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學業(yè)和事業(yè)的起跑在線可能與一班同齡的人同時起步,但日后便漸漸分出高下快慢來,原因不止一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看你向誰看齊。
成功者由于他“見賢思齊”,即是向好的、賢能的人看齊。他讀書勤奮,我也毫不懶惰;他做事認真,我也一絲不茍;他熱心服務,我也擔任義務工作。結果他與成功者并列。
但有一種人,他們還不在少數(shù),卻習慣地向下看齊,即是向一班表現(xiàn)差的人學習。上課經(jīng)常遲到,他說比我更遲的大有人在。他看不到準時上課的其實占了多數(shù)。因小事便缺席,他說只要達到最低出席率便沒事。他看不到有不少人的出席率是百分之一百。這種人做功課是敷衍塞責,內容膚淺,組織松散,思想混亂,還要白字連篇。
他說只要有得交便合格,能合格便畢業(yè),何必那么認真?他們還認為那些努力把功課做好的是傻瓜。是無此必要,是多此一舉。他們還“看準”老師一定給他畢業(yè),因為一個學生不畢業(yè),老師也麻煩。
這種人做事也是向公司最懈怠的一班人看齊,遲到早退、馬馬虎虎。這些人可能是即將退休的“老油條”,經(jīng)常散發(fā)工作牢騷和負面情緒。身為新丁卻向“老油條”看齊,人家未退休,他已被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