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勝錢,古時系指一些形狀類似錢幣的吉利或避邪物品,最早見于漢代。它的產(chǎn)生與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厭勝法有關。當時人們認為運用厭勝法可以制服他們想要制服的人和物。厭,笮也,令人作壓。所以通常把厭勝法稱作壓勝法,厭勝錢又稱壓勝錢。厭勝錢實際上就是據(jù)厭勝法的本義,人們?yōu)楸傩捌砀6谱鞯囊环N飾物,滿足人們佩帶與賞玩,實際上并不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厭勝錢的內(nèi)容從吉祥贊頌到雅玩行樂,從婚喪嫁娶到生辰祝壽,從避兇除邪到因果報應,從佛教經(jīng)文到道教符咒,從飛禽走獸到神仙鬼怪,以及花草樹木、歷史典故、詩詞曲賦等,幾乎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種類十分繁雜,一般有賜錢、吉語錢、廟宇錢、撒帳錢、生育錢、圖案錢、符咒錢、洗心錢(上學、成年人洗心)、洗兒錢(嬰兒滿月洗浴,賜給孩子的錢)、春錢、五毒祛邪錢等。
厭勝錢雖然在幾千年的錢幣歷史長河中不曾流通使用,但在錢幣文化中卻占據(jù)一席之地。厭勝錢作為一種避邪物以表達驅兇鎮(zhèn)怪的愿望,在民間廣為流傳。在長期的社會實戰(zhàn)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無法解釋的自然現(xiàn)象,給人們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加極大的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好借助某些特定的事物作為解決這些困難、減輕心理負擔的依靠,即從觀念上相應利用這些特定事物來戰(zhàn)勝困難?!摆吋軆础笔侨祟悘墓胖两竦男睦镒非?,可以說,厭勝錢就是在這一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中滋生、發(fā)展的。它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觀念、宗教信仰、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內(nèi)涵極其豐富。
吉語錢,又稱口彩錢。吉語即有吉祥如意意思的用語。人們認為多用吉祥語,就可以給人帶來吉祥的效果,使自己的美好愿望得以實現(xiàn)。吉語錢多是泛泛的祝辭,以祈求吉利、平安、如意、長壽、高官、財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主題。兩漢、魏晉南北朝是吉語錢的發(fā)展時期,明清兩代更是鼎盛之極,歷史上官鑄、民造吉語錢品種極多,形制各異。常見有:“歲歲平安”、“吉祥如意”、“長命富貴”、“千子萬孫”、“和合如意”、“多福多壽”、“金玉滿堂”、“招財進寶”、“福祿壽喜”、“天下太平”等等。吉語錢的內(nèi)容豐富,涉及到歷史、地理、風俗、宗教、經(jīng)濟等方面,是古代社會意識的反映,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當時人們的心理概況。
八卦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象征天地自然事物的基本符號,相傳是由人類始祖之一伏羲發(fā)明的。八卦圖本是一種解釋宇宙萬物的圖案,但道家的陰陽術將它演繹為一種辟邪的符號,如同圖騰一樣為人們所信奉和崇拜,民間常用于鎮(zhèn)宅除惡。八卦錢主要用于建房、建祠或升中梁,帶有趨吉的意思,或用于建廟宇,安放在被視為地氣不吉的場所等,以表示辟邪的文化意涵。這些鎮(zhèn)宅八卦錢從一個側_廁透露了超自然或神秘的法力背后深層的社會心理根源。在漫長的社會文化變遷過程中,八卦的形式與內(nèi)容已基本融會到基層群眾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了參與民間文化整合的功效,儼然成為一種世俗化的民間宗教形態(tài),提供一個人神交感的媒介,從而確立了人與神、人與人和諧共處的信仰模式。
厭勝錢作為一種藝術情趣濃郁的民俗物品,在使用中被人們賦予了理念、情感、品質,形成了一種信仰的傳統(tǒng)。毫無疑問,吉祥文化與信仰文化是厭勝錢的主要文化內(nèi)涵,厭勝錢作為一種古代藝術品,盡管它一直帶著濃厚的巫術與宗教的色彩,但其在求吉避兇中卻不乏道德、理性的行為,并非只是虛妄信仰的寄托。因此,在今天,人們不但關心厭勝錢的吉祥、信仰文化內(nèi)涵,也成為人們喜歡隨身攜帶或擁有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