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英語教學中,從傳統(tǒng)模式向多媒體模式的跨越是教學實踐中的一項飛躍,不僅讓老師的備課更加充實飽滿,而且令課堂教學活動更具情趣、更富有活力,終將為英語教學開辟一片新天地。
關鍵詞 傳統(tǒng)模式、多媒體模式、教學英語、多媒體技術應用、優(yōu)勢。
眾所周知,英語教學實際上是一種語言的教學,通過該種語言的學習,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聽、說、讀、寫的技能,而且使得學生掌握了該語言使用語族的傳統(tǒng)習俗與文化內涵。所以,對于英語教學,我們的教學先驅已經為我們開辟了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下面我就淺談一下自己對有關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到運用多媒體模式教學英語的幾點認識。
早些年的英語教學中,老師所能利用的是最原始的普通媒介。這些資料及工具大致就是課本、教參、黑板、粉筆和直尺,再不然就是老師從家中帶來幾根火柴棒做個道具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方法亦是千篇一律的老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或玩,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老師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常規(guī)媒體被普遍地搬進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從大家耳熟能詳的圖片、實物及半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配置使用,我們便可窺見一斑。結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具情趣和吸引力,許多老師便會在課前精心準備一大堆相關的圖片、實物、錄音機及配套磁帶,更先進點的就是教學幻燈機的應用。這在當時看來已令課堂氣氛活躍了許多,學生的視聽也是耳目一新。
當前階段,隨著多媒體計算機的問世,多媒體技術如雨后春筍,很快被引進到學校的教學當中。因為多媒體——這個集聲、光、電和現代高科技于一體的教學媒體能很好的支持音頻、視頻和圖象等媒體信息,將文字、文本、圖形及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有機集成,以圖文并茂、聲形輝映的完整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所以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特別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推廣及應用,令英語傳統(tǒng)課堂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多媒體技術在學校的推廣應用,成了老師不可多得的助手。
其一,由于遠程教育網的普及,幾乎各中小學校都可通過遠程教育接收器連接電腦一端,每天接收到規(guī)??涨暗拇罅拷虒W信息。這些信息是大多與教材同步的綜合資源,使用IE頁面進行組織管理,便于老師閱讀和檢索,那么老師便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整理、編輯、匯總成自己所需要的課堂教學資料。比如,我們可根據資源中的教改天地了解最新的教改信息,即時知道英語課本人教版結構體系、科普版教學系列、陜旅版知識框架、仁教版最新動態(tài),從中對比求異,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再如通過“課程資源”中的教案設計專欄,我們可以體會名師備課目標及指向,從而學習他們的教學思路及方法,以便于我們更好地構建自己的教學方案,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其二,老師可以利用互連網的資源共享的優(yōu)勢從網站搜集及下載豐富的課堂急需的應用資料。因為計算機網絡可以把多個終端連接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甚至每臺電腦都可以完全使用另一臺或多臺電腦的磁盤、操作系統(tǒng)及全部應用軟件。比如我在準備仁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話題的SectionD的教學中,我便通過網站瀏覽下載了關于中國京劇主要角色Sheng、Dan、Jing和Chou的有關真實圖片,讓學生欣賞這些因行當不同而人物穿著打扮各異的同時,更多地領略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形式。教學第七單元第一話題SectionB時,我發(fā)現里面涉及到很多學生聞所未聞的食物,如Greek cheese pie、Indian curries、Italian pizza和Russian black bread等,于是我就搜索各大網站,下載到相關的真實食物圖片,這樣在課堂教學中不但真實再現了實物,而且加深了學生的認知,強化了學生的記憶。還有學習第八單元話題三的SectionB時,當學到Our Chinese nation includes 55 national minorties. Each minority has a special costume.我又下載出不同民族身著具有本民族特色服飾的人物音像展示片,讓學生在感受我國不同民族不同著裝的同時,更感恩于中央政府開展的對各少數民族文化的扶植及保護工作。除此,我們也不妨依照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借用別人科學設計的教學操作系統(tǒng)進行直接應用。
其三,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網站,從網頁上搜索到實用資料集合成冊,進行切合實際的課件制作。比如英語教學中的打電話片段,我們就可以截取相關影視資料,真實逼真的在線通話,以熟知電話常用語。如:
A:Hello!No.37 High School.
B: Hello! Extension six zero zero six,please.
A: Ok. Hold the line ,please...
然后結合課文及視聽信息開展角色表演,這樣就會使課堂教學更具活力與真實性。而對于網上下載不到但教學中又迫切需要的教學內容,我們也不可以等閑視之,開啟你的智慧大門,動手制作flash動漫,既生動風趣,又將難懂抽象的知識轉化成了易懂直觀的教學內容。
其次,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具有以下明顯的優(yōu)勢:
其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極大的豐富了課堂教學容量,提高了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中我借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或下載信息,充實教學光盤中未能涉及到的空洞內容及知識點。例如在學習有關北京名勝the Summer Palace、Kunming Lake、Peking Opera、Tian’anmen Square、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和the Great Wall等時,我會在該單詞旁慢放相關的名勝古跡影視短片,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又如在學習國家單詞時,我會放映對應的國家標志物:學習China時我會放映“長城”短片,學習England時放映“ 大本鐘”短片,學習America時放映“自由女神像”剪輯,學習Japan時放映“富士山及櫻花樹”短劇集等。這樣一來,既創(chuàng)設出圖文并茂、聲色具全、生動逼真的信息,又將書本知識形象的表現出來,把生活實景搬上課堂,不但活化了教學形式,而且活化了教學內容,極大地提高了教學實效。
其二,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英語課堂教學,以其生動靈活的信息呈現方式,友好的交互界面而深受學生的歡迎,這就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改善了師生間的交互方式,從而深化了學生學習效果。例如學習水果peach、watermelon、bananas and grapes時,我就引入flash動漫形式,讓《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腳踏祥云來飛搶peach,讓豬八戒貼住圓鼓鼓的肚皮抱個大西瓜呆頭呆腦的猛啃,再讓一只可愛的獼猴用嫻熟的動作攀沿到枝頭伸手采摘又大又鮮的bananas,至于狡猾的狐貍,就讓它站在紫紅的grapes下面垂涎三尺吧。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畫面上來了,無意注意變成了激情四溢,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對于重點難點部分,我們又可以采用鼠標點擊實現畫面靜止、放大和重復等多項特殊功能,使教學內容得以深化,使學生記憶得到強化。
其三,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得課堂訓練輕松活潑,形式多樣,即學即練,及時鞏固了課堂教學成果,減輕了學生課下作業(yè)繁多的重負。比如與教學同步的教學光盤以及網上的“學習指導”和在線“同步訓練”,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練平臺。老師提取其精華部分,適當分配時間,當堂進行全體學生全方位的積極訓練,會使得自己的課堂教學高人一籌。同時布置些許實效性強的習題作為家庭作業(yè),就可取得令老師、家長和學生三方一致的滿意結果。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是其它傳統(tǒng)媒體不可比擬的,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開展多媒體技術應用環(huán)節(jié),會令教學設計更加新穎,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為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出真實、有趣、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英語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和應用所學英語,給英語課堂教學的新篇章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主要參考書目
1.湖南教育出版社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2.任學軍、李效民和唐云庭等編《計算機操作基礎》(兵器工業(yè)出版社)。
3.韓衛(wèi)杰編《一步一步學電腦 一步一步學上網》(商丘廣播電視大學出版)
4.吳棠、王才仁、杭寶桐編《中學英語教學法》。
5.李普濤主編《中小學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初級教程》(河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