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藏書、圖書管理以及現代化服務等幾方面論述了新形勢下職業(yè)學校圖書館的基礎建設,以及如何發(fā)揮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建設
青年學生獲得知識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首先是從課堂教學中獲得,其次是來自于課外閱讀。而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是學生課外知識的源泉,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到的知識,還可以作為“第二課堂”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豐富他們的科學文化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因此,職業(yè)學校圖書館不僅是廣大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場所,而且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
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建設高歌猛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筆者倍感歡喜的同時,根據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對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建設產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與分析。
1.建立富有特色的藏書體系是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建設的基礎
藏書是構成圖書館的基本要素之一,藏書建設質量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圖書館的管理能力、業(yè)務水平和工作成就的重要標志。職業(yè)學校圖書館不同于其他類型的圖書館,它的讀者群是教師和學生,他們大多需要與教學內容、課程安排、教學計劃密切聯系的圖書資料,以及某些相關的文獻資料。根據這個需求特點,我們就能劃定重點收藏范圍,通過對核心書刊的收集整理,建立起富有職業(yè)學校圖書館特色的藏書體系,我們可以按如下三個級別分別收藏圖書。
一級:完整級別。這一級別要求收藏全面、系統(tǒng),盡量不要遺漏。包括:職業(yè)學校各科科目、教學大綱、教學參考書和優(yōu)秀教師教案,具有階段意義的試卷以及有關教學研究的各類圖書資料。
二級:重點級別。這一級要求收藏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包括:配合課堂教學的補充材料、課外讀物、指導教學的有關的經典著作,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閱讀材料、文學作品以及相關的工具書。
三級:普通級別。這一級別要求收藏具有代表性、實用性。主要包括與教育科學密切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哲學及其它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著作與資料。
無論哪個級別的收藏,對復本的考慮應視教師用書與學生用書的不同情況而定。一般職業(yè)學校教師人數不多,有的身兼幾班,較少的復本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學生人數眾多,所需復本量大。
現代素質教育不再單純依靠書本這一傳統(tǒng)的知載體。為加強教學效果,更好地學習,應用現代科技知識,更多的學校已經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電化教學。這就要求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必須一改過去只收藏印刷型圖書資料的局面,擴大非印刷型資料收藏范圍,如視聽資料、縮微資料等。特別是近年來以磁、光介質為載體的電子型出版物已出現強勁的勢頭,而且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電子型文獻必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大量電子刊物的出現也是指日可待之事。因此不論是從文獻資源建設的需要講,還是從合理使用緊張的圖書經費,充分發(fā)揮現代化服務手段的作用講都需要充分重視電子型文獻資源的建設。從現在起,每年都必須從圖書經費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費用用于購置以光盤、磁盤為主的電子期刊和其它電子型出版物,有計劃地購置與學校的重點學科相關的期刊全文光盤,或者題名數據庫、文獻數據庫,以發(fā)揮現代化服務手段的優(yōu)勢。
2.開展用戶培訓,進行圖書館利用教育是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建設的關鍵
“授人與魚,足解一日之饑,授人與漁,足食終生之魚”。職業(yè)學校圖書館要有意識、有計劃地開展圖書利用教育,開設有關文獻檢索、圖書等課程,培養(yǎng)他們利用圖書館設施的習慣,訓練他們熟練掌握各類型圖書資料的檢索方法和技巧。提高他們對圖書館的認識和利用能力,讓圖書館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成為學生學習和工作的良師益友。
職業(yè)學校圖書館的用戶培訓工作,主要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了解圖書館這個機構及其作用;了解圖書館工作流程;熟悉館藏文獻及其檢索途徑,提高文獻檢索能力。目前,這項工作在西方以及發(fā)達國家教育界的位置日趨顯著。譬如:日本就特別強調普及圖書館啟蒙教育,美國、英國都紛紛在中學開設了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臺灣也自70年代末開始了有意識的圖書館教育。但是這方面工作在我國許多地方還有待于加強。
