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跆拳道速度素質的發(fā)展和訓練原則出發(fā),根據跆拳道項目的特點和規(guī)律,對跆拳道速度素質的影響因素和訓練方法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動作速度是跆拳道速度素質的核心,科學地運用速度訓練方法、手段,會不同程度地提高運動員的速度素質,進而為運動員在高度緊張和繁雜的對抗中,最大限度地表現出良好的速度素質,為獲取比賽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跆拳道速度素質訓練
自跆拳道項目被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以來,其技戰(zhàn)術水平發(fā)展很快,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身體素質訓練已成為跆拳道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速度素質訓練尤為重要。跆拳道運動是一項以腿部技術為主的全身性復雜運動,為了擊中目標或避開對手的攻擊,就必須具有迅速完成各種動作的速度,特別是出腿和收腿的速度。速度素質是跆拳道比賽中爭取獲勝優(yōu)勢的重要條件,因此發(fā)展和提高速度素質在跆拳道訓練中顯然相當重要。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是保證運動員更好地掌握復雜、先進的技戰(zhàn)術,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無論是戰(zhàn)術的運用還是技術的發(fā)揮都離不開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作為基礎,因此,參加跆拳道實戰(zhàn)練習或比賽,都應在有了一定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跆拳道對運動員的速度素質的要求很高,跆拳道的速度素質訓練有其特殊的練習方法。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速度素質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在跆拳道訓練中,速度素質練習的重點是提高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筆者結合親身的訓練教學經驗,初步總結、探討了跆拳道的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素質訓練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發(fā)展速度素質的注意事項。
1.反應速度的訓練
1.1簡單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
按動作的技術規(guī)格要求進行單個或簡易組合動作的訓練,簡單反應速度的提高,主要取決于運動員對動作熟練的程度。要提高跆拳道簡單動作反應速度,主要利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
聽教練或同伴發(fā)出信號后進行快速反應。例如隨教練或同伴擊掌的聲音,迅速做出具體動作如橫踢、后踢等;聽信號后進行前進、后退跑、扶地轉身往返跑等練習。根據教練或同伴做出的進攻動作,迅速做出防守、防守反擊、直接反擊動作。例如看到對方做出左橫踢進攻動作,迅速利用跳換步接后踢反擊,當教練或同伴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部位亮出腳靶時,快速做出反應判斷,利用合適的技術動作快速進攻。
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和反應速度的鞏固與提高,就要進入專項訓練階段。專項訓練時通常采用分解法和變換法。分解法是指在較容易完成動作的條件下,通過提高分解動作的速度來提高反應速度。如練習右臂內格防守,接跳換步左后旋踢反擊的動作組合,訓練時先練左勢站立用右臂向內格擋防守連續(xù)順勢跳換成右勢站立,然后再練習右勢實戰(zhàn)姿勢向左后轉體用左腳后旋踢的反擊動作,來提高兩部分動作的速度。變換法則是指根據動作的練習強度,用具有時間變化的信號刺激,明顯改變練習形式來提高簡單動作的反應速度。如臨近比賽時的條件實戰(zhàn),以及通過消除運動員心理障礙等方法來提高簡單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均屬此列。
1.2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
