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秋風送爽時節(jié),街頭巷尾便飄起誘人的糖炒桂花栗子的陣陣香味來。
栗子品種頗多,有河北的良鄉(xiāng)栗、安徽江蘇的板栗、福建的錐栗等。栗子既可生吃,又可炒吃、燒菜或入藥,香糯可口,是秋季人們喜愛的休閑食品。難怪宋代詩人范成大抒詩贊美:“紫燦山梨紅皺棗,總輸易栗十分甜?!笨梢娎醯奶鸫喾巯?,分外誘人。
栗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微量元素,且藥用價值非常高,栗肉、栗殼、栗樹皮、栗樹葉都是寶。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栗子性味甘溫無毒,有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之功,可治腰膝不遂、腫痛淤血、筋骨風痛、筋骨斷碎等癥。生食可止吐血、便血、尿血,一切血癥,均可服用?!泵耖g驗方:用栗子200克于火爐熱灰中煨熟或用水煮熟,剝皮食用,可治因腎虛引起的久婚不育、腰腿無力、小便頻數(shù)等癥;病后虛弱、手足酸軟麻木,可用板栗肉配用適量紅糖,加水煮熟進食,若不嗜甜食,可配豬瘦肉、紅棗4~5枚同煮,連服一周多可見效;栗子、粳米煮粥,佐以生姜、紅糖、紅棗食用,可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尿頻等癥;用栗子60克、五花肉適量與生姜三片,燉食可治咳嗽、哮喘病癥。
栗殼也是一味良藥,中醫(yī)稱板栗的有刺硬殼為風栗殼,具有收斂、祛痰、散結等功效。因此,中醫(yī)在治療頸部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時,常用風栗殼配夏枯草,或用桔梗、牛蒡子等消熱化痰藥物同治。將風栗殼三四個燒成炭,研成藥末,加純蜜糖適量,用溫開水調(diào)勻后進服,每日2次,可治療痤瘡出血。用風栗殼藥末涂于外傷患處,還可止血。栗樹皮煎湯內(nèi)服可治痢疾,外洗可除丹毒;栗樹葉煎湯內(nèi)服可治哮喘,搗爛外敷可收斂瘡腫。
新鮮栗子易生蟲、變質,不易貯存。可放入鍋內(nèi),燒開后再用涼水洗凈,控干栗殼表面水分后裝入塑料袋,存放在冰箱冷凍室里,可保存半年。
栗子雖香糯可口,營養(yǎng)豐富,能健體養(yǎng)生,治療多種疾病,但也不宜多食,糖尿病、消化不良及便秘患者均須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