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通訊,可能救活一個企業(yè);一篇報道,可能毀滅一個企業(yè);一篇新聞,可能促使一個商品風靡;一篇綜述,可能影響股市的波動。公關傳播是建立在堅實的市場經(jīng)濟物質(zhì)基礎上的。所以,不要小看一名撰稿員,他們是市場經(jīng)濟有力的推動者?!边@是2005年我根據(jù)當時流行的殼牌廣告詞改編的“撰稿人自白”。后來發(fā)現(xiàn),這段話也是對公關撰稿職位的最佳詮釋。
從2004年進入公關行業(yè),距今已有6個年頭。公關行業(yè)是智力行業(yè),需要不斷學習、思考,才能不斷成長、進步;公關行業(yè)也是“吃百行飯”的行業(yè),需要不斷地開拓視野,突破自我,才能滿足各行各業(yè)客戶的需求。經(jīng)過公關圈的“打磨”,原本木訥的我,在朋友聚會上竟?jié)u漸變成了“權(quán)威”,不時還接到這樣的電話:“我買平板電視,你看什么牌子的好?”但坦率地說,中國公關業(yè)并不完美,需要我們這一代公關人去改善。初入茅廬
入行,我的第一個任務是為美格顯示器寫稿。為了保住這個飯碗,我竭盡全力工作,甚至得了神經(jīng)性頭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入行的頭一個月,就擔負了項目80%的任務。老板對我的表現(xiàn)很滿意,因此我第一個月就拿到1500元。對于當時的我來說,這些錢足以讓我手心發(fā)燙——相當于5個月的生活費。初出茅廬的成功,讓我堅定了在公關業(yè)立足、發(fā)展的決心。
但我并非新聞或中文專業(yè)出身,完全是憑借悟性在寫稿。突然有一天,我接到前臺電話:你不用來上班了。原因是之前的一次撰稿被我搞砸了。這個教訓讓我認識到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性。接下來的兩年里,我自學了5個大學專業(yè):新聞專業(yè)、公關專業(yè)、市場營銷專業(yè)、傳播學專業(yè)、廣告專業(yè)。雖然我認為很多教材水平不能恭維,但這些知識為我進一步成長奠定了框架和基礎。教材只能告訴你基本路數(shù),你并不能通過學習教材練出“新聞內(nèi)功”。指引我練出內(nèi)功的,是一位策劃大師——王志剛。
2005年的夏天,我在地攤上看到一本書《財智時代》。它封面介紹觸動了我“今天的中國,就像一條穿越時間隧道的巨龍,龍頭已經(jīng)開始和全球一體化和信息時代的最前沿對接,龍身正在工業(yè)化的浪潮之中翻騰,而龍尾還深深地扎在農(nóng)業(yè)文明的泥土之中。巨龍翻身,三種文明同時交織轉(zhuǎn)換,由此不知將給我們帶來多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哥德巴赫猜想?!弊源?,我對王志剛書籍的狂熱就一發(fā)不可收拾。3年下來,讀書筆記就寫了12萬字。
宣亞撰稿總監(jiān)黃明勝說,欲提高撰稿水平,“功夫在詩外”。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有充足的知識盤存,對社會大勢、企業(yè)戰(zhàn)略、營銷都要有所了解,并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撰稿人一定要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豐富的閱歷,這樣才能鍛煉出爐火純青的寫作功夫。沒有開拓進取精神的人,靈感和才華會越來越少,一味吃老本,總會有“江郎才盡”的那一天。
文章經(jīng)濟學
靜心研習后,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了新聞策劃怎么做,以及深度稿怎么寫。HX公司正好為我提供了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公司雖然不大,但在新聞傳播上很專業(yè)。其老板在《中國信息報》做過8年主編,也是“做大選題,做大文章”的高手。公司提出了新聞撰寫的“雙百萬工程”,即調(diào)研100萬字,提煉5萬字的精華,撰寫5000字的文章,轉(zhuǎn)載量達到100萬字。HX公司所服務的海爾、海信、新飛等客戶都很喜歡這類文章。
寫文章如練跑步,講究兩個\"chang':第一是“常”,要常寫才能不手生,要常寫才能“下筆如有神”;第二是“長”,能跑1萬米的,跑1000米肯定是小萊一碟。能寫1萬字大文章的人,寫千八百字的消息稿,那就手到“文”來了。HX公司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傳統(tǒng):標題競賽。就是給項目起三五十個不尋常的標題。標題是一個人新聞能力的標志。一個標題,代表一種角度,專業(yè)撰稿人在標題出來以后,文章的由頭、靈魂、框架就都出來了。所以起標題其實是撰稿的基本功。
