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對于普通高中來講,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初中物理階段學習就比較困難,甚至有的學生對物理還有恐懼心理。但是在職教中的物理教學又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文化課之一,為多門專業(yè)課打基礎,降低專業(yè)課教學的臺階。如何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嚴峻問題。
關鍵詞: 職校物理教學反思備學生形象教學分層教學
幾年來對教學反思的實踐,使我認識到教學反思的可貴之處:它能將我在課堂上的意外收獲記載成文,促使我不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使我在教學中得到更深刻的歷練,為制訂更科學的教學程序提供依據(jù)。我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我的物理教學反思。
一、有效備課,提高課堂效率
我認為,備課是一個學習、提升的過程,是一個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過程,是一個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抒發(fā)情感的過程。
1.備教材。
首先,教師要熟悉教材,弄清楚重難點、教材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以便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如果教師把握不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那就像大海中的航船沒有了方向,最后導致教師和學生都很累,達不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效地整合教材,做教材的真正主人。一本教材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正確的做法是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弄清主次。在深刻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我們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fā)教材、駕馭教材。
2.備學生。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備課不能脫離學生的起點能力。教師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了解學生的活動能力、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從而在教學設計中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備學生和備教材同樣重要,因為只有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才能行之有效。因此,備課要全面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全貌,做到因材施教。
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課堂上可能會發(fā)生的情況,并制訂好相應的對策。這樣上課時,遇到特殊情況才能游刃有余。
在直線運動部分,講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學生就有些概念上的模糊:到底什么是加速度?它屬不屬于速度的一種?和速度有什么樣的關系?為了解答學生的疑問,教師可以舉例子:光在真空中傳播得很快,速度達到3×108m/s,但是它的加速度卻是零。這樣的備課準備會顯得更加飽滿,上課的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二、形象教學,促進學生理解
1.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
教師要盡可能采用展示的手段,充分利用掛圖、演示、模型、實驗、錄像、投影、計算機等手段,使課堂教學形象生動逼真,使學生接觸到的是一個形象的物理世界,而不是抽象的物理知識,要通過動態(tài)畫面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圖景化。如利用計算機演示平拋運動、布朗運動、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與軌跡等,將在教學中不便展示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具體化。
2.教師可以介紹物理學家生動感人的故事,激勵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品質。
如介紹牛頓從發(fā)現(xiàn)蘋果落地到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不畏權威,用實驗推翻了統(tǒng)治兩千多年的錯誤觀點;歐姆在條件極差的情況下,歷經十年努力,終于使得“磁生電”變?yōu)楝F(xiàn)實,教育學生養(yǎng)成執(zhí)著頑強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
生的自信心與進取精神,等等。
3.教師的語言應體現(xiàn)出機智和幽默。
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yǎng),不斷提高審美能力,這樣在課堂上才能繪聲繪色地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尊重和敬佩,從而使學生“愛屋及烏”地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生動風趣的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中專一年級物理開始學的是力學,由于力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為了強調“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個物體為施力物體的同時,它又是受力物體。教師舉例,兩個學生站在冰面上用力推對方,他們倆都會向后退,這就是因為他們在給對方推力的同時也受到了對方的推力,他們既是施力物體,又是受力物體。如此生動的例子會使學生輕松理解力的概念。再如講重力方向時,總有部分學生因物體運動狀態(tài)、位置不同而造成錯誤的判斷。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給學生出這樣經典的腦筋急轉彎:“如果草地上的一匹馬頭部向西,馬尾巴應該朝哪?”學生肯定回答:“向下。”教師再問:“馬廄里的馬呢?它的尾巴朝哪?”學生回答:“依然向下。”這時候教師總結:“不管馬頭向哪,馬在哪里站著,馬尾巴始終是向下的。重力亦是如此,不管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也不管它朝哪個方向運動,它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終是不變的,總是豎直向下。”形象的例子會使學生印象深刻。在這樣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原來不喜歡物理的學生也會逐漸對物理產生興趣。
三、分層教學,分層檢查
在教學過程中,在同一教材,同一個授課計劃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教學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根據(jù)分層的特點,對于思維能力強、個性品質好的部分學生,教師可偏重于邏輯推理,起點高些,節(jié)奏也可快些。提問時,教師對思維敏捷而又踏實的學生,可多采用口頭的方式,同時也可以多一些探究性的題目。對思維敏捷但不踏實的學生,教師可多讓他們上臺板演,以逐漸讓他們養(yǎng)成踏實的習慣。剩余的學生,也就是后進生,盡管這些學生學習成績可能差些,但他們總是有各自的閃光點,各自的特長,是特別需要教師關注的群體。對這些學生,教師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后,更多的是要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教師也可以通過他們心目中的偶像的言行來塑造他們的品格,以及對科學知識的正確認識。
在布置作業(yè)和作業(yè)的檢查的時候,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外作業(yè)、課外輔導也應有所區(qū)分?;A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他們布置的作業(yè)難度要大一些,題目類型靈活、探究性更強一些;對于中等生,課堂作業(yè)應以課本的基本題為主,以檢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批改作業(yè)時,對基礎差的學生,教師應付出更多的精力,盡量改得細致些,還可適當寫些勉勵的話語。
總而言之,職業(yè)教育中的物理教學漫漫長路,教師應用不斷的教學反思來上下求索,并且及時加以改進、完善,以期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物理教學.中國物理學會.
[2]物理教師.蘇州大學.
[3]物理教學中自主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新課程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