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圈兒信
據(jù)清代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所載,唐代有位婦女思念丈夫,要寫信給他,可惜本人不識字,只好在信上畫了許多圓圈:有大有小,或單或雙,亦整亦破。她丈夫接信后一看傻了眼,不知妻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一位秀才覺得此事很有趣味,就把此信念成了一首詩。詩曰:
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內(nèi)。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意:單圈是我,雙圈是你;整圈兒是團圓,破圈兒是別離。還有說不盡的相思,把一路圈兒圈到底。
此秀才才思敏捷,隨口念出了這么一首感人的詩,真是深諳閨中妻子的思夫之情。
復(fù)白紙信
據(jù)清人袁枚《隨園詩語》載,清代有一位叫郭暉遠的人,久離家鄉(xiāng)在外謀生,有一次寄信回家,忙亂之中寄去了一張白紙。他妻子接“信”后百思不得其解,還以為丈夫是有意以這種別致的方式來表達其深情厚誼,就寫了一首詩回復(fù)他。詩曰:
碧紗窗下啟緘封,尺紙從頭徹尾空,
應(yīng)是賢郎懷別恨,憶人全在不言中。
手帕寄情
古代有對男女相戀,因女子不會寫情詩,就寄上一塊潔白的手帕,以表示她思念的深情。小伙子接到手帕后,把手帕顛倒著看,“橫看是絲,直看也是絲”。有一首山歌將這則故事生動地記錄下來,歌曰: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思)來豎也絲(思),這般心事有誰知?(責(zé)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