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紐約,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它所承載和包容的東西有很多。很難簡單地給這座城市打上某個單一的標簽。是名牌,是潮流,是性,還是上流社會的社交舞會?無論是哪種標簽,電影中四位風華絕代的女主角都或多或少地為之執(zhí)著過。紐約城市標簽總是快節(jié)奏地交替更變,是什么能使四位才貌過人的女主角沒被流光拋棄?從電影的另一條主線一友情,三個角度解讀女主角凱莉與他人的情感關(guān)系,去闡釋這座欲望都市的真正精神支撐。
【關(guān)鍵詞】友情 愛情 性 精神支撐
《欲望都市》從1998年熱播以來就一直以獨到的愛情觀影響著人們,常常成為朋友們生活閑暇之余聚在一起討論的熱點話題。在2004年這部熱播美劇終止了自己電視工業(yè)的腳步后,劇中四位女主人公——專欄作家凱莉、律師瑪蘭達、理想主義者夏洛特和公關(guān)經(jīng)理薩曼莎的紐約都市生活,就像這它的名字(Sex and the city)一樣,最先在我們內(nèi)心刻下深深印記的是Sex(性),其次便是和Sex緊緊相關(guān)的愛情。與此同時,還讓人們記住了一個以設(shè)計師馬諾洛·布蘭尼克(Manolo Blahnik)本名命名的鞋子的品牌,整個電視劇闡釋出了一種Sex和潮流的生活觀。
可在2008年導演邁克爾·帕特里克·金在時隔4年后又將這部曾經(jīng)風靡全球且備受爭議的四位女主角搬回了大銀幕,這一次,除了專欄作家凱莉外,所有女主角們都不像先前電視劇中仍是追逐著時尚和愛情的單身女子,早已墜入愛河的她們開始用另外一種愛情觀來闡釋生活。在電視劇中,故事所關(guān)注的是她們對愛的尋找,在職場上、社交晚會上、感情上的起起落落。看完后,觀眾們不免質(zhì)疑:當她們找到了真愛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部電影再一次圍繞凱莉和她的女性朋友展開的大眾化的生活問題。
筆者認為,這部電影講述的遠遠不止愛情。
電影的開頭以凱莉第一人稱自述的內(nèi)心獨白,說出了一個年已40的紐約女人對生活的見解——“一年又一年,20出頭的女孩來紐約市只為了得到兩件事,恰巧都是以‘L’打頭的:品牌和愛情(Labels and Love)。20年前,我也是她們中的一員,我早就已經(jīng)找到了訣竅去得到自己需要的品牌時裝,所以我現(xiàn)在全神貫注于尋找愛情?!?/p>
這個時候的凱莉褪去了電視劇中的復雜矛盾的思想,早已不惑。雖然沒有在感情上和MR.BIG有情人終成眷屬,她卻還能自在、高傲地行走在紐約的第五大道上。在電影的一開始,導演就潛移默化的想表達一個主題:友情。凱莉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幾段波折地感情,見證了朋友們在愛情路上的辛酸苦辣,終于得出了真愛難覓的結(jié)論。獨白很巧妙地將這四個紐約時髦女性的生活從愛情過渡到了友情。因為在這個快節(jié)奏和充滿著欲望的都市中真愛難覓,凱莉所以開始求助于自己的朋友——律師瑪蘭達、理想主義者夏洛特和公關(guān)經(jīng)理薩曼莎。準確洗練的開場將過去20年的紐約生活總結(jié)成了兩個字:愛情和友情。
而愛情和友情的分量,到底能在這四名女子的生活中各占多少比例?筆者認為相比較需要拿捏準尺度的愛情來說,友情其實在這四名女子心中是最珍貴的感情。
凱莉和四個女主角的生活——不僅僅只有名牌和性
紐約一直流行著這么一句話——shoulder pads may comeand go.but a B.F.F is forever,(男朋友也許會來來去去,但是好朋友卻是永遠的)。大都市總是容易迅速地掀起一股潮流,卷著生活在大都市們一起走,讓他們失去自我,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又迅速的消失不見,空留人們以迷惘和無奈。隨后,新一輪的潮流又將開始,人們又開始被侵襲,一次次地吹離自己原先的定位。這陣陣潮流風的不僅僅來自永遠來不及更新的潮流圈,還會來自弱肉強食的職場圈、爭風吃醋的上流社會和虛實參半的傳播媒介。當然,被席卷的人也包括凱莉和她的三位閨中密友,可他們總是在能被這股強風刮倒后就迅速地面對新生活。其中主導的原因難道還是愛情?
