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起始教學,對整個高中階段的教學至關重要。如果能根據(jù)起始教學的特點,教學得法,就可以大大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所以,抓好高中英語起始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yǎng)習慣,打好基礎
作為“起始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習慣的過程,也就是打下扎實基礎的過程。
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有些是與其他學科相同的,如課前認真預習,了解重點難點;上課專心聽講,積極開動腦筋,適當記筆記;課后及時復習,理解重點、難點;作業(yè)認真細致,書寫格式規(guī)范;熟練運用工具書,適當進行課外閱讀,等等。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主要通過讀、背和聽、說來掌握,所以,學習英語還要養(yǎng)成一些其他的好習慣。
首先,讀和背的習慣。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交流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譯的能力,特別是聽和說的能力要優(yōu)先養(yǎng)成。而聽和說本身就是要以讀和背為基礎,通過朗讀、背誦,可以得到感悟,從而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語感,進而可以掌握詞匯和語法知識,積累語言材料。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見逢插針地朗讀、背誦的習慣。
其次,培養(yǎng)聽和說的習慣。聽的習慣是指讓學生在課外盡可能地聽錄音;說的習慣主要靠教師在課堂上來培養(yǎng)。教師要不斷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開口說英語的課堂氣氛,要精心設計語言訓練活動,讓學生大膽積極地參與課堂語言實踐活動,要養(yǎng)成課堂上盡量不用漢語而用英語說話的習慣。
二、減小難度,平穩(wěn)過渡
作為“起始教學”,另一個特征是過渡性。這是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而言的。由初中比較簡單、淺顯的課程內容一下轉到比較復雜、深奧的高中課程內容,學生一下子是難以適應的。因而,這個階段教學的關鍵在于要使初、高中的英語教學自然銜接和平穩(wěn)過渡,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教學。
同時,比起其它學科,剛入高中的學生英語成績更為參差不齊,學習能力相差更為懸殊,全班的離散程度更大。所以,高一英語起始教學,尤其要適當降低起點,適當減小難度,適當放慢速度,盡可能使全體學生在同一起跑線上齊步前進。這樣,可使后進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激活自身的學習機制,滿懷信心地學好高中英語。
三、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
“起始教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新鮮性。教材是新的,教師是新的,教學方法是新的,尤以英語教學為明顯。高一教師基本上用英語作為課堂用語,在課堂上學生用英語說話表演的機會自然就多了。這不僅給學生帶來新鮮感,甚至以自己能用英語交流而生出一種自豪感;所以,高一新生對學英語有著極大的興趣。因而高一教師應該珍惜高一新生的這種學習積極性,抓好“起始教學”的機遇,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激發(fā)學生的這種興趣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貼近學生生活,營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課堂氛圍,給每個學生提供英語實踐的機會。
2.要設置語言環(huán)境,進行情景教學。形象直觀的教學,學生最有興趣,學習的效果也最好。情景教學是最好的形象直觀教學,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進入角色,從而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和想象能力。
3.要進行成功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能否持久,與他們能否取得成功有很大的關系。而學生往往因為在課堂上一個問題回答得好,一次表演獲得成功,得到同學的認同,得到老師的表揚,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了學習的信心。教師要懂得和尊重學生的這種心理,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設適度的氣氛,設計適度的練習,舉行小型的競賽,盡量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4.充分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施教,因為它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教材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正是圍繞話題(topic)開展活動的。在采用話題、功能、結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為易于教學操作而設計了“任務型”的活動?;顒右话愣家栽掝}為核心,以結構和功能項目為主線,組織和安排了聽、說、讀、寫的活動。在設計不同層次和多種形式的聽、說、讀、寫活動時,特別注意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為出發(fā)點,盡可能提供了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甚至完成某一個項目(project),從而真真切切地為實際生活服務。這樣的“任務型”活動不僅在教材“Integrating Skills”部分可見,且在“Language Study”中也可找到。
總之,高中英語的起始教學必須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滿足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