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之地多山地丘陵,地勢平緩起伏不大,但又多雨水,一季又一季,一年復(fù)一年,或猛烈地切割,或悄然地侵蝕,丘陵或成壑成谷成溪成河成江,或成崖成峰成山。溪水不洶涌不急湍,卻長流不息;山不巍峨不蒼茫,卻高峻陡峭。有山必有水相伴,有水必有山相隨,山是紅色巖層高聳的丹霞之峰,水是九曲纏綿婉轉(zhuǎn)之清流。丹峰碧水相映天地間,尤以武夷山為大觀也。
丹崖青峰自風流
進入武夷山地界,極目遠望,青坡連綿,丹峰高聳。置身在南國的武夷山,峰頭、巖坡、溝谷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盛妝,無論是山峰還是巖坡,樹木野草總是貼著山坡峰頭蔥蔥郁郁的,群峰起伏如在綠色波濤之中,或在黃昏,亂云飛渡而至,云潮旋卷翻騰間,那高聳的峰便如一葉扁舟;或在清晨,溝壑巖縫間醞釀而起的濃霧鋪陳在青坡上,如海似浪。此時人看見的峰巖是在云與霧的大背景中呈現(xiàn)的。而在天高氣爽之時,晝可見薄云棲于巖峰之際,夜晚仰觀孤月于群峰山谷中翻越,云與霧是作為峰巖的點綴而出現(xiàn)的。武夷山的群峰離不開綠色,離不開云霧,因之峻奇秀麗,神秘詭異。
但要真正置身于武夷山中,讓你引頸翹首的是于青蒼中露出赤紅的那些奇峰秀巖。那些高聳的山峰并不大,看上去一塊巨石就是一座山,突兀間拔地而起,有的如孤峭的玉柱,有的如高聳的石筍,有的如壁立的屏風,有的如盤踞的城墻,有的如蒼鷹搏擊長空。最知名者如天游峰,一塊巨石聳成一壁危崖,巖脊刀刃般陡然聳起,倔強而孤傲地立在群峰之上。于光禿禿的巨石之上,鑿出九百石階,行人緣石而上,登天而游,謂之天游。登天游峰的人如老龜上山,沿巨石的脊背而爬。爬三四百石階,轉(zhuǎn)身四望,已經(jīng)有無限的風光在眼前了,在山腳下看著不起眼的九曲溪,此時居然是一條墨綠的玉帶,鑲在山澗,四周的山色明亮起來,那些高聳的山峰像身系玉帶的帝王,高貴而威武。再爬四五百米,回身再望,玉帶的顏色至于濃綠,目力所及的山峰更顯峻峭,卻都矮小了許多。一片云浮在身邊,手一伸,能撕一大片。
山頂是一方平展的地方,一座廟和幾家小吃店、飲料店占去了不少地面,幾株樹木被擠在巔邊。站在那株氣象莊嚴的木棉樹下,覺得是站在了月亮上的桂花樹下,山也小了,水也細了,那些還在爬山的人,從老龜變成了螞蟻。
虎嘯巖也是一塊巨石,立在山坡間,陡然聳向天空,近前仰視也只是見一面石壁,不及其頂?;[巖與天游峰遙遙相對,無論身處天游峰巔,還是置身虎嘯巖上,環(huán)眺四周,可見玉女峰、大王峰。玉女峰和大王峰隔溪而峙,玉女峰亭亭玉立如少女,巖壁光潔宛如秀潤玉膚,峰頂青枝長藤搖曳,似風中云鬢撩人情懷。玉女峰脈脈含情而不語,更添幾分婀娜。而大王峰獨聳青山之巔,如擎天巨柱,屹立云中,雄姿巍巍,氣勢磅礴,一派王者威儀,雄視武夷諸峰。雖有大王峰雄視其上,然磨盤峰、玉華峰、隱屏峰、接筍峰、筆架峰等三十六峰也不輸崢嶸,奇峰聳天,各呈豐姿,自現(xiàn)風流。
賞過武夷山三十六峰,便覺武夷諸峰是大地的骨骼,錚錚然裸露于天地間,沒有半點累贅之物。武夷山本是紅色巖層堆積而成的大陸盆地,然而時間和雨水沖刷著、滋潤著武夷三十六峰的發(fā)育生長。沙礫巖隨著時間消蝕,隨著雨水消逝,而今屹然聳立的巖層,便是大地的錚錚石骨了。雖然流水銹黑了石壁,卻掩不了蒼蒼石崖風雨之后赤壁丹霞閃亮登場;青苔覆蓋了峰巒,卻讓丹崖青峰英姿勃然,儀態(tài)萬方。