所以,一旦有人問我如何提高撰稿能力,我就告訴他:寫吧,字數(shù)越多越好!起標題吧,起的越多越好!HX公司的平臺奠定了我寫稿的基礎,而進入注意力公關機構(gòu)(以下簡稱注意力)以后,我學會了將“公關”與“營銷”結(jié)合,親眼見證了公關文章如何創(chuàng)造“營銷價值”。注意力是以建設品牌和營銷為中心的。在一些人看來,所謂塑造品牌是虛的。其案例則證明,公關對于品牌的建設是扎扎實實的,看得見,摸得著。例如注意力為張裕提煉的品牌核心價值是:歷史悠久、高價值和國際化,8年來一直圍繞這個品牌核心策劃活動和傳播,使得張裕在保持較低投入的情況下,一直拉大與對手的距離。
“阿膠一碗,芝麻一盞,白米紅餡蜜餞,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帶笑看,潤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錢”,這是首元曲,出自元曲名家白樸的《秋夜梧桐雨之錦上花》,說的就是江南女子食用阿膠補血養(yǎng)顏的事。今年4月,我所服務的客戶——東阿阿膠品牌,在杭州舉行了花嫁專題的促銷活動。我根據(jù)公司提煉的“新聞營銷四項基本原貝蜓’,撰寫了《阿膠陪嫁的八大理由》的軟文,經(jīng)媒體投放以后,大大拉動了產(chǎn)品銷售,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贊揚。
正如我開頭所說,公關傳播是建立在堅實的市場經(jīng)濟物質(zhì)基礎上的。作為一名撰稿者,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舞文弄墨的“文人”,而是要把自己當成市場經(jīng)濟有力的推動者。
跳出水面
公關撰稿是個“英雄不問出處”的職位,不論你出自名校還是三流大學,不論你是科班出身還是冷門專業(yè),客戶滿意度是衡量你的唯一指標。而且你寫作功底如何,三兩招便被“行家”看透了。
不過,我覺得公關蚰還是有一些問題的??蛻敉笤谛侣劯逯兄踩氪罅康钠髽I(yè)信息,忽視了新聞的“可讀性”,自說白話,自賣自夸。不少公司的原則是:我賺的是錢,管你那么多干什么?而客戶也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公關公司也就是發(fā)稿公司而已。一些媒體則因此認為有些公關公司就是抄抄剪剪的。
中國公關業(yè)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伴隨著家電和IT產(chǎn)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以及媒體“松綁”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起初媒體的威力是很大的?!耙妶筇煜轮?,見報即見效”。如今,很多人每天都被洪水一樣的信息包圍著。一塊錢能買半斤重的報紙,能看三分之一的信息就不錯了。能瞟到你的標題,你就算走運了。況且網(wǎng)絡無處不在,啥新聞都是“一搜即知”。
公關的本質(zhì)是說服。說服別人信任你的品牌和產(chǎn)品,說服別人推崇你的企業(yè)。與其在提案上花拳繡腿,不如在內(nèi)容上一針見皿。與其做“吹捧”文章,不如下“攻心”功夫。很多人是討厭廣告的,但偉大韻廣告卻能讓人發(fā)笑,讓人流淚,甚至銘記一生。80年代的燕舞錄音機廣告,過了20多年了,很多人還去網(wǎng)上搜。雕牌洗衣粉情感系列廣告,做的比電影還感人。不怕沒內(nèi)容,就怕沒創(chuàng)意。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公關稿也要讓讀者得到價值,得到啟發(fā),甚至得到精神愉悅。要說這個難,能比廣告還難嗎?當然,如果客戶需要這樣的文章,我們滿足客戶需求也是沒有錯的,畢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我們擔心的是,客戶會問:你們寫的東西,讀者都沒什么興趣讀,我們的錢不是打水漂了嗎?那些讀者望而生厭的軟文,與引起公憤的恒源祥十二生肖的廣告是沒有區(qū)別的,。而且讀者完全可以視而不見。
“說服學”理論認為,“說服”是有規(guī)律的。它需要了解人的固有觀念、已知信息和興趣點。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們可以挖掘更多的新聞點,而且遠比“企業(yè)事件”有價值的多。這不是自說白話的時代了。自說白話就像大海下邊的魚,很難被人欣賞到。我們要把公關做成“跳出水面的海豚”。
以上就是我,一個撰稿人的自白,一段未完“正”續(xù)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