就像電影中表現(xiàn)得那樣,我們總是在自己感情受傷地時候,像凱莉一樣跟好友出去飽餐一頓,像薩曼莎一樣在好友面前譏諷一下自己,像夏洛蒂一樣詢問著好友自己最擔心的問題,或者像米蘭達一樣在好友面前故作清高地說自己是女強人,露出一股毫不在乎的表情。在愛情受傷的時候,我們會突然頓悟,原來墊在愛情下的基石是十幾年來也“磐石無轉(zhuǎn)移”的友情。
四個女人一臺戲,凱莉和她的三個好友就像生活家,正如李碧華所說的那樣,過上等--的生活,付中等的勞力,享受下等的情欲。雖然說我們不能批判性地指出類似于薩曼莎的愛情觀是在享受下等的情欲,但是他們能游刃有余地自由穿梭在這個繁華國際都市各個高檔餐廳、奢侈商店和社交舞會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能夠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一起面對愛情上虎落平陽和東山再起。這讓我不禁想起前幾十年也曾在中國大陸熱播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同樣都是四個女人的故事,可是相比之下,《欲望都市》和我們現(xiàn)代的生活更加契臺。
因為我們的生活有大半部分時間不是和自己的愛人一起,而是和朋友。難怪以薩曼塔的身份出現(xiàn)的金·凱特羅爾會感嘆道:“這是一個關(guān)于女人聯(lián)合起來組成一個新家庭的故事,她們屬于那種任何時候都喜歡粘在一起的女性朋友——正因為這樣的關(guān)系,才會讓這部電視劇如此受歡迎?!?/p>
MR.BIG和凱莉的愛情一不僅僅是情人
凱莉曾經(jīng)說過她的專欄Sex and the City,不是在探索Sex,而是探索人際關(guān)系。而凱莉算得上是上流社會的社交名媛,最懂得如何和別人交流??墒窃谔幚砗蚆R.BIG的關(guān)系的時候,她似乎變得容易猜疑和踟躕。并不是因為凱莉是個不懂得戀愛的女人,也并不是因為凱莉是個對男人有強烈占有欲望的人,否則她就不會在薩曼莎她們?yōu)閻矍槊悦5臅r候一次又一次地拉了她們一把,也不會想極力地將MR.BIG介紹給自己的三個閨中密友。也許有人會質(zhì)疑,說凱莉?qū)R.BIG引薦給自己的四個朋友是因為她想讓MR.BIG深入地了解她,并試圖進入MR.BIG的生活圈子。其實不然,因為凱莉在深愛著MR.BIG的同時,也了解到MR.BIG是寂寞的。
所以,凱莉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情人,還有朋友。
我們在影片中總是會看到MR.BIG以一個成熟而又事業(yè)有成的銀行企業(yè)家的形象出現(xiàn),常常和他在一起共進晚餐地只有他的那些商業(yè)朋友和紐約上東區(qū)的社交名媛們。他是一個深諳商業(yè)之道的人,明白“朋友即對手”的道理,也曾經(jīng)因為離過婚,而不敢對愛情承諾什么。雖然說MR.BIG是個極有幽默感的男人,可除了在自己家或者鮮有人光顧的餐廳談情說愛外很少將自己工作和家庭上的煩惱訴諸凱莉,他沒有讓凱莉扮演一個知心朋友的角色。
可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凱莉總是時常自然地在自己和MR.BIG的談話內(nèi)中中滲入薩曼莎的關(guān)于性愛的座右銘??倳孟穆宓俚聂苁聛砗退黄鸱窒?。也總用米蘭達的例子來告誡他不要成為工作狂。MR.BIG也開始對她們產(chǎn)生了好感,開始打開了心扉。
在逃避那次和凱莉的盛大婚禮后,MR.BIG看到了凱莉傷心的樣子,也看到了她的朋友是怎樣地在保護著她的時候,他突然明白,他是深深地傷害了這四位對愛情如此執(zhí)著的女人的心。多年后,他在一家餐廳遇見了羊水突然破掉的夏洛蒂并送她去了醫(yī)院,這不僅僅意味著MR BIG還深愛著凱莉,也意味著他開始接受她的朋友。
友情是不可或缺的,它給了MR.BIG一個重新遇見凱莉的機會。也給了MR.BIG贖回原來對她的朋友們太冷漠的罪過的機會。
