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治療不是簡單的在醫(yī)院幾周或幾個月的手術、化療過程,現實中很多病人出院后不久就發(fā)生了腫瘤的轉移和復發(fā)。所以,“第二治療”的理念應運而生,而且應用前景廣闊。
出院后,我該做點什么?
【主持人】 何教授,在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例子,很多癌癥病人經過手術、放化療后,切除了腫瘤或殺死了體內的癌細胞,可是出院后不久就發(fā)生了腫瘤的轉移和復發(fā)。這是為什么呢?
【何教授】 一是由腫瘤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腫瘤的惡性程度大,只要病人免疫失調和內皮損傷或內環(huán)境紊亂等持續(xù)存在,那么腫瘤復發(fā)和轉移的危險性就存在;二是跟治療方法的選擇有關。單純西醫(yī)治療往往給病人身體造成損傷,為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埋下了隱患;三是腫瘤患者沒有進行鞏固性治療。醫(yī)院常規(guī)治療后,許多患者認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不然,即使在康復期,復發(fā)和轉移率仍然很高。
【主持人】那怎么避免出院后的轉移和復發(fā)呢?
【何教授】 我們搞過一次調查問卷,許多癌癥病人在被問及治療出院后想干些什么時,都很茫然地填上“無”字,事實上他們確實沒有想到要在康復階段進行特殊治療。而預防癌癥的轉移和復發(fā)其實和剛剛確診時的治療同樣重要。
我國目前臨床專業(yè)分科過細,涉及腫瘤的各科,醫(yī)生多是在各自的分科專業(yè)領域中越鉆越深,卻很少顧及整體,也常不能做到全面統籌制訂合理的治療計劃;而一些專業(yè)化的治療方法所需的階段治療時間又很短暫,如手術及介入治療只需住院十幾天,放、化療多在1~2個月內完成,剩下的時間則缺乏再次治療的指導?;颊咴诿悦V谐虿y投醫(yī),每每上當受騙,造成生存質量更加下降,生命更加縮短。因此,對癌癥患者而言,康復需要長期與第二治療相伴。
事實表明,如果通過整體康復的第二治療,調整恢復受創(chuàng)傷的生理機能,特別是免疫機能,改變機體內利于癌瘤生長的內環(huán)境,就可以有效地防范癌癥的復發(fā)、轉移及再生。
以上海為例,第二治療受惠的1000多癌癥患者的5年生存期達到了70%,比全市統計的平均值28.5%高出了一大截。
第二治療應運而生
【主持人】那您先講講什么是癌癥的第二治療吧。
【何教授】 好,我就先從第一治療說起吧。
從社會-心理-生物醫(yī)學模式來看,癌癥是一類綜合性的疾病。既有軀體上的嚴重病變,又有心理上的沉重陰影及包袱,并在社會適應上也存在著眾多障礙。因此,癌癥治療康復目標也應該是多元的,至少應涉及軀體、精神和社會生活三大方面的恢復正常。癌癥治療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同的階段性,每個階段的治療側重及所采取的手段、方法并不一致。對此,可以做出第一治療與第二治療的區(qū)分。
對于第一治療及兩者的區(qū)分,可作出多種理解:①從尋求確診到臨床基本痊愈,主要治療方法均已使用,且達到理想目的的過程;②西醫(yī)學手術、化療、放療等常規(guī)治療均已結束,進入了追蹤觀察階段的過程;③正規(guī)的住院治療或醫(yī)院治療已經結束,可以家庭追蹤治療的過程。其實,這三者是基本一致的。故第一治療可理解為運用西醫(yī)學三大手段為主,以住院為主要形式的過程。
什么是癌癥的第二治療?提出第二治療本意,在于提醒人們:癌癥的治療與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完成了圍繞醫(yī)院進行的手術、放化療以后,只是走向進一步治療,走近康復的一大步,后面還有許多相關的治療措施或康復手段須采取。
【主持人】與第一治療相比,第二治療有哪些特色呢?
【何教授】首先是醫(yī)院和醫(yī)生的角色發(fā)生變化。一般而言,進入第二治療階段后,醫(yī)院充其量只是提供醫(yī)師意見,包括處方和作定期檢查、追蹤。此時,醫(yī)院治療已不是主要形式,形式已轉向以社會和家庭為主。
其次是治療的手段發(fā)生了變化。此時的治療手段主要是中醫(yī)藥學措施為主,有時可適當配合些內分泌治療、免疫治療或支持療法。而調節(jié)免疫、調整內環(huán)境、消解痰、瘀、毒等中醫(yī)藥手段成了絕對主角。
第三,病人的主體性和社會性增強。病人回歸社會生活等有益實踐活動,也應相應而適當地、有步驟地展開。
【主持人】剛才您提及第一治療一般時間很短,第二治療大概要持續(xù)多長時間呢?
【何教授】對癌癥患者來說,第二治療可以說是終生性的,或者說至少必須經歷多年以上,達到理想康復的目標后,方可暫時畫上一個句號。因為,在我們的臨床經歷中,20~30年后又見癌癥者并非罕見。確立終生的第二治療思想,對有效降低腫瘤的復發(fā)率與轉移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其生存質量,具有異常重要的意義。
康復的五大黃金組合
【主持人】時間有限,請您講一些短平快的,呵呵,第二治療的精華包括哪些內容?
