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柚汁會使藥物吸收過量,香腸會讓吃藥的人血壓升高,可樂會讓吃感冒藥的人嘔吐……很多人都不知道藥物禁忌的正確觀念,覺得服藥期間吃了不該吃的食物,大不了就是降低藥效唄。實際上,服藥期間吃錯了食物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一般人吃藥時,都會問一句:吃這個藥,有沒有什么忌口的?似乎對藥物與食品的服用禁忌很重視,但大多數(shù)人心中只是怕吃錯了東西降低藥效而已。沈陽藥科大學的邸東華告訴我們:“俗話說,‘吃藥不忌口,醫(yī)生跟著走’,‘吃藥不忌嘴,大夫跑斷腿’。吃藥時吃了不該吃的東西,不僅僅是降低藥效,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
與藥同吃,柚子成了甜蜜“殺手”
62歲的王大爺看電視時突然感覺心跳過速,頭暈,家人趕忙把他送到醫(yī)院。經(jīng)過處置,王大爺沒什么大礙。經(jīng)過詢問,大夫認為可能是由柚子引起的。原來是女兒孝順王大爺,總買柚子給父親吃,還榨成柚子汁。而王大爺每次都吃完降血脂藥吃柚子,這次更是用柚子汁服了藥。柚子不是對身體很好嗎9為啥還會這樣呢,王大爺與女兒想不通。
沈陽藥科大學的邸東華老師介紹,柚子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使血中藥物濃度增高,引起多種不良反應(yīng),致頭昏、惡心、心悸、心動過速、倦怠乏力、低血壓、中風及心臟病發(fā)作等。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高脂血癥病人用一杯柚子汁服一片洛伐他汀,相當于用一杯水服12~15片洛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因此病人極易發(fā)生中毒。一些病人在服用抗過敏藥特非那定期間,若吃了柚子或飲了柚子汁,輕則出現(xiàn)頭昏、心悸、心律失常等,嚴重的可能猝死。
是啥讓“治病藥”變成了“毒藥”?
主要是藥物與食物產(chǎn)生化學物理反應(yīng),易造成藥品治療失敗,而若是藥物的代謝或排泄受到抑制,也會造成藥物因為累積而中毒。
食品與藥物混合服用禁忌很多,不注意很容易發(fā)生虛弱、發(fā)燒、肌肉疼痛、臉部潮紅等癥狀,甚至更嚴重。很多人察覺到自己怪怪的,也會覺得是藥品副作用而已。有些病人會忍受痛苦、把藥全部吃完;而有些病人,會把藥丟掉,不敢再吃。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只要在吃東西時小心一些,就不會陷入與病魔的苦戰(zhàn)中了。
鏈接
看看你是否犯了“禁忌”?
任何藥物——煙:
服用任何藥物后的30分鐘內(nèi)都不能吸煙。因為煙堿會加快肝臟降解藥物的速度,導(dǎo)致血液中藥物濃度不足,難以充分發(fā)揮藥效。試驗證實,服藥后30分鐘內(nèi)吸煙,血藥濃度約降至不吸煙時的1/20。
阿司匹林——酒、果汁:
酒進入人體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進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體內(nèi)乙醛蓄積,不僅加重發(fā)熱和全身疼痛癥狀,還容易引起肝損傷。而果汁則會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刺激,誘發(fā)胃出血。
黃連素——茶:
茶水中含有約10%鞣質(zhì),鞣質(zhì)在人體內(nèi)分解成鞣酸,鞣酸會沉淀黃連素中的生物堿,大大降低其藥效。因此,服用黃連素前后2小時內(nèi)不能飲茶。
布洛芬——
咖啡、可樂:
布洛芬(芬必得)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樂中含有的古柯堿都會刺激胃酸分泌,所以會加劇布洛芬對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誘發(fā)胃出血、胃穿孔。
抗生素——牛奶、果汁:
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時內(nèi)不要飲用牛奶或果汁。因為牛奶會降低抗生素活性,大大減少其吸收,降低療效,甚至完全失效,使藥效無法充分發(fā)揮;而果汁(尤其是新鮮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則加速抗生素溶解,不僅降低藥效,還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間產(chǎn)物,增加毒副作用。
鈣片——菠菜、茶、杏仁等:
菠菜、茶、杏仁等中含有大量草酸,因為草酸在小腸中會與鈣結(jié)合,產(chǎn)生無法吸收的不可溶物質(zhì),在阻礙鈣的吸收的同時還可能形成結(jié)石。專家建議服用鈣片前后2小時內(nèi)不要進食菠菜,或先將菠菜煮一下,將水倒掉后再食用。
抗過敏藥——奶酪、肉制品:
服用抗過敏藥物期間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因為組氨酸在人體內(nèi)會轉(zhuǎn)化為組織胺,而抗過敏藥抑制組織胺分解,因此造成人體內(nèi)組織胺蓄積,誘發(fā)頭暈、頭痛、心慌等不適癥狀。
止瀉藥——牛奶:
服用止瀉藥物,不能飲用牛奶。因為牛奶不僅降低止瀉藥藥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還容易加重腹瀉癥狀。
苦味健胃藥——甜食:
