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作者對近年來中職學校招生難和“差生”難教等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化學教學的改革,闡述了對新一輪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看法和具體實施方法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 中職學?!安钌被瘜W實驗態(tài)度教育
近年來,由于普高熱的持續(xù)升溫,各類中職學校都不同程度地處于招生難度增加、流生增多和生源質量下降的困境中。中職教育界對此憂心忡忡,由此引發(fā)的中職學校生存問題的討論此起彼伏。這些問題是應試教育或者說是“選拔”教育的后果。從教育的角度來講,人的特長是多種多樣的,當然其所受的教育模式也應是有一定差別的,即差別化教育或叫“因材施教”。但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一切以升學為中心,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一些所謂的“差生”。這些“差生”在升學無望的情況下(他們以十五六歲的年齡踏入社會似乎太早了一點),很不情愿地被吸收到了中職學校來,自然而然地就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
這些被淘汰下來的所謂“差生”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學習不好或不會讀書才讀中職學校,比較厭煩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對理論性較強的教材比較排斥,存在“混日子”的現(xiàn)象,認識不到文化知識對將來的就業(yè)和繼續(xù)深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等等。
其實,這些所謂的“差生”,他們的智商是沒有問題的,相反,他們比相當一部分所謂的“優(yōu)生”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中職學校不應把這批學生稱為“差生”,而應稱為“素質待提高者”或“素質提升空間較大者”。這些在應試選拔教育下的競爭失敗者,在中職學校如何學習,以及教師如何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都是很重大的問題。初高中課改所提到的三維課程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整體,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科學素養(yǎng)和自身素質提升的各個方面。我們把它套用到中職學生身上也是可以的。它可以作為中職教改的一個參考。
我執(zhí)教的是化學課,深深地感覺到生源質量是下降了不少。本校植保98級、99級,農(nóng)學2000級、2001級,環(huán)保2001級、2002級,這些班級的學生的化學入學成績基本上是較好的,入學后的化學知識摸底考試也證明了這點,卷面成績及格率一般都在52%—81%之間。但從2003年起至今這些專業(yè)的化學入學成績都不太好,入學后摸底考試的卷面成績及格率一般在28%—45.5%之間。通過詢問學生和到一些初中校走訪,我了解到,在初中階段這些學生所在學校的化學實驗課開課率不足,甚至沒有,因而他們化學基本操作技術掌握不好,化學語言掌握得也不規(guī)范,相關基本理論掌握得比較零散。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一
中職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沒有了升學率的束縛,這樣反倒有了更充分的條件來發(fā)展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但中職學生底子薄,知識點掌握零散,特別是化學知識,這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正如前所述,“差生”的智力并不差,差的是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部職教成【2008】8號和【2009】2號中職教改文件要求我們:中職教育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方針。教育教學改革是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實現(xiàn)職業(yè)教育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應加強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yè)教育教學特色,加大專業(yè)技能課程的比重,同時對學生的考核應多方面、全方位進行,不應僅僅局限于一紙考試定全局。因此,教師在進行化學課程的教學時應實行偏于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教學方法,如此才能貫徹“做中學,做中教”的要求。
二
普高化學教育的方向是為高等學校輸送人才,在向理論研究方面傾斜的同時介紹部分普及性內(nèi)容,而中職化學教育主要傾向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調(diào)從實際出發(fā)來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驗優(yōu)先”,這是針對化學學科的特色而提出的,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最大興趣來源于它形式多樣的實驗,而實際的教學效果也證明了這一點。一些中職只有理論課而缺失實驗課的做法是不對的,實踐也證明了這樣的教學效果不大好。因此教師在編寫教案中的化學事例時,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展示精彩的實驗現(xiàn)象,用最直接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
由于學生的基礎薄弱,在初中階段很少或沒有動手做過化學實驗。因此,我們可以首先從改進實驗教學入手,在先教會學生的實驗室規(guī)則,物品的正確使用和保管,以及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后,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都給予學生提問、猜想、交流、評估的機會,盡量突出化學實驗在使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功能;實驗的設計、實驗的演示過程、實驗結果的分析和應用等都讓學生參與;實驗器材的選用、藥品、試劑溶液的配制工作也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稱量和配制。當然,對于一些劇毒和強腐蝕性試劑的取用,如重金屬鹽、濃酸堿、易燃易爆物品等,教師應提示做好防護措施,或在一旁指導,或親自操作示范,以保證安全。
其次,我們可以把實驗活動的各個步驟進行分解逐項訓練,經(jīng)常結合教學內(nèi)容,就某個突發(fā)事件、典型例子、相關圖例圖表等增加與學生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覺得課堂是他們探索知識的天地,從而使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能力逐步得到增強。
