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熙
[摘 要] 隱喻的形成往往反映著各民族的認知過程和特征,而這種認知過程和特征又與各民族長期形成的觀察和思維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本文通過對漢英語中與“頭”有關(guān)的概念隱喻及其常見表達的異同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英漢語中都存在著一個關(guān)于“頭”的復(fù)雜而有序的隱喻認知系統(tǒng)。從而揭示出隱藏在隱喻背后人類對客觀世界認知的相似性。
[關(guān)鍵詞] 頭;隱喻;空間隱喻;容器隱喻
一、引言
傳統(tǒng)修辭學(xué)把隱喻僅僅看作是一種語言修辭活動,而且主要局限在詞的層面,而非句子。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很多西方學(xué)者對隱喻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F(xiàn)代的認知語言學(xué)和心理學(xué)的研究表明,隱喻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方式。現(xiàn)在,隱喻研究者基本上都接受了這一觀點。
隱喻處處存在,它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是語言。語言中的隱喻正是這種認知活動的反映和手段。稍加留意,語言中隱喻俯拾皆是,如:鐵石心腸,柔情似水,心如止水,火中取栗,火上添油,門庭若市,咆哮如雷,輕如鴻毛,安如泰山,甘之如飴等。
人類認識周圍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領(lǐng)域,往往需要借助熟知的概念,借助熟知的概念系統(tǒng),并將此隱射到未知,形成了一個不同概念之間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認知方式。這些隱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為一個系統(tǒng)的、一致的整體,即隱喻概念體系,在人們認識客觀世界中起著主要的和決定性的作用。
在已知的世界里,人類最熟悉的莫過于自己的身體了,人類“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認知規(guī)律,決定了人體及其器官的隱喻在我們理解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如:頭、手、腳、面、嘴、眼睛等,它們本來是人體的一部分,當(dāng)人們將它們映射于人以外的事物時,就出現(xiàn)了隱喻的表達法,如“山腳”、“箭頭”、“桌面”、“針眼”、“頭條”、“腳注”等。身體可分為頭、腰、腳三部分,映射到一座山時,便有了“山頭”、“山腰”、“山腳”等隱喻表達方式。英語中也有類似的表達,如:the eye of a needle,the eye of a soul,the head of an arrow,foot of a mountain,arm of a chair,heart of a cabbage,legs of a table,footnote,headline,headmaster,bottleneck,the head of a hammer.等。
頭在人身體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本文通過對漢英語中與“頭”有關(guān)的概念隱喻及其常見表達的異同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英漢語中都存在著一個關(guān)于“頭”的復(fù)雜而有序的隱喻認知系統(tǒng)。從而揭示出隱藏在隱喻背后人類對客觀世界認知的相似性。
二、“頭”與head的隱喻分析
漢語“頭”和英語“head”的基本意義都一樣,都是指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部分。如:My head aches.我頭疼。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諺)“寧為雞口,毋為牛后”。from head to foot從頭到腳等。其他所有的隱喻意義都是從這個基本意義引申出來的。
隱喻是從一個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稱認知域(cognitive domain)向另一個概念域或認知域的結(jié)構(gòu)映射,即從“始發(fā)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1、“頭”投射到具體事物的領(lǐng)域
(1)側(cè)重于兩者之間部位對應(yīng)、形狀結(jié)構(gòu)相似的投射,“頭”最早被用來指稱具體物體或東西的相似部位。以“頭”為始源域投射到其它具體事物的概念域,如英語中有the head of an arrow;the head of a mountain,the head of a horse,the head of a column,a flower head,the head of a ladder,the head of a letter,the head of a match等;漢語中則有“箭頭”、“山頭”、“褲頭”、“車頭”、“馬頭”、“床頭”、“針頭”、“線頭”、“村頭”、“爐頭”、“竿頭”、“槍頭”、“墻頭”、“信頭”、“火柴頭”、“煙頭”、“街頭”、“尺頭”、“橋頭”、“筆頭”等等。
