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開會,結束時已近周末。東道主熱情之極,提出了幾條參觀線路,希望我們再選一兩個地方看看,認識龍江,了解龍江。
我選了扎龍。這是幾條參觀線路之外的一處。他們不解地問,為什么要去那兒?我說我想去看丹頂鶴。我這一動議,又引來了7位同志與我同行。負責會務的同志立即答應了我們的請求,于是,安排了一位同志陪同,乘一輛面包車,我們開始了大家定名的“綠色生態(tài)之旅”。
說實話,我到過黑龍江幾次,但這個省的絕大部分地方,都沒去過,這次之所以選中扎龍,很大一個原因是由于那首歌:《一個真實的故事》。我不止一次被那憂傷的旋律和歌手甘萍那清純的歌聲所打動,聽著那樸實無華的歌詞,眼眶里竟常常含著淚水。我思忖著,有機會一定要去扎龍,去看丹頂鶴,去看養(yǎng)鶴女孩的故鄉(xiāng),去尋找那首歌的靈魂……
今天,這個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我們踏上了扎龍的土地。一位高個子女孩被保護區(qū)派來做導游,她先領我們到一個放映室,看介紹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的錄像。盡管我們都恨不得馬上到濕地中去尋找丹頂鶴,但又都服從了她的安排。因為,她告訴我們,這些年,為了保護扎龍濕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野生丹頂鶴的繁衍、壯大,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經(jīng)見到了成效。但是,野生丹頂鶴不足兩千只,自由自在地棲息在方圓兩千平方公里的濕地里,游人走進濕地也不一定能夠看到,還是先看錄像,對扎龍保護區(qū)有個全面的了解為好。
隨后,我們走了進介紹養(yǎng)鶴女孩徐秀娟事跡的陳列室。人們都以一種崇敬的心情,靜靜地挪動著腳步,仔細地觀看每一幅圖片,每一件實物。徐秀娟生在扎龍,長在扎龍,是鶴鄉(xiāng)的女兒,從小就和父輩們一起養(yǎng)鶴??吹剿偷ろ旡Q那么親近的照片,我想,她一定精通丹頂鶴的語言,她和小鶴一起長大,建立了割不斷的深情,她已成為丹頂鶴家庭的一員。這個展覽介紹說,徐秀娟在東北林業(yè)大學進修后,又到丹頂鶴越冬地江蘇鹽城去繼續(xù)她的養(yǎng)鶴事業(yè),創(chuàng)建了江蘇省第一個鶴類飼養(yǎng)場,并在越冬丹頂鶴的孵化、飼養(yǎng)、馴養(yǎng)試驗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果。可不幸的是,她在一次尋找走失的白天鵝時,陷進沼澤地,為我國的生態(tài)保護事業(yè)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里介紹的情況,與以前所了解的徐秀娟是為尋找一只飛散的丹頂鶴而犧牲的情節(jié)不同。她是為救丹頂鶴還是為救白天鵝而死,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徐秀娟23年短暫的生命路程是和丹頂鶴一起走過來的,她是為保護野生動物而犧牲的。在參觀的過程中,雖然陳列室很靜,但我的腦海里一直回蕩著那首歌的旋律,它伴著我看完所有的圖片、文字和實物。我突然想,這女孩就不是那首歌的靈魂?我說不清。
在深入到濕地中的一個半島上,有幾幢用于人工馴養(yǎng)丹頂鶴的鶴舍。我們隨導游來到這里,見到了丹頂鶴。它們一身潔白的羽毛,兩翅的黑色飛羽蓋在尾部,脖頸上部的羽毛又呈黑色,頭頂朱紅色的丹冠,兩條細腿一前一后,亭亭玉立,瀟灑至極。導游女孩向我們介紹:丹頂鶴壽命可達60年,這在動物里是不多見的,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又稱丹頂鶴為“仙鶴”。善丹青者常將丹頂鶴與松樹畫在一幅畫上,以“松鶴延年”祝福人們健康長壽,就不足為怪了。丹頂鶴不但長壽,而且對愛情特別忠貞。一對丹頂鶴組成家庭后,終日形影不離,朝夕相伴,如果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不會再找新的伴侶,而是不吃不喝,悲嘯尋偶,直到死去。這是何等壯烈的情愛呵!丹頂鶴的對愛情忠貞不渝早已有所耳聞,而它的另一種奇特的習性卻是第一次聽說:丹頂鶴一次只下兩個蛋,由雌鶴、雄鶴輪流孵化。如果人們拿走一個蛋,或者什么其他原因失去一個蛋,雌鶴會再下一個蛋,繼續(xù)孵化。如果又失去一個蛋,雌鶴就會再下一個蛋,而不會生第三個。也就是說,丹頂鶴只孵化兩個蛋,絕不多生,一對丹頂鶴夫婦一次只養(yǎng)育兩個孩子。我簡直弄不懂,丹頂鶴怎么會這樣嚴格遵守優(yōu)生優(yōu)育的法則,這只能是大自然的恩賜!
