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酥豆泥
配方:扁豆150克,黑芝麻100克,核桃仁80克,白糖、熟豬油各適量。
做法:將扁豆洗凈,入沸水中煮約30分鐘,撈出擠去外皮,將扁豆仁放碗內(nèi),加清水淹沒過扁豆仁,旺火蒸約2小時(shí)至豆?fàn)€,豆仁取出控水后搗成細(xì)泥;芝麻去雜質(zhì)洗凈,放鍋內(nèi)烘干炒香;核桃仁掰成小塊,入五、六成熱油中炸至酥透,撈出控油。鍋內(nèi)加少許熟豬油,用中火燒至四、五成熱時(shí),倒入扁豆泥煸炒,炒至水分將盡時(shí),放入白糖炒勻,再加入芝麻、核桃仁拌炒均勻即成。
功效:滋補(bǔ)養(yǎng)顏。
注:炒制時(shí)要用中火,不斷翻動(dòng),以免糊底。
◆薏仁茶
配方:炒薏苡仁10克,鮮荷葉、山楂各5克。
做法:將上述各味用沸水沖泡后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美膚。
◆琥珀蓮子
原料:蓮子300克,桂圓肉100克,冰糖、糖桂花各適量。
做法:蓮子剝皮去芯,用溫水浸泡并洗凈,放入沙鍋內(nèi)加清水,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為小火燉約30分鐘后,撈出備用。用一顆桂圓肉包一粒蓮子仁,顆顆包好放入沙鍋內(nèi)加冰糖和適量水燒沸,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熟爛,倒入糖桂花即成。
功效:益心脾,補(bǔ)氣血。
◆蚌肉苦瓜湯
配方:苦瓜250克,蚌肉200克,荷葉10克。
做法:苦瓜去瓤切段,蚌肉切成薄片。水燒開后先放荷葉,再放苦瓜,等到苦瓜與荷葉八成熟(約3分鐘后)時(shí)加入鹽和雞精,把荷葉撈出來,放入蚌肉稍微一燙后即可。
功效:清熱,滋陰,降糖。
◆白蘞糊
配方:白蘞適量。
做法:白蘞研末,每次取適量,用沸水?dāng)嚢璩蓤F(tuán)后,加75%~95%酒精(或白酒)調(diào)成稠糊狀,外敷于癤、癰、蜂窩組織炎患處。每日1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
◆白茅根茶
配方:白茅根、車前子各30克,白糖15克。
做法:前兩味洗凈搗碎后放入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泡15分鐘后取汁,加入白糖,代茶頻飲。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尿,涼血止血。主治尿血血淋,小便熱澀刺痛。
◆白蜜馬齒莧汁
配方:鮮馬齒莧1000克,白蜜30克。
用法:將鮮馬齒莧洗凈榨汁,加入白蜜30克或白糖適量。一次服下,每日服2次。
功效:清熱解毒,殺菌止痢??芍渭毙跃?、便下膿血。
◆柏葉蜜
配方:鮮側(cè)柏葉500克,蜂蜜100克。
用法:將側(cè)柏葉放入鍋內(nèi),加水約2000毫升,煎取1000毫升,去渣,然后加入蜂蜜100克,和勻即可。每日服1次,1歲以內(nèi)每次10~15克,1~3歲15~30克,4歲以上30克。
功效:清熱瀉火。主治小兒百日咳。
注意:風(fēng)寒感冒咳嗽患兒勿用此方。
◆桃花白芷酒
配方:桃花250克,白芷30克,白酒500~1000毫升。
用法:將前兩味放入瓶中并加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過濾去渣飲服。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服2次。同時(shí)取此酒少許置于手掌中,雙手合擦至熱時(shí)來回擦面部患處。
功效:活血通絡(luò)、潤膚祛斑。主治面色晦暗、黃褐斑或妊娠產(chǎn)后面黯等。
注意:孕婦只可外用。最好在農(nóng)歷三月三日或清明前后采集東南方向枝條上含苞待放及開放不久的桃花。
◆板藍(lán)根夏枯草飲
配方:板藍(lán)根30克,夏枯草20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板藍(lán)根、夏枯草同水煎,加白糖適量。每次飲用10~20克,每日3次。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散結(jié)。主治腮腺炎出現(xiàn)腫痛發(fā)熱有硬塊者。
◆荸薺檉柳湯
配方:荸薺90克,檉柳葉15克(鮮枝葉30克)。
用法:荸薺、檉柳葉一同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溫中益氣,消風(fēng)毒。主治麻疹透發(fā)時(shí)出疹不快。
◆參芪保胎膏
配方:人參15克,生地20克,黃芪、阿膠各30克,白蜜100克。
用法:先將人參、黃芪、生地加水500毫升煎2次,取汁濃縮至300毫升;阿膠加水100毫升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參、黃芪、生地濃縮汁中加入阿膠和白蜜100克,收膏(共500克)裝瓶。每次服20克,每日3次。
功效:補(bǔ)氣,滋陰止血。適用于氣陰兩虛的先兆流產(chǎn)及身體虛弱、有習(xí)慣性流產(chǎn)史的孕婦。
◆溫風(fēng)散
配方:當(dāng)歸、川芎、細(xì)辛、白芷、蓽撥、藁本、蜂房(炒)各100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粗末,用井水煎服(并漱口)。每日服1次,每次6克。
功效:清胃瀉火,祛風(fēng)解毒,活血止痛。主治風(fēng)冷齒痛。
◆吳茱萸湯
配方:吳茱萸、人參各9克,生姜18克,大棗4枚。
用法:上四味加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渣,溫服100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溫中補(bǔ)虛,降逆止嘔。
◆胡椒理中丸
配方:胡椒、蓽撥、干姜、款冬花、甘草(炙)、橘皮、高良姜、細(xì)辛各120克;白術(shù)150克。
用法:上九味搗末過篩,加蜜和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服5丸,每日2次。
功效:理脾溫胃,散寒止嗽。主治咳嗽逆氣,短氣,不能飲食。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桃、李、雀肉、生菜、海藻、菘菜。
◆炒使君子
配方:使君子250粒。
用法:使君子去殼取仁,放入鍋內(nèi),炒至香脆備用。每日6~15粒,分3次于飯前半小時(shí)服用。
功效:殺蟲,消積,健脾。適用于小兒蟯蟲病及蛔蟲病。
◆大棗陳皮竹葉湯
配方:大棗5枚,陳皮、竹葉各5克。
用法:將以上三味加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飲服,連服3~5劑。
功效:健脾益氣,止涎。主治小兒流涎。
◆疏管靈
配方:雷丸、郁金、石見穿各20克,百部、麥冬、檳榔、赤芍、桃仁、路路通各15克,桂枝、細(xì)辛各5克,丹皮、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周4劑。
功效:活血通絡(luò),理氣調(diào)經(jīng)。
◆七寶美髯丹加減
配方:生地、何首烏、苣勝子、菟絲子各15克,黑芝麻、桑椹子、茯苓、山茱萸各12克,龜板膠10克(烊化),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益氣養(yǎng)血,補(bǔ)腎益精。
◆草還丹加減
配方:菟絲子、枸杞子、桑椹子各15克,生地、赤芍、桑葉各12克,丹皮、杭菊花各10克,白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清熱涼血,滋腎烏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