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元音樂文化是世界音樂教育關注的熱點,體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音樂價值觀念和多元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多元文化 中國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的一種傳承行為與方式,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音樂教育由于音樂文化的時代特征和地區(qū)差異,形成了諸多的模式及其特點,同時又影響了人們的教育觀念。在這些相異的音樂文化中,每一種都具有平等的價值,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也必然會促使這些相異的音樂文化共同發(fā)展,永葆大千世界百花爭艷的絢爛。
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大千世界,因百花爭艷而美麗:人、事、物、景,因各具特色而必需。
世界上每一種音樂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內涵是倡導各民族音樂平等與各種音樂文化共存。很明顯:它所針對的是“歐洲中心論”、極端民族主義和實為美國化的“全球化”。20世紀,體現(xiàn)著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內涵的“世界音樂”這一觀念開始在全世界滲透,并逐漸消解了統(tǒng)治世界音樂幾百年的“歐洲中心論”的觀念。進入21世紀,一個包容、平等、多元化的“世界音樂”更成為音樂思潮發(fā)展的主流。由于它“克服了人類面臨的文化險隘、民族狹隘、區(qū)域與制度狹隘等困境。”體現(xiàn)的是一種全新的音樂價值觀念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這一“將不同民族和國家視野組成的知識納入教育課程的多元文化主義”已成為當今世界迅猛發(fā)展的一個新的教育潮流。
二、中國音樂教育的多元文化發(fā)展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多民族文化的國家,同樣需要擴大文化視野,改變過去只了解西方或只了解自己的音樂的狹隘做法,廣汲博納世界上各民族的優(yōu)秀音樂文化,在充實與豐富自己的同時,借鑒其有益的經驗。
1,立足本土音樂文化,加強國際間的音樂文化交流
本土民族文化。它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精神。也是構成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獨具個性的一面。堅定地著力于本民族音樂的保護、傳承、發(fā)展,是與世界各族音樂文化對等交流的出發(fā)點。
同時,音樂文化也應在交流中發(fā)展。交流,不僅是吸收有利于自身發(fā)展之豐富營養(yǎng)的文化需求,也是認識自我的需求。開闊學習世界音樂的文化視野。加強國際問的音樂文化交流……,是世界音樂教育也是中國音樂教育多元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開設的《西方音樂史》,嚴重缺失之處正如其名:只講“西方”,學生缺乏對其它優(yōu)秀的世界各民族音樂的了解。這與強調多元化的“世界音樂”觀念極不吻合、急需糾正。
2,確立多元化的音樂教育理念,建立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模式
要認識到西方音樂或是中國音樂只是世界音樂文化的一部分,音樂課堂應當容納“所有時期、風格、形式、文化的音樂”。民族音樂文化在廣度上不僅應當包括中國民族音樂,還應當包括世界其他民族音樂:不僅應當包括現(xiàn)代的音樂文化,還應當包括古代的、近代的,嚴肅的和流行的音樂文化。加強對音樂文化認知的訓練與跨文化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世界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與學習,努力做到與國際音樂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非常重要。
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模式的內涵有哪些?
(1)在音樂教育中增加民族音樂的內容。目前我國的音樂教育仍然未擺脫歐美體系或蘇聯(lián)體系,未形成“以我為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自己的體系。因此,首先應當在音樂教育中增加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內容,并以此為起點。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音樂教育體系。
(2)增加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介紹。世界上的音樂資源非常豐富,而每一種音樂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征,都需要介紹,如:具有深厚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印度就擁有自己高度發(fā)達的音樂體系:而節(jié)奏強烈奔放,復雜多變的非洲黑人音樂則是黑人對世界音樂的最大貢獻……。不能僅僅局限于“西方音樂”。
(3)把內容健康、藝術水準高的流行音樂納入到教材中,以增加其豐富性和娛樂性。所謂多元化就是應該把現(xiàn)有的音樂類別樣式都關照到。流行音樂,多數(shù)人認為它是非高雅的、缺乏深厚文化的、是短命的,因而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是由于它們中許多作品瑯瑯上口、節(jié)奏富于變化、情感“式樣”豐富,且具有即興性和娛樂性而深受青少年的歡迎。把內容健康、藝術水準高的流行音樂納入到教材中,既是多元化音樂文化教育的需要,又可增加課程的豐富性和娛樂性。
(4)在作品欣賞中加入現(xiàn)代音樂作品。作為二十世紀以來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音樂、后現(xiàn)代音樂,從內容或審美角度雖有諸多爭議,但在新音源、新音色、新技法上,為創(chuàng)作者和欣賞者拓開了一個新的視野,確是事實。既是“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這一部分音樂作品的欣賞與介紹。也不應忽略。
(5)把音樂教學當作文化普及的一部分。在作品欣賞中加入世界各民族作品、現(xiàn)代音樂作品及流行音樂作品,讓學生客觀地去了解多元音樂文化,在多元音樂文化的普及過程中開闊他們的文化視野。
結語
“只有在尊重地方、地區(qū)和國家之間差異的獨特性質前提下,我們才能用真正的音樂文化的全球理解來豐富21世紀的生活?!币私庖环N音樂,首先要了解一種文化,了解其產生的背景、文化根源,才能更好地、客觀地做出評價。要改變對國際音樂教育發(fā)展孤陋寡聞的現(xiàn)象,重視并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獲得更豐富的理性認識和人文知識,為中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奠定基礎。這當是建立在中國本土文化基礎上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正確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