來之前,我曾以為到了扎龍,定能看到成群的丹頂鶴。誰成想,我們徘徊了一個多小時,竟然沒見到野生丹頂鶴的行蹤,即使是在鶴舍外面、觸手可及的幾只優(yōu)雅踱步的丹頂鶴,也是人工馴養(yǎng)的。和動物園里馴養(yǎng)的丹頂鶴有所不同的是,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濕地里漫步,而不是整年圈養(yǎng)在柵欄里。其實,我們也分不清馴養(yǎng)的和野生的丹頂鶴有什么區(qū)別,只是由于被導游告知這不是野生丹頂鶴,而心存遺憾罷了。
因時間關系,我們帶著失望和不舍的心情,離開了丹頂鶴馴養(yǎng)地,一邊順著土堤往前走,一邊還四處張望著,盼著能尋到野生丹頂鶴的蹤影。走著走著,忽聽導游喊,看,野生丹頂鶴!我們順著導游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4只丹頂鶴,兩大兩小。導游說這是一家子。它們離土堤大約有二三十米的距離,亭亭玉立在一叢叢蘆葦旁的水中。過了一會兒,兩只大的丹頂鶴邁開細細的長腿往蘆葦里面走,兩只小丹頂鶴在后面緊緊地跟隨著,消失在蘆葦中。我們舍不得走,紛紛拿出相機,鏡頭對著濕地,等待它們再次出現(xiàn)。也許是我們的誠意感動了丹頂鶴,幾分鐘后,這一家老小竟又從蘆葦叢中慢慢走出來了。那兩只大鶴有時揚起細長的脖子,引吭高歌,有時又低下頭,用那長長的喙在水里尋食。那兩只小鶴則始終在父母身邊,形影不離。這一家四口悠然自得,享受著大自然的恩典,享受著丹頂鶴家庭的天倫之樂。我簡直是看呆了,不敢吱聲,生怕打擾了它們寧靜的生活。又過了一會兒,一只大鶴張開雙翅、伸直雙腿,斜著向天空飛去,另一只大鶴和那兩只小鶴也都扇動著翅膀,依次向空中飛去。它們飛得并不高,而是貼著蘆葦?shù)纳翌^,向前,向前,飛向濕地深處……
離開了扎龍,離開了齊齊哈爾,汽車沿著筆直的公路前行。放眼望去,公路兩側即是一望無際的濕地,肉眼能及的盡頭,濕地與天宇已經(jīng)連在一起,隨風搖曳的蘆葦托著瓦藍的天空和潔白的浮云……好一派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景色,正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圖畫。我望著望著,耳畔似乎又響起了那纏綿、深情的歌聲:
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
為何陣陣風兒為她訴說
還有一只丹頂鶴
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責任編輯:陳衛(wèi)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