著眼于這一點,圖書館可以設想利用板報、墻報、定期或不定期講座等形式,簡要介紹本館建筑設施、藏書概況、提供有效利用館藏的各種方法,還可以通過書訊、新書介紹等形式,為人找書,為書找人;另外,編制各種目錄、索引、文摘等,讓讀者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地找到所需文獻,提高查全率與查準率。
圖書館在進行理論培訓的同時,還可以吸收部分有志于此的學生協(xié)助工作。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圖書館才會變被動為主動,使機構運行達到高速有效。
3.建立校際、區(qū)域性計算機協(xié)作網絡是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建設的發(fā)展趨勢
學校圖書館是教師、學生信息資源中心,學校圖書館受到規(guī)模、經費的限制,因此它所提供的書刊資料就不能完全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雖然近年來以計算機管理為代表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工作近年來發(fā)展極為迅猛,在許多方面促進了職業(yè)學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發(fā)展。據悉,江蘇省內一些重點職校在圖書管理工作中也陸續(xù)使用了計算機,使圖書的管理工作以及為教師和學生的服務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由于經費的不足,人才的短缺,以及固有觀念的影響,使圖書的現代化管理進程受到很大影響。這一現象在一些使用計算機管理圖書的職業(yè)學校圖書館表現最為突出。有的學校雖然經過努力,為圖書館配備了計算機,但由于經費等原因,尚未裝置適當的應用軟件,有的甚至因為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員而被擱置起來。因此,如何結合本身的實際情況,有效地加快圖書管理工作的現代化進程,使圖書館管理工作在為教師和學生的服務中盡快上水平、上檔次,是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在配置計算機后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培養(yǎng)懂專業(yè)、精通計算機的人才,是加快圖書管理現代化的基礎。
對職業(yè)學校圖書館來說,缺少高級的專門人才是由來已久的問題。因此,加速培養(yǎng)既懂專業(yè),又精通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是加快學校圖書館管理現代化進程的當務之急。解決的辦法,一是要設法引進,把那些具有一定圖書館學專業(yè)知識,能熟練地操作或掌握計算機技術,愿意為圖書館事業(yè)獻身的人員充實到圖書管理隊伍中來。二是重點培養(yǎng),可以采取辦培訓班的形式,首先使有關的管理人員能夠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并為一些年齡輕、愛學習、肯鉆研,有一定業(yè)務基礎的管理人員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重點培養(yǎng),使其盡快在計算機知識領域中有一定的造詣,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的專門技術。
(2)搞好系統(tǒng)軟件的配置,是實現圖書館管理工作現代化的關鍵。
計算機硬件的配置,是圖書館工作現代化的條件,但是,在硬件具備的前提下,只有搞好了系統(tǒng)軟件的配置,才能使計算機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選擇適宜的系統(tǒng)軟件,是文獻資源共享關鍵,系統(tǒng)軟件的配置應以引進經過實踐經驗考驗的較為成熟的軟件為好,要以性能的安全可靠、功能的完善合理為主要指標進行選擇,也必須考慮其在一定區(qū)域內的通用情況及引進后的服務工作,以保證在以后的文獻資源共享及軟件的升級換代與使用維護??紤]到以上這些因素,筆者認為可以在有條件的職業(yè)學校建立大型圖書館分館,分館將與江蘇省內的一些大型圖書館進行計算機聯網借閱。這樣將在我省形成以南京圖書館等大型圖書館為中心的區(qū)域化職業(yè)學校圖書館網絡。
(3)區(qū)域性的文獻資源共享,仍是職業(yè)學校圖書館目前追求的主要目標。
據了解,職業(yè)學校圖書館每年購買的中外文書刊數量基本相差不多。雖然多年來各圖書館及其協(xié)調機構都在試圖加強資源共享,但由于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管理體制上的條塊分割,己得利益的不均以及對別館館藏情況不了解等原因,使文獻資源共享還只能處于一種局部的、松散的、不很穩(wěn)定的合作狀態(tài)之中,館際間的文獻互借極為有限。
隨著圖書管理現代化的發(fā)展,特別是多媒體及現代通訊技術的引進,為各館間文獻資源的共享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計算機信息網終的建立徹底打破了區(qū)域及館際間的界限,使資源共享能夠成為現實。因此,對職業(yè)學校圖書館來說,開展地區(qū)型的館際協(xié)作仍然是目前切實可行的辦法之一。以通用的應用軟件,統(tǒng)一的著錄格式,相應的管理辦法和合理的利益分配,那么建立這種小區(qū)域的共享網絡應該是能夠實現的。
由于圖書館自動化、網終化以及信息資源的數字化、電子化,使信息資源的存貯、傳遞開發(fā)、利用等都發(fā)生了質的飛躍。協(xié)調與合作將是網終化大背景下職業(yè)學校圖書館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新形勢下,職業(yè)學校圖書館應從整體和全局的利益出發(fā),根據各自的收藏和服務特色,采用聯合采購、聯合存貯、聯合編目、聯合建庫、聯機檢索、資源共享等手段,更好地為學校師生服務。筆者相信,在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下,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定會蓬勃發(fā)展,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