路易斯和凱莉——友情的鼓勵和啟示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見一些人,這些人有的會成為你的閏中密友,長期地陪伴在你身邊,就像米蘭達她們一樣。也會有些人,只是你的某位同事或者部下。沒有太多生活的交集,可他們對你說過的一些話。總能讓你若干年后回想起來依舊熱淚盈眶。導演邁克爾·帕特里克·金在電影中加入了一個電視劇中沒有的角色——路易斯。一個前來應聘凱莉助理的來自圣路易斯的女生。路易斯在電影中的臺詞并沒有太多,但是精簡的臺詞總是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凱莉問她,你為什么來紐約。她說,to fall in love(陷入愛河)。這句話屬于紐約,也屬于凱莉她自己。此時,凱莉露出了欣然的微笑。兩人的開始是一個契機,路易斯一絲不茍地幫助凱莉清理房間和個人網(wǎng)站,路易斯也在默默地支撐起凱莉,逐步讓凱莉的生活步入正軌,不再沮喪,不再懶惰。后來,路易斯在紐約找到了自己的真愛,要離開凱莉開始自己的生活的時候,凱莉依舊是欣然地微笑,對路易斯說了聲“謝謝”。路易斯仍舊很有風格說了句:“謝謝你,給了我路易威登”,留給了凱莉一個當初自己珍藏的LOVE鑰匙鏈,并希望凱莉也能找到自己的真愛。這并不是上級和下級間勢力等價的交換,而是一份單純友情的彰顯。
凱莉關(guān)上門,送走了路易斯。欣然地微笑。凱莉的微笑不僅僅是在認可路易斯的工作,也是在祝福這個女孩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紐約——欲望都市?
在影片的末尾,凱莉和她的三個密友,又像回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身著華麗的晚禮服,歡笑著進入三十年前她們四個初次相遇的餐廳。夜色迷人,但餐廳璀璨的燈光似乎蓋過了月色。導演并沒有將這個鏡頭布置成歌舞升平的都市夜生活,觀眾看到得只是一個安靜坐落在都市高檔小餐廳,玻璃反射出充滿著回憶和友情的光線。三十年前,她們還不是這座紐約餐廳的主人,也許曾懷著激動和激情來這參加某場盛大的社交晚會,遇見過某位英俊瀟灑的高級白領(lǐng),幻想自己能和他終成眷屬。而在三十年后,她們已經(jīng)能很順利地進入這些高檔餐廳,諳熟紐約這座欲望都市的潛規(guī)則:
當你沒有愛情的時候,是朋友在幫你尋找愛情;
當你快沒有愛情的時候,是朋友在幫你彌補愛情;
當你想要干掉愛情的時候,是朋友替你將愛情斬草除根;
當你仍甘愿將愛情進行到底的時候,是朋友替你將愛情重新迎進門來。
導演在這個時候?qū)⒈尘皹非谐蒍ennifer Hudson的《All dressed in Love》(浸泡在愛中),節(jié)奏歡快卻不過分動感。四位依舊奪目耀眼的時尚女人在一張簡約的餐桌上坐下,為薩曼莎慶祝她的五十歲生日。當餐廳服務員端上生日蛋糕的時候,薩曼莎“故作”害怕地將手按在胸口,長吸一口氣,似乎不愿意面對自己將知天命的事實。其實五十歲對薩曼莎四姐妹來說又算得了什么呢?她們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光彩消失,從薩曼莎神采飛揚又略帶放浪不羈地對好友說:“我定了三張到墨西哥的機票”的時候,就知道了。薩曼莎依舊會風采迷人地愛上某個帥氣的小伙子,凱莉說不定還會繼續(xù)出書兜售她和Mr.Big糾葛的愛情故事,而也許就在米蘭達還在趾高氣揚地說自己是紐約最成功的女強人的時候,夏洛蒂正帶著她的親生女兒Rose和領(lǐng)養(yǎng)的女兒Lily在Jimmy Choo的鞋店中瘋狂地采購。
四十歲的她們,生活已經(jīng)不盡相同,有了自己的軌道,開始了各自的幸福。五十歲的她們,生活也許會漸行漸遠。但是我們能肯定的是,這四個獨一無二的都市女性,不論嫁給了誰,遇見了哪位風度翩翩的男士,她們都還會回到那張燭光閃爍的餐桌,講述著各自的幸福,傾訴各自的憂愁。
紐約這座欲望都市,在電影版中逐漸褪去了性的色彩,更多地彌漫著友情的氣息。就在凱莉她們初識對方的紐約高檔餐廳門外。又來了多少個為追求名牌和愛情的二十歲的年輕女孩呢?而凱莉她們教會我們的,不僅僅只有愛情。
其實,紐約這座城,不是欲望都市,是友誼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