最后,我們可以將課外作業(yè)由純習題轉向問題的討論、設計和解決,但也不能完全沒有習題,因為它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評價作用。同時我們可適當開放實驗室,歡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做一些選做和探究性試驗,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或是實驗失敗,教師不應急著回答,而應先以適當?shù)姆绞阶寣W生去查書本、查資料,從而達到以“做”促學拴住他們的心,消耗他們過剩的精力的目的。這樣不但上課效率可以得到保證,而且晚自修時間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可再提出一到兩項研究性比較強的課外活動來滿足一些程度較高的學生的要求。這樣堅持下去,即可形成良性循環(huán),重建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中職生對理論性較強的教材比較排斥,其實就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理論和實驗教學要遵從認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中職學生的學習心理。我們只要在教學中循序漸進,注意科學探究能力的進一步培養(yǎng)和學習方式的調(diào)整,保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學得生動、學得主動,同時課堂設計得當、鼓勵及時,就會很快地夯實他們比較薄弱的基礎,同時為他們以后學習與化學有關的專業(yè)課程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四
許多教育理論都重視學生自有經(jīng)驗和個體之間的差異,強調(diào)教師不能忽視學生自有的經(jīng)驗和習慣,像填鴨子似地給他們硬填壓入新知識,而是要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中尋找與新知識的契合點。對于素質待提高的中職生來說,課堂的教學應化繁為簡,教師只有用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進行問題引入教學,才能引導學生主動把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和知識與教師講授的新知識融合起來,真正將學生帶入到教師所期望的狀態(tài)中去,但應注意不要使學生產(chǎn)生依賴心理。
五
提高中職生的素質有許多途徑,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即態(tài)度教育問題。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丹在《情感智力》一書提出,一個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卻占到了80%。由此可見,態(tài)度教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同樣,這也是中職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化學教師應在整個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態(tài)度教育。
1.出勤率——是否把上課當作是一件很自然的、應做的事。
2.課堂表現(xiàn)——是認真聽課還是心不在焉,或在看小說,或睡覺。
3.課堂筆記——完整正確的程度可反映上課的效率。
4.對作業(yè)的態(tài)度——是否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
5.對實驗的態(tài)度——是認真積極地參加實驗,還是袖手旁觀敷衍了事。
6.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是獨立完成還是抄襲,甚至不交。
7.實驗技能考核。
8.個人檔案——包括小制作,小論文,精彩發(fā)言,有價值的問題等。
9.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這樣以綜合的形式對一個學生進行評價才是科學的。
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我校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在食檢、環(huán)保、園藝、染整、皮革、電鍍等專業(yè)和不同工藝之間的轉崗和頂崗實習,都顯示出了很好的效果,其中2002級和2003級環(huán)保專業(yè)的學生在本市某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實習,受到了站內(nèi)工作人員和領導的好評;2006級園藝專業(yè)的學生在畢業(yè)實習結束后直接被幾家實習單位錄用,顯示出學生熟練的專業(yè)技能。本校其他專業(yè)也是如此,就業(yè)率一般都在85%以上。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有效地改變了學生家長和廣大初中畢業(yè)生的思想觀念,我校自2006年以來,每年的招生數(shù)都是爆滿的,基本上解決了招生難的困境。
新一輪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事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事關一所中職學校的生死存亡,它的關鍵在于學校領導和廣大一線教師的重視,教師的關鍵在于觀念,觀念的改變在于實際的行動,在于領導層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教師對當前的教學改革進行科學的探索和身體力行的實踐,這樣才能正確地理解當前新一輪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真正使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開展得順利,當然也包括化學課的教改。
參考文獻:
[1]孟今寶,熊言林.皖西地區(qū)探究式化學教學開展情況的調(diào)查與思考.化學教育,2005,(7).
[2]吳俊明,駱紅山,李艷靈.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中的表面化及其對策初探.中小學教材教法,2006,(12).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毛大軍,吳建軍.初中生學習心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89-109.
[5]施良方.學習論——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8-270.
[6]王后雄,康麗玲.人教版高中化學新教科書態(tài)度教育目標的制度與實施.化學教育,2007,(11).
[7]教育部文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
[8]教育部文件.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