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5歲的貴州男孩潘帥帥在幼兒園門口被陌生人抱走。14年里,潘帥帥的母親王志香為尋找兒子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寫下了13本“尋子日記”,甚至還拍攝了尋子DV;與此同時,深圳某公司經(jīng)理張應(yīng)洲為了幫養(yǎng)子張越找到親生父母,專門聘請7一名尋親助理。2009年1月,安徽人沈浩被王志香的執(zhí)著所感動,幫她印制了一萬副尋人撲克,其中紅桃9上印有潘帥帥5歲時的照片、丟失時間等信息資料。正是憑借這張具有“魔力”的“紅桃9”,張應(yīng)洲輾轉(zhuǎn)和王志香取得了聯(lián)系,2009年3月22日,兩支尋親隊伍在貴州順利“對接”……
千里之外,媽媽幫你吹滅生日蠟燭
上個世紀(jì)90年代,王志香特制的“志香米豆腐”在貴州省遵義市高橋一帶非常有名。但1995年12月8日那天,“志香米豆腐店”的命運卻發(fā)生了逆轉(zhuǎn)。
那天中午11點,王志香和往常一樣到幼兒園接兒子潘帥帥。老師十分詫異:“帥帥不是被接走了嗎?”王志香心里咯噔一下,急問:“誰接的?”“一個男的,上午十點鐘來的?!蓖踔鞠懔⒓唇o丈夫打電話,問有沒有人送孩子回家,丈夫說沒有。王志香頓時覺得天旋地轉(zhuǎn),兩腿一軟,昏倒在幼兒園門口……
此后的兩個月,帥帥就像從地球上消失了一般,杳無音信。1996年2月21日,王志香關(guān)閉了生意紅火的米豆腐加工廠,路上了南下尋子的征程。
聽人說,很多人販子都把孩子販賣到浙江、廣東一帶,王志香決定第一站先去浙江。她把帥帥的照片翻印了一萬多張,在湖州、溫州等地的街頭逢人就發(fā),每一張照片背面,王志香都用圓珠筆寫著:如果你為人父母,請體諒一位母親失去兒子的痛苦;如果你為人子女,請幫助一個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一年后,帶著滿身的灰塵和疲憊,王志香回到了家。丈夫不敢相信眼前這個乞丐般的女人會是自己的妻子,夫妻倆相對無語。沒有了帥帥,這個家也沒有了生氣,丈夫無心上班,妻子無心做生意,夫妻倆常常為一點小事相互埋怨,吵架成了家常便飯。1998年,極度失望的王志香和丈夫離了婚,離婚后,尋找?guī)泿洺闪怂畹娜俊?4年的時間,王志香寫下了13本“尋子日記”。
蒲公英來自何方?尋找一個“門口有柿子樹”的老屋
此時,在深圳一處高檔住宅里,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這家的主人張應(yīng)洲正在籌劃兒子張越10歲的生日宴會。張應(yīng)洲是東莞一家電子公司的總經(jīng)理,妻子劉文賢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
5年前,張應(yīng)洲和妻子在一個農(nóng)戶家里,見到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圓嘟嘟的臉上沾滿了灰塵,一雙明亮有神的大眼神充滿了防備和恐懼。小男孩是一個外地中年男人領(lǐng)來的,中年男人對張應(yīng)洲說:“這孩子家里窮,父母生了好幾個孩子,實在養(yǎng)不起,想把孩子送人,你要是愿意收養(yǎng),就算積德行善?!眲⑽馁t心疼極了,蹲下身子問小男孩:“你幾歲了?”“5歲?!毙∧泻⒌椭^不敢看劉文賢。劉文賢對丈夫說:“這孩子太可憐了,要不咱們收養(yǎng)他吧!”夫妻倆已經(jīng)有一個兒子,給兒子找個伴也好,張應(yīng)洲同意了妻子的要求。中年男人腆著臉說:“你們得給點養(yǎng)家費,不然我跟孩子的爸媽不好交代。”張應(yīng)洲給了對方一筆不菲的養(yǎng)家費后,將孩子領(lǐng)回了家,取名張越。
幾年后,張應(yīng)洲夫婦把家搬到了深圳。張越很懂事,學(xué)習(xí)也很刻苦,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張應(yīng)洲夫婦非常欣慰。
2004年7月的一天,張越放學(xué)回家后一直悶悶不樂,原來,今天上午語文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以“家”為主題寫一首小詩。第二天,劉文賢給張越的作業(yè)簽字時,看見了這首名為《蒲公英》的小詩:我是一粒蒲公英種子,慢慢漂泊,要去哪里,路在何處/回頭看看來時的路,媽媽的身影已經(jīng)模糊/在夢中,依稀殘存著家的溫度/漂著,漂著,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劉文賢看完后落淚了,兒子想另外一個家啊!晚上丈夫回來后。劉文賢把這事跟丈夫說了。張應(yīng)洲一臉沉重:“孩子大了,想找到親生父母的想法可以理解,要不我們幫幫孩子!”
