業(yè)英語一樣,合同英語的實踐性很強。要寫出或譯出規(guī)范而專業(yè)的合同英語,不僅要掌握其文體方面的特征和規(guī)律,更需大量的實踐和不斷的總結。
參考文獻:
[1]Joos,Martin. 1961. The Five Clocks[M]. New York and Lond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2]傅偉良:合同法律文件翻譯談[J].中國翻譯,2002,(5)
[3]季益廣:法律英語的文體特點及英譯技巧[J].中國翻譯,1998,(5)
[4]李斯平:涉外經(jīng)濟合同中一些舊體詞的運用與漢譯[J].中國翻譯,1994,(4)
[5]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6]孫萬彪編著:《漢英法律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7]徐良霞等:《實用英語教你寫合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4
[8]許國新:英文國際經(jīng)濟貿易合同中狀語的語用分析和翻譯技巧[J].中國翻譯,2002,(3)
[9]張新紅等:《商務英語翻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