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老家在地處關(guān)中腹地的千年帝都咸陽,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英雄輩出。我這里要擺的就是關(guān)于清朝時期咸陽一位大將軍的龍門陣。
將軍姓李名麟,是和我們村緊鄰的程家堡人。他的陵墓位于程家堡西南約1公里的地方,南臨滔滔渭河,北靠莽莽畢原。陵墓高約5米,周長30多米,雖不敢和附近的皇帝陵相比,但與普通老百姓的墳?zāi)贡龋囊?guī)模還是非常大的。
將軍陵前有青石碑一通、石羊一對、祭祀用的石桌一個。陵墓正前方200多米處有50多棵碗口粗的大柏樹,遠遠望去郁郁蔥蔥,莊嚴肅穆。柏樹林再往前是并列成兩排、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的石人、石馬、石羊,形成一條并不很長的司馬道。以前有一種說法,這些石人頗有靈性,如果有人膽敢隨意推倒它,他家準會死人。我上小學(xué)五六年級時,同班有個程家堡的男孩兒,因為從小營養(yǎng)不良,長得又瘦又小。他母親生下他不到7天就因病去世,他是靠吃餅干長大的。而他母親不幸去世的原因,據(jù)說就是因為她曾推倒過李麟墓前的石人。
有趣的是,李麟墓與我爺爺、奶奶的墓相連,而程家堡又是我上小學(xué)的必由之路,所以小時候我曾多次去李麟墓前玩,也曾多次聽大人們給我講“雙刀李麟白鐵頭”的傳奇故事。
二
李麟系康熙年間人。相傳,李麟從小喜歡舞刀弄槍,功夫十分了得。他能雙手同時揮舞兩把大刀,將自己罩在刀光之內(nèi),別說是敵人的刀或劍,就是一只蒼蠅也休想近到他的身邊。鄉(xiāng)親們非常喜歡看李麟雙手耍刀,還給他送了個外號叫“雙刀李麟”。
一天晚上掌燈時分,李麟途經(jīng)一座破廟時,發(fā)現(xiàn)有幾名歹徒正在對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人實施搶劫。生就一副俠義心腸、一向喜歡打抱不平的李麟不由怒發(fā)沖冠,一個箭步?jīng)_上去,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將幾名歹徒制服。獲救的中年人問清李麟的姓名、住址后,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說就轉(zhuǎn)身離去。
半年后的一天下午,一隊官兵突然把程家堡圍得水泄不通。村民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紛紛躲進自己家里,連大氣也不敢出。大家很快發(fā)現(xiàn),官兵并不騷擾別人,而是沖李麟來的。當官兵帶李麟走后,村子又恢復(fù)了往日的平靜。鄉(xiāng)親們望著漸漸遠去的官兵,不禁為李麟捏了一把汗,擔(dān)心他因為抱打不平得罪了某位權(quán)貴,性命難保。
路上,李麟問身邊一位頭領(lǐng)模樣的人說:“這位官爺,不知我犯什么罪?要將我?guī)У侥抢锶?”官爺笑了笑說:“我也不知道要將你帶到哪里去,只是奉命而行?!崩铟胄南耄歉2皇堑?,是禍躲不過,由他去吧。就這樣,官兵帶著李麟一路奔波,幾經(jīng)周折,最后竟然將李麟帶到了京城。
一天,有人幫李麟沐浴更衣,說要帶他去見康熙。李麟心里直犯嘀咕,我一個平頭百姓,怎么可能去見皇上呢?可想歸想,事到如今,他已身不由己,只能任人擺布。
李麟雖然平時膽子特別大,但走進金鑾殿后跪在殿下,還是嚇得頭也不敢抬,渾身發(fā)抖如篩糠。這時,聽見遠處有人發(fā)問:“李麟,抬起頭來看看我是誰?”李麟硬著頭皮慢慢抬起頭來一看,這才發(fā)現(xiàn),端坐在龍椅上的,正是前不久他在破廟里救的那位中年人。
皇上見李麟有一身武藝,又感念他有救駕之功,遂將李麟留在自己身邊,做貼身侍衛(wèi)。
三