張應(yīng)洲來到兒子的房間,張越正在寫作業(yè)。張應(yīng)洲試探性地問:“越越,你還能記得你老家在哪兒嗎?爸爸媽媽叫什么,家附近有沒有大山、大河、工廠什么的?”張越疑惑地看著父親。張應(yīng)洲摸摸兒子的頭說:“兒子,你已經(jīng)是個小男子漢了,你跟爸爸說實話,你想不想找到親生的爸爸媽媽?”張越鼓足勇氣回答說:“想?!薄拔腋銒屔塘窟^了,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你找到親生父母?!?/p>
張越開始在腦子里努力地回憶以前的事,他記得父親好像叫潘老四,家里人愛吃面條,家鄉(xiāng)經(jīng)常刮大風(fēng),院子門口有棵柿子樹,出門不遠(yuǎn)就是很寬的馬路。根據(jù)張越的回憶,加上以前孩子說話的口音,張應(yīng)洲大致判斷出孩子很可能生活在北方城市,他以每月6000元的高薪聘請了一位“尋親助理”朱師傅,讓他遠(yuǎn)赴中國的北部,尋找門口有棵柿子樹的老屋。
就在朱師傅外出尋親的那一年,王志香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王志香向朋友借了一部DV機,她要把兒子以前生活過的地方抬下來傳到網(wǎng)上,如果他能看到這段視頻,也許這些熟悉的場景能喚起他的記憶。
拿著DV機,王志香拍下了老屋、院子、柿子樹、巷口的青石板路,還有帥帥以前上的幼兒園,他最喜歡去的公園。王志香一邊拍一邊留淚,往事一幕幕清晰地在她腦海里浮現(xiàn)。
天大地大,“魔力紅桃9”帶你回家
2008年年初,王志香參加了貴州省“寶貝回家”尋子聯(lián)盟,經(jīng)聯(lián)盟里一位熱心大姐的介紹,王志香認(rèn)識了發(fā)明“尋人撲克”的安徽人沈浩。
沈浩搜集了54個失蹤孩子的資料,制作了一副完整的“尋人撲克”。
2009年3月4日,印有54個失蹤孩子信息的“尋人撲克”在湖州、深圳、東莞等地免費發(fā)放。在這副牌里,潘帥帥是“紅桃9”,上面印有他5歲時的照片、籍貫、出生日期、失蹤日期、失蹤地點、體貌特征等信息。王志香在撲克牌正下方“父母心聲”欄里寫道:兒子,媽媽好想你!希望你能看到這張牌,早日回到我身邊。沈浩對王志香制作的尋親視頻大加贊賞,特地將它鏈接到“視頻尋人網(wǎng)”上,并將網(wǎng)址印在了“紅桃9”上。
王志香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副小小的撲克牌,會幫兒子找到回家的路。
2009年3月11日,朱師傅剛從陜西回到深圳,在朋友家吃飯時,朋友孩子手中的撲克牌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全是失蹤孩子的信息。他拿起牌一張一張仔細(xì)地看,當(dāng)看到紅桃9時,朱師傅停住了,他從口袋里掏出張越8歲時的照片,雖然有些差別,但非常像。朱師傅連忙帶著這副牌找到了張應(yīng)洲。