(2)有許多關(guān)于“頭”的隱喻在根據(jù)喻體與本體的形狀結(jié)構(gòu)相似的同時,也兼顧并側(cè)重兩者功能上的相似性。側(cè)重于兩者之間功能相似性的投射,由于頭在人體中是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漢語中有“首席”,“政府首腦”、“首頁”、“頭牌”、“頭兒”、“工頭”、“頭等”、“頭領(lǐng)”、“頭羊”、“領(lǐng)頭”、“首都”等詞來指示重要的事物,英語中就有the head of a table,the head of a corporation,headmaster,head-page,headword等。又由于大腦與頭部唇齒相依,而大腦又是人類思維器官,于是漢語通常用“有頭腦”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好;英語中則有:a clear head,a cool head,a good head,a wooden head等。
(3)“頭”與人身體器官的互相投射。漢語中有“眉頭”、“鼻頭”、“心頭”、“手頭”、“額頭”、“肩頭”、“腳指頭”、“舌頭”、“骨頭”等詞。而英語中的head就沒有相應(yīng)的投射。這大概與漢語中的“頭”意義虛化常常被用作詞綴有關(guān),頭還可以被用做動詞,形容詞和方位詞的后綴,但其意義具體是如何演變的,有待于進一步考察。
2、以與“頭”有關(guān)的人體動作行為為源域來映射人的情感體驗或是性格特征
英語中有bring sth.to a head(使到攤牌的地步),lose head(失去冷靜),head over heel(完全地),put heads together(集思廣益),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逃避困難),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勉強糊口),above sb.'s head(超過某人的理解力),head to(前進),hold one's head high(趾高氣揚)等;漢語中就有“到頭”、“埋頭”“點頭”、“垂頭”、“牽頭”、“碰頭”“出頭”、“回頭”、“搖頭”、“分頭行動”、“昂首”等。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英語和漢語的目標域和源域不盡相同。
3、“頭”的容器隱喻
前面已經(jīng)提過,頭與大腦密不可分,大腦的習(xí)得功能賦予了頭容器的隱喻。頭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容器,儲存和反饋各種信息和知識。如:英語中有put sth.out of sb.'s head(使某人忘記某事),get sth.out of sb.'s head(使某人忘記某事),come into one's head(想到某事),enter one's head(出現(xiàn)腦際),get...into one's head(憑空想到),get through one's head(明白過來),go out of one's head(失去理智)等;漢語中則有“學(xué)到”、“他腦袋里有很多鬼點子”、“想出”、“往事重現(xiàn)在他的頭腦里”等相關(guān)的表達。
4、“頭”的空間隱喻
方位隱喻指參照空間方位而組建的一系列隱喻概念。人們將上一下,前一后,深一淺,中心一邊緣等這些具體的概念投射于情緒、身體狀況、數(shù)量、社會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形成一些用方位詞語表達抽象概念的語言表達。由于“頭”位于人體的最高位置,當(dāng)這一位置概念被投射到社會地位這一抽象概念時,“頭”可以喻指各種各樣地位較高的人物。如:漢語中有“頭頭”、“頭目”,“首領(lǐng)”、“首長”、“元首”、“首腦”等。英語中則可以直接用head指代各種社會地位高的人物。
由于“頭”位于人體的一端,這一位置概念投射到抽象的事物,“頭”有很豐富的隱喻。在漢語中,“頭”可以指事情的終點、起點如:開頭、盡頭、一年到頭等;“頭”也可以指物體的殘余部分,如零頭、布頭、煙頭、鉛筆頭等;“頭”還可以指事情的某一個方面,如分頭行動、心掛兩頭等。但是,在英語中就沒有相應(yīng)的隱喻。又由于頭在動物身體的最前部,我們把這一概念隱喻性地用于抽象的概念,就產(chǎn)生了用“頭”來表達第一的、開初的概念的用法。如:頭號、頭等、頭排、頭天等,把“頭”用在數(shù)量詞前面,還可以表示次序在前的,如:頭兩月、頭一遍、頭幾輛等。英語中則有the head name on the list(單子上的第一個名字)等相應(yīng)的用法。但英語里不可以把head放在數(shù)量詞的前面來表示次序在前。
除了以上提到的隱喻,漢英語中都可以用“頭”來做量詞,如:漢語中的一頭牛、三頭蒜、幾頭豬和英語中的20 head of cattle(二十頭牛),10 head ofpig等。由于英語的形態(tài)變化比較豐富,英語中的head還可以直接用作動詞,表示“向著一定的方向”前進的意思。
總的看來,人類的認知和信息處理機制有共性,這是隱喻思維之共性的基礎(chǔ),英語和漢語中的某些概念隱喻的相似現(xiàn)象是人類認知共性的反映和體現(xiàn)。當(dāng)然,從“頭”的個案分析來看,英漢語言之間關(guān)于“頭”的隱喻也存在一些小的差異,這些差異往往是由文化心理的差異造成的。
[參考文獻]
[1] 齊振海.覃修貴.“心”隱喻詞語的范疇化研究.外語研究,2004年(6).
[2] 王文斌.論漢語“心”的空間隱喻的結(jié)構(gòu)化.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1,(1).
[3] 束定芳.論隱喻的運作機制.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2(2).
[4] 束定芳.隱喻學(xué)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 束定芳.語言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xué)論文精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范熙(1983-)女,主要從事應(yīng)用語言學(xué)和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