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夜增加,國家對現行的職業(yè)教育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投入更多資金來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技工院校擔負著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重任,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是技工院校的根本,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則是通過實訓教學實現的。我院近年來對普通車床實行分層次實訓的方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和課堂教學一樣,這一做法也體現了職業(yè)教育的“全面性”、“主動性”和“差異性”。我們相信分層次實訓是面向全體學生掌握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一、分層次實訓的提出和指導思想
1.受大環(huán)境和小環(huán)境影響,目前技工院校改變了生源結構。其結構大致是:初中階段成績較好,但讀高中后升大學的可能性不大;初中階段成績較好,但家庭經濟困難,希望掌握一門技術,能早日就業(yè)以分擔父母的經濟負擔;初中階段成績、表現均不好,家長考慮到子女年齡較小,只能送到學校,或父母管不了,送到學校來希望學校和老師幫著管教,這部分學生占一定的比例;高考落榜生也有一定的比例,由此看來,相當一部分文化基礎較差,家庭環(huán)境、經濟條件都不好的學生依然是技工院校的主體,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2.學生厭學、失學、輟學現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有:(1)中學學習養(yǎng)成的慣性使他們感覺到專業(yè)課、專業(yè)基礎課內容比較難于接受,有畏難情緒;(2)學校總是以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統(tǒng)一的教學進度對能力、知識、興趣各異的學生在一所學校甚至一個班級進行施教,削弱了教學的針對性;(3)認為到職業(yè)學校學習主要內容就是掌握實踐操作技能,不清楚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用來指導實踐和必要的知識儲備,并為今后發(fā)展積蓄后勁;(4)學生的學習成績好、中、差分化凸顯,一部分差生難以適應,他們覺得受到冷落,覺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3.客觀面對差異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是教育“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理論的再延續(xù),對實訓工作的指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面對學生群體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興趣等存在較大差異的現實,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法進行實訓,使得學優(yōu)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這顯然不行。我們在車工實訓中開展了“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次實訓,以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為題的教學研究并加以實施,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在技能的掌握上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達到了相應的實訓要求,實現了以個體優(yōu)勢發(fā)展為教學目標的“理性對待差異、多級分層遞進”的分層次實訓模式。
綜上所說,所謂分層次實訓,就是在承認學生有基礎差異、動機差異、素質差異的前提下,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有區(qū)別地制訂實訓目標、實訓計劃、實訓要求,在設計實訓內容,控制實訓進度,變換實訓方式,創(chuàng)立評估體系上,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整體素質,促進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求得最佳的發(fā)展。它的特點是:實訓內容的梯度性,實訓對象的全面性,實訓程度的針對性,實訓效果的同步性。
二、分層次實訓普通車床方法
1.實訓教學目標分層。在分層實訓前,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按教學大綱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實訓要求。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對學困生采取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加強指導與輔導等辦法,把實習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續(xù)的幾個分目標到綜合練習,由精度較低到精度較高的單一和綜合練習。允許學困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步并逐步達到大綱要求,對動手能力強、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允許他們加工高精度、高難度的練習。擬定各層次實訓要求既不能過高,增加實訓難度,練習量過大,使學生消化不良,失去信心;更不能太低,降低大綱要求,減少練習量,放慢教學進度,完不成實訓任務。要準確地把握各類學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較好地解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只有對各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處在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較好的發(fā)展,有效提高實訓質量。
2.實訓教學計劃靈活。靈活機動的實訓計劃是實訓學生分層以達到實訓目標的保證。在實訓中,我們提倡在不改變教學班的前提下,按不同層面編組進行輔導,良好的合作達標小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良環(huán)境。學生在同等層面環(huán)境里,有橫比,有縱比,充滿朝氣和活力,形成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學生既樂于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又容易在共同活動中接受教育,相互誘發(fā)增強自我教育力量,既促進學生的轉變,又催發(fā)優(yōu)秀學生成批成長的共同效應。為此,我們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將05級機電高級技工班虛擬分解成試驗班,通過學生課堂提問,車刀刃磨、練習工件的加工質量,操作技能及第一學期學習成績統(tǒng)計,根據學生的學習可能達到的水平,將學生劃分為A層面(綜合素質高、理論成績、操作技能較好的學生)、B層面(中等水平的學生)、C層面(只為學技能,早就業(yè),素質、基礎及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三個層次。這種分層由教師掌握調節(jié)、不排名次、不宣布等級,只宣布每組人員在操作及練習中的不同要求,對每周實習成績有進步的學生予以表揚,并隨時恰當地調整其層次,并加操行分進行鼓勵。
