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口語交際是人們日常交際的重要交往方式,語文作為一門工具學科,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田語交際能力十分重要,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中學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語文教師應根據中學語文新課標的要求,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式和途徑,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語文教學口語交際新課標
口語交際是人類用口頭語言表達心思、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的一種最簡便、最經濟、使用頻率最高的人際交往方式,是古今中外人類的必需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思想交流也日益頻繁,口頭交際能力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已越來越被重視。語文作為一門工具學科,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十分重要。再者,在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五大教學內容之一,而且語文新課標對每個學段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的執(zhí)著追求。本文討論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必要性,進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最后分析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實意義,以期得到廣大師生的共鳴。
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受教育體制和中高考模式的影響,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只重“讀和寫”,而輕“聽和說”,致使有的中學生說起話來語不成句、詞不達意、不知所云,憚于在公眾面前講話;有的言談內容空洞、言詞干癟,面對話題無法開口,要不就是離題萬里、亂說一通。究其原因,這與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分不開的。在中國的傳統社會里,由于科舉制度是以文取士的,因此人們歷來重視書面表達而輕視口頭表達和口頭應對能力的培養(yǎng)。受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往往只重視閱讀和寫作訓練,以書面考試成績的高低作為衡量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如果哪個學生能言善辯而且善于交際但文化成績很差,是不會被劃到優(yōu)秀學生的行列里的。
其次,受傳統觀念的制約,絕大多數人認為語文也即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每一個人從生下來就開始接觸進而掌握它,對漢語聽說的能力也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進行系統的訓練培養(yǎng)。他們認為只要一個人的聽覺、智能與說話功能都正常,就有能力使用日??谡Z來表情達意,他們的例證便是文盲中也有能說會道的。更甚的是,由于各項教育考核,如對教師的考核主要是看升學率,致使越來越多的教師迫于壓力而產生從眾心理,在教學中絞盡腦汁來提高學生的書面成績,以期獲得認可。而學生也普遍認為只要把文化課學好,能考上大學就行了,口語交際能力的高低都無關緊要,沒必要把時間花在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這一無所謂的事情上,認為那是一種對時間的浪費。所有這些,導致了一個固定的教與學的模式,那就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把主要時間與精力放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上,學生大量時間埋頭于題山書海中,注重筆下功夫而忽視口頭功夫。鑒于以上原因,筆者認為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谡Z交際教學應該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語交際能力也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十大基本素質之一。
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努力營造融洽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敢于說、愿意說。
口語交際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說與聽。如果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被教師叫起來或是站在講臺上說話的時候,由于緊張或準備不足等原因而語無倫次,受自尊心的影響,以后再讓他開口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所以,語文老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如果掌握好教育方法,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講究教學藝術,用心創(chuàng)設一種融洽的交際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能達到預期效果。一方面,語文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要認真聆聽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對事物的不同看法,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學生身上。另一方面,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體驗學生生活,大膽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置各種形式,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盡量將學生帶人某一氛圍中;也可以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在演中說、在說中想的習慣,做到邊說、邊想、邊演等等。只要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交際起來就會感到很輕松、很愉快。
2.充分利用語文課堂,將口語交際教學與其它教學結合起來。
語文教學中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相互分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具體教學中應該把各項教學結合起來,也即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復述故事來培養(yǎng)其口頭表達能力。這樣不但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把握,而且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另外,根據所教課文體裁的不同,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不同的口語情境如辯論賽、演講、討論等,來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在作文教學中,不妨將口頭作文也引入課堂中來。也就是說,除了將所見所聞所想書寫在本子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口頭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加強口頭作文的訓練,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說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其思維反應能力和邏輯想象能力。
三、中學語文教學中培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實意義
口語交際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智力活動,是人們對語言信息的一種認知能力的體現,它不是一種簡單的說與聽的交流活動,而是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雙向互動過程。其具體表現為,在口語交際中交流對象不論說話者還是聽話者都需要快速、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領會對方的話意,以便讓對方作出正確的回答或反應。所以,口語交際教學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它除了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口語交際中學生邊思考,邊結合自己的經驗分辨話語的對錯,并作出適時適當的反應。可見,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能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是人與人在交往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與其它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效地開展口語教學。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口語交際的要求,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廣大語文教師應積極投身于口語教學實踐中去,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口語交際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力爭把每一位學生培養(yǎng)成新世紀需要的善于進行交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煥輝.言語交際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2]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用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