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我國中草藥中應(yīng)用最多的藥材,素有“藥中之王”的雅號。中醫(yī)藥典中稱它為“蜜甘”、“靈通”、“粉草”、“棒草”、“甜根子”。又因其有調(diào)和眾藥之功,被譽(yù)為“國老”。民間常把它喚作“蜜草”、“美草”、“甜鞭子”、“一根繩”。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甘草入藥的歷史都非常悠久。從有文字的記載年代算起,迄今已有4 000多年的入藥歷史。
蜜汗甘草
原料:鮮嫩甘草500 g,白糖200 g,桂花醬10 g,胡麻油20 g。
制法:1.將鮮嫩甘草剝?nèi)ネ馄?,用清水沖洗一遍,放在干凈的面板上,用刀豎著切成3 cm長,1 cm寬,1 cm厚的節(jié)。
2.炒勺置火上,倒入胡麻油,燒熱后放入白糖翻炒,炒至糖色轉(zhuǎn)黃,再放入清水和剩余的白糖,熬至白糖全部溶化,再放入桂花醬和切好的甘草節(jié),改小火煮約10分鐘,然后將勺移回旺火上,用竹筷把甘草節(jié)逐個(gè)夾出,整齊地碼在菜盤里;最后,將勺內(nèi)糖汁熬濃后,淋在菜盤中的甘草節(jié)上,即可入席。
甘草燒牛肉
原料:鮮牛肉500 g,鮮甘草200 g,蔥30 g,鮮姜15 g,陳皮2 g,大香1粒,白糖5 g,精鹽2 g,味精1 g,花椒水15 g,醬油20 g,牛肉湯1 000 g,胡麻油50 g,明油適量。
制法:1.先將新鮮牛肉切成3 cm見方的塊,用清水浸泡2小時(shí),撈出瀝水,甘草剝?nèi)ネ馄?,切? cm長,2 cm厚的絲,蔥剖開,切成1 cm長的段,鮮姜拍松,剁成末。
2.炒勺置火上,倒入胡麻油,燒至七成熱時(shí),把浸泡過的牛肉塊下入勺內(nèi),炸至金紅色時(shí),倒入漏勺瀝油。
3.炒勺再置火上,把勺里的余油燒熱,放入甘草絲、蔥段、姜末煸炒,炒出香味時(shí),依次放入過了油的牛肉塊、花椒水、精鹽、陳皮、大香、醬油、白糖和牛肉湯;燒開后,撇去浮沫,改小火,炒勺加蓋燜燒1小時(shí)。牛肉熟爛后,揀去蔥、姜、陳皮、大香,放入味精,再將炒勺移回旺火上收濃湯汁,淋上明油,翻勺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