對于C層面的學生,有的就是天生的動手學技能比動腦學理論有興趣。對于這部分學生,靈活地改變教學計劃,讓不愿意學習理論課的學生早進入車工實訓基地,先動手學技能,再回過頭來學理論,滿足他們盡快早動手的愿望。通過看錄像中的虛擬事故的現場,讓他們知道安全實訓的重要性,使他們清楚一定要按操作規(guī)程實訓。通過加工的工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測量,他們知道車刀角度的確定是以加工性質、工件材料、刀具材料不同而確定等基礎性知識,清楚菜刀和斧頭之所以形狀和角度不同是因為加工對象不同。這些知識點都在《車工工藝學》教材上,以此引導這部分學生重視理論課的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專業(yè)理論課學習興趣。
3.實訓分層次授課。在實習中,改變授課形式,保證在同一節(jié)課中既有面向全體的“合”的環(huán)節(jié),又有兼顧學優(yōu)、學困生的“分”的環(huán)節(jié),“多”而不散,“合”而不死。在實訓過程中,我們還應從各類學生中了解加工工藝和測量方法及尺寸控制方面的困難,及時調節(jié)實訓節(jié)奏和實訓進程,從而提高每天的實訓效果。同時,在實訓中,我們要強化目標意識,做到課前公布各層實訓目標,課后檢查達標掌握情況,以便及時總結、調整、完善,達到再提高的目的。
在實訓中,我們要求指導教師對A、B、C三個層面上的學生要予以尊重和理解,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差異,更要深入了解、理解學生,真正使學生在實訓中處于主體地位,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在實訓中引進激勵機制,激勵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求知欲、好奇心、責任感、上進心。對于C層面的學生更要善于找出學生的進步點、提供好方法、導通阻滯點、創(chuàng)設成功機會,激發(fā)學生產生向上的動機和行為。如在A、B兩層面的學生已經進入梯形螺紋實訓時,可將他們以前已經加工好的三角形螺紋與正在加工三角形螺紋的C層面的學生進行比較,幫助C層面的學生找出是因為“刀”沒有磨好,還是切削用量沒有掌握好的原因,結隊幫扶,直至成功地加工出三角形螺紋,讓他們堅信:別人能做到的,我一樣可以做得很好。
同時實訓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以情促訓,用愛心喚醒學生的信心;用信心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用耐心培養(yǎng)學生的恒心,使得各個層面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4.考評是按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實施分層實訓的基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標準和要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技能水平自行選擇申報,如中等生和學困生在技能上進步很大的可申報中級工考試。對實訓有困難、自卑感強的學生,教師要多給予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看到希望,逐漸消除自卑感;對成績一般的學生,教師要采用激勵評價,首先肯定他們的成功進步,同時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促使他們不甘一般,積極向上;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教師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使他們更加嚴謹、善思、謙虛,更加努力拼搏,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從而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奮斗。
三、分層次實訓成果和體會
分層實訓的實施使我校的車工實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作為試驗班的05級機電高級技工班,99%的學生完成了實訓計劃,取得了高級工證書。還有一批學生申請參加了數控車床的學習,由于有著深厚的車加工功底,這批學生認真學習數控編程方面的知識,在較短的時間里,很快就掌握了數控車床的加工工藝。
1.分層次實訓對專業(yè)課教師提出了強化技能操作的要求,避免了“教”與“訓”的脫節(jié),由單一的專業(yè)課教師向“雙師型”教師的轉變,更好地實施分層次實訓。它促進了教師對“教”與“訓”的思路、“教”與“訓”的方法、“教”與“訓”的手段、“教”與“訓”的過程的設計及學生的心理、學生的發(fā)展變化等方面的研究,促進了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知識和新思想,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學理念,調動了教師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了教師“教”與“訓”的的水平,促進、培養(yǎng)、提高了教師的敬業(yè)愛崗精神。
2.分層次實訓較好地解決了實訓統(tǒng)一的計劃和要求與學生實際能力之間的矛盾。這樣使實訓內容和方法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實訓過程順利開展,實訓效果好。同時分層次實訓形成了一種促使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遞進”機制,使學生思想感情處于激發(fā)狀態(tài),調動了各層次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fā)展。
3.分層次實訓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保證。同一層次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互相勉勵,互相尊重與信任,互相認可和接觸,體驗到一種歸宿感,主體能力得到展示。他們有了充分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嘗試到了成功的樂趣,有了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了實訓的興趣,形成了自信、自尊、自強、自立的健康心態(tài)。
分層次實訓,就是使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訓有所得,思有所進,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步發(fā)展??傊?,實行分層次實訓,對學校領導和專業(yè)課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出了新挑戰(zhàn),對學校的教學、實訓管理、學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管理的繁雜程度,但它是職業(yè)教育應對學生差異,提高教育效益的必然選擇和最終結果,使得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實訓,穩(wěn)步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