一晃10多年過去了,身在京城的李麟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噬现览铟氲男乃己?,特意恩準他回鄉(xiāng)省親。于是,李麟騎著皇上御賜的寶馬,帶著皇上御賜的一對寶刀,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程家堡。
鄉(xiāng)親們見久無音訊的李麟不但沒有死,反而做了大官,都非常高興,連說好人終有好報。大家都有說不完的心里話,閑談中,一位年齡稍大的長者說:“李麟呀,鄉(xiāng)親們好久沒有看你耍大刀了,你經(jīng)常在皇上身邊,武藝肯定長進不少,你就再給大家耍耍,讓大家開開眼吧?!崩险叩脑捯粢宦?,眾人齊聲喝彩叫好。
李麟本不想在鄉(xiāng)親們面前賣弄自己的武藝,但盛情難卻,他想了想說:“這樣吧,我騎著馬邊耍大刀邊在大街上來回奔跑,這樣大家都能看得見。為了保證鄉(xiāng)親們的安全,請大家各自回到自己家里,關(guān)好大門,躲在屋里從門縫或者樹上、墻上觀看?!贝蠹衣犃T都說這個主意好,紛紛回到了自己家。
等鄉(xiāng)親們關(guān)好大門后,李麟飛身躍上寶馬,揮舞雙刀,在大街上來回奔跑。鄉(xiāng)親們在家里看得眼花繚亂,叫好之聲此起彼伏。哪知李麟在大街上跑幾十個來回后卻怎么也無法讓寶馬停下來。原來一旦上了戰(zhàn)場,不殺死敵人,“刀不見血”,皇上賜給李麟的這匹寶馬就是累死也不會停下來。情急之中,李麟在馬上大聲喊道:“快從屋里放出一條狗來!”一位長者聞言,連忙將自家的狗放了出來。李麟一刀將狗劈死,寶馬這才喘著粗氣停了下來。
省親假滿后,李麟告別鄉(xiāng)親,又回到京城皇上身邊。
四
有一天,皇上外出巡視,李麟隨從護駕。半路上,一名武功極高的蒙面刺客突然沖到皇上身邊企圖行刺。關(guān)鍵時刻,李麟挺身而出,揮舞雙刀,與刺客混戰(zhàn)。由于刺客準備充分,加上居高臨下占據(jù)有利地勢,李麟雖然奮力保護皇上,使其免于受傷,但刺客卻一劍砍下了李麟的頭,并提著頭跑了。
李麟為保護皇上獻身,皇上非常感動,特地命人用黃金澆鑄了一個和李麟的頭大小相同、模樣相似的“金頭”,安放在李麟遺體的脖子上,然后派人專程將李麟遺體護送回老家咸陽程家堡。
李麟的遺體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太原、西安、咸陽,最后到達程家堡。從北京出發(fā)時,護送李麟遺體的官員心想,用黃金做個人頭埋在地下多可惜呀,反正李麟的遺體運回去后再也無人過問,我何不用銀頭換下這個金頭!于是,他偷偷地用銀頭換下金頭,然后將遺體交給了太原的官吏。
此后,太原官吏又偷偷用銅頭換下了銀頭,然后將遺體交給西安的官吏。西安官吏則用白鐵頭偷偷換下了銅頭。就這樣,李麟的遺體從北京輾轉(zhuǎn)運到老家后,“金頭”變成了“白鐵頭”。這便是“雙刀李麟白鐵頭”的由來。
五
李麟墓前的柏樹、石人、石馬均毀于“文化大革命”,今已蕩然無存。1979年,因建設(shè)用地的需要,經(jīng)咸陽市文物部門批準,李麟的后人決定將李麟墓遷往別處。陵墓被挖開后,四鄰八村的鄉(xiāng)親們爭相觀看李麟的“白鐵頭”。出于好奇,筆者也專程趕到李麟墓前觀看。李麟墓內(nèi)共有3個用大青磚砌成的墓穴,中間的最大,存放著李麟的棺槨,兩側(cè)一邊葬其妻,一邊葬其妾。李麟的棺槨在地下埋了200多年依然完好無損,個別地方油漆的光澤依稀可見。然而,最讓大家驚訝的是,李麟的遺體從頭到腳完好無損,根本不是傳說中的“白鐵頭”。
我大惑不解,連忙翻開史書查看。關(guān)于李麟,《清史稿》記載如下:李麟,字振公,咸陽人,行伍出身。曾奉康熙皇帝之命南征吳三桂,平定南蠻,護送達賴喇嘛進藏,并平定了西藏的內(nèi)亂,北伐噶爾丹,直到通天河。雍正年間,李麟官至內(nèi)大臣鑾儀使(負責(zé)皇帝的衣食住行的官吏)。李麟晚年“以年老乞歸”,病死于老家程家堡??磥恚阻F頭的故事,的確只是個傳說。(責(zé)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