【何教授】 不同癌癥康復期的病人,其康復內容不盡相同。目前最有希望的康復方法,被稱之為“生命五大組合”,具體包括中醫(yī)療法、心理療法、食物療法、運動療法和社會集體療法。它是所有癌癥康復第二治療綜合措施中最重要和最精華的內容,它將給癌癥病人帶來更好的生活質量和良好的功能狀態(tài)。
◆中醫(yī)中藥無可替代
【何教授】中醫(yī)中藥在癌癥患者的康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治療作用,癌癥患者通過中醫(yī)中藥治療,可以減輕精神上、肉體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生活自理、勞動及參加社會活動的能力。中醫(yī)藥在腫瘤治療康復過程中可以貫穿始終,且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
以扶正之劑為主,佐以辨證治療,是中醫(yī)藥調節(jié)免疫的最佳途徑。許多扶正之藥,如黃芪、人參、靈芝、蟲草、石斛等均有免疫調節(jié)之效。然而,一般的湯劑水煮提取物,有效成份含量常偏低,借助現代高科技,從中提取有效成份,以針對性地調節(jié)免疫,這也許是更經濟、更有效的措施。
◆樂觀心態(tài)排第一
【何教授】癌癥患者最首要的任務是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新的醫(yī)學模式尤其強調病人的主動參與。在癌癥患者康復治療中,樂觀的心態(tài)、科學的治療、合理的膳食、適當的鍛煉都很重要,而樂觀的心態(tài)應排在第一位。
那么,如何指導患者保持樂觀心態(tài)和良好情緒呢?應叮囑其注意如下事項。首先,要積極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療,盡早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其次,要學會積極面對疾病,面對現實,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做好自我心理調節(jié)。有意識地調整自己個性中的一些不良偏向,如性格過于內向等。經常進行自我心理減壓與合理宣泄,包括向朋友和家人傾訴不快,還可做一些放松訓練(如深呼吸)。第三,多參加以科學抗癌為宗旨的康復樂園之類康復組織的集體活動,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集體心理康復治療模式。第四,患病后,盡快轉移大腦的興奮點,切忌封閉自己,比如培養(yǎng)某種新的興趣愛好等。
◆讓食物成為你的藥
【何教授】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而不要讓藥物成為你的食物”。飲食不當在癌癥發(fā)生中所起的作用大概占到35%~45%左右。
在我們看來,人與自然界的矛盾(疾病也可看作是種“矛盾”),主要不應靠對抗來解決,更多情況下應主張調整與協調。即便是某些藥物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毒副反應也大大限制了它的應用。早在兩千年前的中醫(y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強調:“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至少,我們近二十年的腫瘤治療經驗表明,從菌類等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配合中藥辨證論治,可在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取得非常滿意的效果。
◆適度運動乃抗癌良方
【何教授】 許多癌癥患者認為,反正自己患了“不治之癥”,參加鍛煉還有什么用呢?這時就要告訴患者,不僅應當參加體能鍛煉,而且有些鍛煉項目對癌癥病人是比較適合的,很有意義的。
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進行兩小時有氧運動,癌癥患者的生存率可由32%上升到88%。此外,運動還能促進食欲,改善睡眠,增強體質,改善人的情緒,又是最好的鎮(zhèn)靜劑和安慰劑。因此,適度運動確是防病、抗癌的良方。
在參加體能鍛煉之前,應請醫(yī)生較全面地檢查一次身體,做到充分了解自己,然后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喜歡且適合自己狀況的運動項目。在參加體能鍛煉的過程中,要善于自我觀察,防止出現不良反應,并定期復查身體,以便調整鍛煉方法。
◆社會是康復的更大場所
【何教授】醫(yī)院只是癌癥治療的場所之一,醫(yī)院以外的社會才是癌癥治療康復的更大場所。我們發(fā)現,積極參加諸如腫瘤俱樂部、癌癥康復營、健康講座之類非正規(guī)團體活動的癌癥患者,其總體的治療效果、康復情況和轉移復發(fā)率均較未參加這類非正規(guī)團體的患者好得多。人都是有歸屬感的,這種歸屬感帶來的不只有自我“身份”的認定,更重要的是與之相伴隨的安全感,和隨時可以獲得的一種無形的、來自團隊的相互精神支持。尤其是在這類非正規(guī)團體中,大家能相對比較容易地獲得“情感渲泄”與“情感支持”。因此,非正規(guī)團體內成員盡管矛盾也不少,但他們獲得的正面性支持更多。這就是它的積極意義所在。
家庭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早就注意到這么一個事實,家屬傾注了全部愛心的癌癥患者,其治療效果比初次有家屬陪同以后就自行求診的患者好得多。我們追蹤了40多位生存期超過3年的胰腺癌患者,90%以上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家庭關愛在癌癥病人的治療、康復,特別在初期癌癥患者度過手術、化放療等難關中起著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超鏈接>>
第二治療前景展望
目前,國內的癌癥第二治療還處于探索階段。全國共有62家腫瘤醫(yī)院,而設立康復科醫(yī)院的僅1家,癌癥康復還沒有進入人們的議事范圍,更無從談及學科化建設。很多癌癥病人和家屬往往只知偏重于生理治療,而忽視心理治療等綜合性康復措施。
但第二治療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它將為癌癥患者的治療與康復,發(fā)揮第一治療所無法發(fā)揮、且無法替代的巨大而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