張應(yīng)洲急忙打開“視頻尋人網(wǎng)”,點擊“潘帥帥”后,出現(xiàn)了一段視頻鏈接。張應(yīng)洲一眼就看到了那棵柿子樹,他問兒子:“是這棵柿子樹嗎?”張越搖搖頭,說不知道。被拐走的時候他才5歲,記憶里的東西完全模糊不清。接著,視頻里出現(xiàn)了一位憔悴的母親,她站在一所老屋前面呼喚兒子:“帥帥,你小時候穿過的每一件衣服、每一雙鞋子媽媽都留著,你走的時候才5歲,還是個小不點,現(xiàn)在你一定長成了一個大小伙兒,還能記得媽媽的樣子嗎?這些年,媽媽每時每刻都在想你,盼你回家?!笨赐赀@段視頻,張越覺得心里酸酸的。記憶雖然模糊,但他覺得這個憔悴的中年婦女就是自己的媽媽。
一張全家福,兩個生我養(yǎng)我的娘親
2009年3月13日,張應(yīng)洲撥通王志香電話的那一刻,萬般滋味涌上心頭,也許,從這一刻開始,他將會失去兒子。“我認(rèn)識一個孩子,可能是你的兒子潘帥帥?!睆垜?yīng)洲怕刺激王志香,盡量使自己的語氣顯得平和些,“我先發(fā)幾張照片過去,你看過后再和我聯(lián)系。”
王志香收到照片時已接近凌晨,她摸黑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照片中的小男孩確實跟自己的兒子很像,但沒見到孩子本人她也不敢妄下定論。雙方約定在貴陽見面。
2009年3月22日,貴州省貴陽機場。從機場出口處走出來的人很多,當(dāng)張應(yīng)洲夫婦和張越出現(xiàn)在人群中時,王志香跌跌撞撞地朝張越?jīng)_過去,一把抱住了張越,她知道,這就是自己丟失了14年的兒子。
張應(yīng)洲夫婦回深圳以后,王志香一天到晚陪著兒子,一分一秒也不愿分開。然而,王志香發(fā)現(xiàn),兒子似乎有很重的心事,總是一個人呆呆地望著窗外,半夜醒來還會拿著養(yǎng)父母的照片抹眼淚??吹絻鹤拥倪@些行為,王志香作出了一個一生中極為艱難的決定。
2009年5月,王志香帶著張越到深圳看望張應(yīng)洲夫婦?;氐缴盍?4年的家里,張越高興得滿屋子亂跑,跟哥哥說這說那,跟劉文賢嚷著要吃她燒的紅燒排骨。王志香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覺得自己的決定沒有錯,她對劉文賢說:“這回把帥帥送回來,我不打算帶他走了,他應(yīng)該屬于這個家,他和這里血脈相連,我不該把你們分開。”
劉文賢被王志香說懵了,王志香為了找兒子,14年來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好不容易找到兒子了,怎么……“妹子,這樣你太虧了。”
“不虧。14年來,我做夢都盼著兒子回到我身邊,可見到你們后我才知道,你們?yōu)楹⒆痈冻龅母?,孩子生活得很好,你們和我一樣愛他,這樣我就放心了。作為母親,還有什么比這更讓我感到欣慰的呢?”
王志香回貴州前,兩家人照了一張?zhí)厥獾娜腋!堅秸驹趦蓚€媽媽身后,摟著王志香和劉文賢說:“你們都是我的媽媽,等你們老了,我一道孝敬你們……”
(本文拒絕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摘錄、上網(wǎng)。)
責(zé)編 伊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