苦味健胃藥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欲、助消化。甜味成分一方面掩蓋苦味、降低藥效,另一方面還與健胃藥中的很多成分發(fā)生絡(luò)合反應(yīng),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抗胃酸類的藥物——忌食醋:
醋是酸性調(diào)料,其酸堿值在7.0以下,所以最忌與堿性藥物同服。最常見的就是抗胃酸類的藥物,如小蘇打、胃舒平、達喜等,這類藥物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碳酸鈣、氫氧化鋁等堿性物質(zhì),服藥前后食用醋等酸性食物,二者很容易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抵消藥效。同時醋也會直接刺激胃黏膜。
利尿劑、心臟病藥物——忌食香蕉、橘子:
服用利尿劑期間,鉀會在血液中滯留。若同時再吃富含鉀的香蕉、橘子,體內(nèi)鉀蓄積更加嚴重,易誘發(fā)心臟、血壓方面的并發(fā)癥。服用心臟病藥物時,若是富含鉀的香蕉、橘子與心臟病用藥ACE抑制劑一起服用,會造成體內(nèi)堆積過多鉀離子,造成危險。
維生素類——
維生素A:服用維生素A時需忌酒。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將視黃醇轉(zhuǎn)化為視黃醛,而乙醇在代謝過程中會抑制視黃醛的生成,嚴重影響視循環(huán)和男性精子的生成功能。
維生素AD:服用維生素AD時需忌粥湯。粥湯又稱米湯,含脂肪氧化酶,能溶解和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dǎo)致維生素AD和維生素D流失。
維生素B1:蛤蜊和魚類中含有一種能破壞維生素B1的硫胺類物質(zhì),因此服用維生素B1時應(yīng)忌食魚類和蛤蜊。
維生素B2:高纖維類食物可增加腸蠕動,并加快腸內(nèi)容物通過的速度,從而降低維生素B2的吸收率:高脂肪膳食會提高維生素B2的需要量,從而加重維生素B2的缺乏。因此,服用維生素B2時應(yīng)忌食高脂肪食物和高纖維類食物。
維生素B6:食物中的硼元素與人體內(nèi)的消化液相遇后,若再與維生素B6結(jié)合,就會形成絡(luò)合物,從而影響維生素B6的吸收和利用。因此,服用維生素B6時應(yīng)忌食含硼食物。一般含硼豐富的食物有黃瓜、胡蘿卜、茄子等。
維生素C:服用維生素C前后2小時內(nèi)不能吃蝦。因為蝦中含量豐富的銅會氧化維生素C,令其失效;同時,蝦中的五價砷成分還會與維生素C反應(yīng)生成具有毒性的“三價砷”。
滋補類中藥——忌食蘿卜:
滋補類中藥通過補氣,進而滋補全身氣血陰陽,而蘿卜有破氣作用,會大大減弱滋補功效,因此服用滋補類中藥期間忌食蘿卜。
降血壓藥、抗心絞痛藥——服用期間忌喝西柚汁、忌吃含鹽高的食品:
服用降壓藥期間不能飲用西柚汁。因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成分會影響肝臟中某種酶的功能,而這種酶與降壓藥的代謝有關(guān),將造成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副作用大大增加。而食鹽則會引起血壓升高,降低降壓藥的療效,同時加重心絞痛的程度。
強心藥——忌食牛奶:
心衰病人服用藥物治療時,又喝大量牛奶,容易產(chǎn)生中毒反應(yīng),甚至發(fā)生意外,因為牛奶中所含的鈣能增強心甙(洋地黃、地高辛)的毒性。
抗抑郁藥、痢特靈、抗結(jié)核藥、抗腫瘤藥——忌吃奶酪、香蕉、油梨、豆?jié){、啤酒、香腸等含酪胺較多的食物:
抗抑郁藥作用機理是抑制體內(nèi)的單氨氧化酶(MAO)。但這種MAO抑制劑易與酪胺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去甲腎上腺素,聚集過多將使血壓異常升高,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頭暈、頭痛等癥狀,且抗抑郁的目的也無法完成。痢特靈、有些抗結(jié)核藥和抗腫瘤藥中也含MAO抑制劑,碰到含酪胺食品,都易出現(xiàn)麻煩。
鐵補充劑——忌食牛奶,過多動、植物油脂:
牛奶中的鈣離子可與鐵劑在十二指腸吸收部位發(fā)生競爭,使鐵劑吸收減少,降低其療效,故有些病人即使長期服用鐵劑也不奏效,就是同服牛奶所致。此外油脂會抑制胃酸的分泌,影響三價鐵離子轉(zhuǎn)變?yōu)槎r鐵離子,不利于胃腸道對鐵的吸收,削弱補鐵補血效果。
碘補充劑——忌食菠菜、桃、梨等:
因為這些食物會阻礙碘進入甲狀腺。
溫馨提示:
吃了藥只是藥物作用的開始,藥物還參與消化的所有過程,可能和你抽的那支煙、喝的那種果汁、吃的那種食物相互作用。為了避免食物影響藥效,提醒您,吃藥時要搞清楚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以免副作用發(fā)生。
老年人大量補鈣會損傷心血管
高 原
研究人員指出,大量補鈣可能對血管健康產(chǎn)生副作用。雖然這并非最終結(jié)論,但是這個發(fā)現(xiàn)有利于進一步的研究。
這項研究涉及1471名更年期后的健康女性,平均年齡74歲。研究人員給其中732人每天補一片鈣,給739人每天一片無效對照劑,追蹤觀察了5年。
結(jié)果顯示,補鈣的女性患心臟病的人更多。補鈣的女性中有31人患心臟病,服用無效對照劑的女性只有21人患心臟病。這是由于補鈣使血液中的鈣含量增加,從而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因此可能導(dǎo)致心臟病。
為防止骨質(zhì)疏松,很多女性想方設(shè)法補鈣。以前的研究認為,補鈣有可能防止血管疾病,因為它可以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