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衣舞的悖論
據說,脫衣服最早出現(xiàn)在法國。法國作家羅蘭·巴特曾斷言:“脫衣舞是奠定在一種矛盾和沖突之上的:女人在脫到全身赤裸時,就失去了性感?!?/p>
我沒有看過脫衣舞,但我覺得羅蘭斷言很對。就如看韓國倫理片,漂亮的男女主角沒有親熱時,總希望他們趕緊寬衣解帶??扇绻麄冋婷摰萌鏏片里的場景,又索然寡味了。
脫衣舞的最終美感來自于隱藏的藝術和若隱若現(xiàn)的美,從而使觀眾折服于衣服下藏著的美。由于沒有正面全裸,觀舞者可以穿透衣服而自由想象。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使人神魂顛倒,血脈噴張。但如果完全脫去衣服,沒有最后一層薄紗,美麗也將隨之消失。
脫,又不能脫得太干凈,這是脫衣舞的悖論。
弗拉門戈的矛盾
世界上的吉他有四種,古典吉他,夏威夷吉他,桑巴吉他,弗拉門戈吉他。
弗拉門戈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一說是西班牙猶太人的圣歌,另一說是阿拉伯語中“流亡農民”的意思。弗拉門戈是流浪的藝術,屬于吉卜賽人的,透著烈火一般的灼熱和倔強。吉他、歌曲、舞蹈是構成了弗拉門戈藝術的三大件。說它是矛盾的,因為它總是把紅與黑、愛與恨、炫耀與壓抑、淫蕩與圣潔……糾結在一起,顯得神秘、高傲和不可言喻。
以下是一幕弗拉門戈方式的劇情——
莎樂美,巴比倫艷麗的公主,愛上了被希律王囚禁的圣徒約翰,但她的示愛被約翰拒絕。在愛與恨的雙重火焰煎炙下,莎樂美用妖媚的舞蹈和放蕩的胴體討得希律王的歡心。希律王就起誓說:“你想要什么?我都滿足你?!鄙瘶访勒f:“我要約翰的頭。”《圣經·馬太福音 之14》是這樣敘述的: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她。于是打發(fā)人去,在監(jiān)里斬了約翰,把頭放在盤子里,拿來給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
愛與死,如此緊張對立,如此極端狂暴,震撼人心,不可思議。
沒良心和沒頭腦
欺負弱者,是沒良心;欺辱強者,是沒頭腦。
很多人都是有頭腦沒良心。我也是其中一個。走在大街上,遇到違犯交通規(guī)則,影響了我行路的人,如果是個強壯的男人,心底是敢怒不敢言的;但如果是孩子或婦女,總是想把憋在心里的不滿釋放出來。但后來,我意識到有頭腦沒良心,就改變了。遇到強者,不滿也絕不說出來,否則就沒頭腦了;而遇到弱者,就提醒自己,別讓自己沒有了良心。
生在俄羅斯、死在美國,私利主義秉持者安·蘭德說,這個社會要有兩個原則:一是情緒并非認識的工具,二是任何人都無權針對他人首先使用暴力。如果是這樣,因為情緒而產生的沖突,因為強弱之別而出現(xiàn)的暴力,就永遠消失了。
人人都有了良心、有了頭腦,天下就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