跆拳道實戰(zhàn)、比賽中攻防激烈,瞬息萬變,對于復雜動作的反應速度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且與技術、戰(zhàn)術的訓練密不可分。因此,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最重要、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過各種條件實戰(zhàn)和參加各類友誼賽、對抗賽等,甚至是正式比賽中去完成具體的訓練任務。這是因為,只有在實戰(zhàn)中特別是在比賽中,才能發(fā)現問題,而且也只有在實戰(zhàn)比賽運用中才能證實練習動作的選擇是否合理、有效。根據教練員事先設計好的訓練意圖,進行實戰(zhàn)對抗和比賽,在激烈的對抗中練習掌握復雜動作的速度和時機,是高水平運動員提高復雜動作的反應速度訓練所必須的方法之一。在進行復雜反應速度的專門訓練中,應該盡可能地模擬跆拳道比賽中可能產生的復雜反應的條件和形式,讓運動員反復適應并進行相對應的練習,使反應時間縮短。另外,由于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轉移范圍較廣泛,因而應采用多種形式的專門練習,以提高其反應速度,縮短反應時。
2.動作速度的訓練
動作速度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因為單純的動作速度是不存在的,在實踐中所觀察到的動作速度,實際上是由運動的物體或人體的其它能力,如力量、耐力、協調等因素加上速度素質來決定的。因此,動作速度的訓練與其它運動素質的訓練有著密切的聯系,要培養(yǎng)動作速度,就必須有目的地發(fā)展相應的運動能力,這是動作速度訓練的特殊之處。在動作速度的訓練過程中,訓練的任務和內容必須明確,否則就難以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另外,動作速度的提高必須與速度耐力的提高結合起來,比賽中運動員不僅要快速完成各種技術動作,而且要把這種快速動作的能力保持到比賽的結束。在跆拳道的動作速度訓練中,為了堅持上述的訓練原則和方法,通常采用多種形式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并圍繞提高動作速度做一些相關的和專門性的動作速度訓練。
2.1利用沖刺跑和中高速跑練習動作速度,包含從靜止到最大速度的疾跑階段,這是提高速度的最重要前提。
采用30米、50米、80米短距離跑練習加速度和沖刺感覺,利用200米、400米、800米快速跑體會持續(xù)高速度運動狀態(tài)下速度耐力的自身感覺,這些練習會對提高動作速度提供最直接的身體感覺。這種感覺在跆拳道的對抗中,主要體現在利用步法來提高動作加速度,既加快了動作本身的速度,又增加了技術的擊打力度和效果,因而經常被采用。在進行專項訓練時,可將帶有轉體、進步接各種技術動作和組合反復練習,會提高完成動作的速度擊打力度。例如,轉身后旋踢的動作結合身體加速度,把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體現在最后用力上,從而提高后旋踢的動作速度和擊打力度。
2.2利用下坡跑、加速跑和后蹬跑練習不同狀況下的動作速度。
跆拳道的比賽是瞬息萬變的,因而練習在不同狀況下完成動作的速度非常重要。在進行結合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時,可采用將不同特點的兩、三個動作或組合連續(xù)運用的方法,提高完成不同動作的速率。例如,左橫踢—右橫踢—轉身左后旋踢組合,接做騰空左前下劈腿—右側踢組合,將原地的、旋轉和騰空的動作結合起來熟練后會提高不同形式動作的單個速度和組合動作的連接速度,從根本上提高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速度。
3.發(fā)展速度素質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3.1合理安排速度素質練習的順序與時間,保證速度練習時人體處在適宜的工作狀態(tài),通過發(fā)展力量和柔韌等來促進速度素質。發(fā)展速度素質應重視肌肉的放松,速度素質訓練應結合運動員的專項進行。
3.2以最快的速度按規(guī)定要求完成動作。采用的技術動作必須是練習者已熟練掌握、形成動力定型的動作,每組練習的持續(xù)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以30秒鐘一組為宜。間歇的時間以保證后—次練習完成的速度在一定范圍內不低于前一次為宜,一般為5—8分鐘。休息方式以積極性休息為主,做一些簡單的模仿和想象動作,不宜用力。
3.3專項的動作速度練習與比賽的動作結構相似,從實戰(zhàn)角度進行訓練,利用加負荷進行專項動作速度練習時,負荷重物的重量要比培養(yǎng)單純力量和速度力量的重量小,由于速度練習具有極限強度,因此量不宜大。
參考文獻:
[1]劉衛(wèi)軍.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
[2]楊錫讓.應用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4.
[3]趙寶虎.如何發(fā)展學生的速度素質[J].淮南: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0.
[4]鄭毓春,吳瑛.動作速度及其訓練方法[J].上海: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6.
[5]佚名.影響速度素質訓練因素分析[J].北京:田徑,2004.1.
[6]高誼,陳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2000.
[7]陳立人,陳杰.對跆拳道運動訓練特點及其發(fā)展的探討[J].北京:教練天地,2002.
[8]劉宏偉,關鐵云.跆拳道[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