和北方那些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連綿山峰相比,武夷山中的一座山峰就是一座山峰,讓行人能一眼從頭看到腳。而那聳在山巔的山峰,是一座山最為精彩之處,讓人為之驚嘆。和北方的山不同,南方的山上不長樹就長草,即使石壁上,也有綠綠的苔鮮、青青的毛草,更有瘦瘦的卻青硬的樹叢扎在石縫間。
溪有九曲抱群峰
武夷山的山,是水滋潤著的。武夷山最美的水是九曲溪。
到星村一個叫仙凡界的地方時,見一峰或是雙峰,聳在白霧之上,霧時濃時淡,峰便時隱時現(xiàn)。人行山間小徑,見霧隨人行,人站立不動,前邊的霧團在后邊霧團的簇擁中,依然浮動不歇。人就站在那里癡呆呆地看涌行的白霧,看得久了,眼睛剛眨了一下,再看,霧就不動了,那一座或兩座的峰頭卻漂向白霧的后方,超然如仙,像是要遠離霧的簇擁一般。
山峰遠了,霧也散了,寬闊的溪流悄然橫臥在了游人的腳邊。溪畔白花花的丸石鋪滿兩灘,似溪中的魚鱉啜露啜霧之后的坦腹酣睡。游人至而似驚醒魚鱉,嘩啦啦躍入溪水。但溪水卻藏不住身子,青綠黃亮的魚脊鳘甲靜沉水底,游人正驚嘆于魚鱉之多時,竹排上年輕的艄公一篙下去,水面碎了,魚鱉不動,游人此時方自驚醒過來,把溪底的丸石真的當作魚鱉了,便自嘲自癡。
竹排由八根小腿粗的竹筒并排捆扎而成,也就尺把寬,剛好放一把小竹椅,竹排長約2丈,竹筒根部粗些、硬些,浮力也大些,做排尾載人載物,竹梢火燒使彎至七八十度,翹起尺半,像鴨鵝的長脖子,昂然于排首,似引頸領(lǐng)排順水而行。
剛剛立春,兩岸的山都還瘦著,水也是瘦水。但九曲的溪水卻是怡然的,或?qū)捇蛘?,或深或淺,或急或緩,溪水漫著石灘悄然自流。溪水一會兒雪白、一會兒縹碧,水色泛白處,有嘩嘩的響聲,不知是石頭的聲音還是水的聲音。水色碧綠處,連竹排也不動了。一處山崖之下,水面上沒有一片葉子,就看不到水是流動的,流動的是竹排。游人問潭有多深,老者少者皆面面相覷。同行的女子看見了潭中游動的魚兒,說你問那魚兒。魚兒足有尺把長,懶懶地甩幾下尾巴,遠去了。又有幾尾鱗甲清晰可數(shù)的大魚逍遙而來,又逍遙而去。直游到水底石頭窩中,游人分不清哪是游魚哪是細石。
溪水依著山腳流動,山峰依著溪流守立在兩岸,水隨山轉(zhuǎn),山緣水立,像是誰也離不開誰,戀戀不舍的樣子。山峰本是東一座西一座,誰也不理誰,只因這一溪水,高高低低的山峰成了兄弟,成了一家人,守著這一溪水而居。溪水便恣意起來,盤山而轉(zhuǎn),一壑一折一曲,繞成九曲十八彎。
從星村開始,順流而下,一溪九曲,先是九曲、八曲,直至武夷宮,數(shù)到一曲。竹排當然也是順流而下,先看到九曲的景象,溪水兩岸,錦繡平川,山在遠處霧里。行至八曲,依然是水天空闊,只是碧水中有怪石林立,如獅如龜。在七曲溪水竹排上,左岸有三座趾連一體的山峰,須仰視方睹其容,稱三仰峰。排工說這是武夷山最高的山峰,海拔754米。想我所居住的蘭州市海拔在1700米之上,那我整天就是行走在兩座三仰峰之巔了。而此時,溪水猛然一彎,第六曲水急排疾,眼前一峰巍然聳立高出群峰,峰頂濃霧彌漫,峰壁有瀑布撲來,而竹排匆匆前行,回頭再望時,才知道那是天游峰。竹排倏然間至于開闊之地,北岸平林中林木蔥郁,遠處有三五獨峰高聳,似三五女子對面而立,個個風姿綽約,而裙裾飄舞處,云霧繚繞。
從四曲至二曲,巍巍巖石逼近溪水,山岸漸行漸高,溪水越來越窄,直至幽深險峭的峽谷。峽谷中有巨巖,有幽洞、有深潭,有船棺懸于百尺絕壁之上,有山巖橫于頭頂之上。此時游人斂聲屏息于竹排之上,眨眼間,溪寬水穩(wěn),天色也亮堂起來,前面的水路豁然寬敞,水面與岸齊平,竹排靠岸,游人一抬腳,就上了岸。
再回頭看,這哪里是溪,分明是一條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