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金香 該品種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以矮香與三季梨雜交而成,單果重310克。果實呈葫蘆形,一般果面金黃色,有時陽面帶紅暈,外觀美麗。成熟早,結果早。
二、八月紅 系陜西果樹研究所用早已梨和早酥雜交培育而成:樹姿較開張,冠形闊圓錐形,主干暗褐色、光滑。每個花序6~8朵,花冠小,花蕾粉紅色,盛開后交為白色。果實大,單果平均重262克,最大達453克,果實卵圓形,底色黃綠,主顯紅色,為大果紅色品種。果面平滑,蠟質少。果實底色黃色,陽面鮮紅色,著色部分占一半左右,色澤光艷,果面平滑,外觀艷麗。果肉乳白色,細脆,汁多,味甜,香氣濃,品質上等。結果早、豐產、抗黑星病。
三、紅茄梨 原產于美國,原茄梨芽變。果實細頸葫蘆形,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131克,呈細頸葫蘆形,果面平滑并有蠟質光澤,外觀十分漂亮。全面紫紅色,有較大的觀賞價值。植株長勢中庸,萌芽力強。定植4年后可豐產,成年樹以短果枝結果為主,適應性強。
四、紅色酥梨 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庫爾勒香梨與鴨梨雜交育成。果個大,平均單果重220克,最大單果重480克,紡錘形。果皮底色綠黃色,果面2/3紅色,光潔,蠟質較厚,無果銹,外觀美麗。果肉白色,較細,石細胞少,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3%~14%。耐貯藏,常溫下可貯放2個月。
五、香紅蜜梨 以矮香為母本、賀新村為父本雜交育成。果實近圓形,單果重270克。幼果一開始就呈暗紅色,成熟時變?yōu)樯罴t色,經后熟更加艷麗,并有誘人的清香。果實底色黃綠色,陽面紫紅色。果肉乳白色,肉質細膩,后熟果肉變軟,汁液多,有芳香味,風味酸甜適口,品質優(yōu)。樹體半矮化,生長勢中等,抗梨黑星病。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早果、豐產。
六、垂枝鴨梨 該品種系鴨梨芽變,發(fā)現(xiàn)于河北省。樹冠呈披散形,枝條下垂生長,葉橢圓形,濃綠,葉片厚,粗鋸齒。果實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85克,倒卵形,果皮綠黃色,外觀與品質均與普通鴨梨相同,惟有枝條自然下垂,形似垂柳,有較大的觀賞價值,且品質上等。植株抗寒力中等,花芽易受凍害,抗黑星病能力弱,抗旱能力較強。
七、花長把梨 該品種系蘭州長把梨的芽變。果實小,單果平均重48.5克。果實較整齊,果皮黃綠色,果面有黃綠相間的條紋,枝條和葉片也有黃綠相間的條紋,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八、五九香 該品種系鴨梨與巴梨雜交育成。其主要特點是單果個大,平均重271克,大者可達625克。果實呈粗頸葫蘆狀,非常好看,可年年結果。
秋子梨珍品——尖把王梨 王德生
尖把王梨是由遼寧省果樹研究所選自普通尖把梨的大果型芽變新品種,具有優(yōu)質、果大、抗寒、抗病等多種特點,是鮮食、凍食、加工兼用型良種。
植物學特征樹體主干和多年生枝均為黃褐色。芽弓形,表皮綠色。葉片卵圓形,葉長11.4厘米,葉寬6.7厘米;葉厚3.5毫米,葉緣有波狀鋸齒,百葉重130.3克。每個花序有5朵花,每朵花有5個雌蕊和19個雄蕊,花藥紅色,花冠直徑4.24厘米。6年生樹高3.9米,干周長28.3厘米,冠徑3.03×2.68米,新梢長90.8厘米。
生物學特性幼樹樹姿直立,樹勢健壯,萌芽率80.1%,成枝力3.2個。在遼南熊岳地區(qū)于4月上旬萌芽,4月中旬開花,10月上旬成熟,11月初落葉。以短果枝結果為主,高接枝2年見果,3年豐產。幼樹在定植后4~5年見果,7~8年豐產。平均株產15.3千克。樹體的抗寒能力和葉片的抗病能力強。
果實性狀果實倒卵圓形,縱徑6.3厘米,橫徑6.9厘米,平均單果重189克(約為普通尖把梨的3倍),最大單果重280克,被譽為“尖把梨之王”。采收時果面黃綠色,約經20天后熟變成黃白色。果皮薄,果心小,可食率高。果肉白色,肉質細膩,果汁特多,石細胞少。據(jù)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的果實品質檢測結果顯示,合總糖11.93%、總酸0.93%、可溶性固形物16.00%、維生素C5.82毫克/100克,酸甜適口,香味濃郁,營養(yǎng)豐富,品質優(yōu)良。
栽培要點該品種對氣候、土質和地勢要求不嚴,一般地塊都可栽植。平地株行距2~3米×4米,每667平方米栽植55~83株;山坡地株行距2.5米×5~6米,每667平方米栽植44~53株。通常應該選用大花蓋梨和金香水梨作為授粉樹。要采用紡錘形的樹形,幼樹見果后的枝果比為3:1,高接枝的枝果比為2~3:1。一般每個花序留1個果,花芽少時可留雙果。要及時疏除癟小果、傷殘果、病蟲果和畸形果。注意防治黑星病和食心蟲等痛蟲害。
適宜地區(qū) 尖把王梨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在黑龍江省南部和內蒙古南部及其以南的全國秋子梨產區(qū)都可開發(fā)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