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維成
課堂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提問應更加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要成為學生積極思維的引導者,探求知識奧秘的引路人.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有效的提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啟發(fā)學生更深刻地思考問題.另外,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也能夠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反之,如果教師課堂提問的內(nèi)容、方法不合適,教學效果就會事與愿違.因此,我們有必要反思日常的課堂提問,篩選最佳提問方式,總結(jié)最有效的提問策略.
一、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提問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作為師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但在有些課堂上,由于教師不注意提問的語言、方式等,出現(xiàn)了許多無效提問,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影響了教學效果.例如:
1.教師提出的問題知識記憶型的多而理解分析型的少.知識記憶型問題的答案唯一(或?qū)蝈e),缺乏學生思維的再加工.這樣的課堂表面熱熱鬧鬧,師生互動頻繁,但實際上并沒有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效果.
2.沒有注意到提問的公平性和隨機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幾乎每次都習慣性地叫同樣的一些學生回答問題;或者總提問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希望從他們那里馬上得到想要的答案;提問男生的次數(shù)比提問女生的更多等等.這樣的提問無形中將課堂中的大量學生排斥在外.
3.“滿堂問”現(xiàn)象仍然存在.有的教師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事無巨細,提問太多太雜,不但繁瑣費時,沒有體現(xiàn)教學的重難點,而且減少了學生課堂思考、練習的時間.學生忙于應付各種問題,不能體會問題的實質(zhì),教學效率低下.
4.忽視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回答,有的教師只作簡單的對錯的判斷,或者不置可否,直接講解給出答案.缺乏課堂提問的評價,導致課堂提問的效果不佳,不能達到激活學生思維的作用.
5.提問的語言不夠精煉.有的教師課前沒有精心準備,問題闡述不清,使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題意.還有的教師語言生硬,居高臨下,造成學生不愿和老師交流,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二、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提問的策略是指能夠促進有效提問的方法和技巧.要使課堂提問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率,需要教師不斷實踐,總結(jié)出更多的有效提問的策略.
1.設計出切合實際的提問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
設計的問題應難易適中.要考慮到所提出的問題與學生接受能力的關系,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將其分成幾個梯度,層層設問,步步深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例如,學習“楞次定律”時,學生對“阻礙”含義的理解是本節(jié)的難點.為此,教學中可以將這個難題設計成幾個梯度進行提問:(1)閉合回路中原磁場方向如何?(2)閉合回路中原磁場的磁通量如何變化?(3)閉合回路中原磁場的磁通量增加時,感生電流產(chǎn)生的磁場方向如何?減少時又如何呢?通過討論、演示,使學生認識到“兩磁場方向具有‘增反減同的規(guī)律”.
2.提問要面對全體學生,注重提問的公平性
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問題的回答,體驗參與和獲得成功帶來的愉悅.教學中,對于只有一個答案,且答案內(nèi)容很短的問題,可以向?qū)W生群體提問,這樣可以吸引全體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在向?qū)W生個體提問時,應注意提問對象的差異性,具體來說,向?qū)W習能力強的學生可提難度較大的問題,向?qū)W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可提中等難度的問題,而向?qū)W習能力弱的學生則可提較容易的問題.這樣可以使所有學生的思維都能得到相應的訓練和發(fā)展.
3.稍等片刻——提問的時機要合適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師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課堂提問的最佳時機.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tài)時提出相應的問題.物理課堂提問只有具備一定的高度,讓學生進行適當思考,才能體現(xiàn)提問的價值.因此在問題提出后,教師應稍等片刻,促使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活動.切忌提出問題后,就匆匆讓學生回答或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在較難的問題回答之后,也應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理解,消化.
4.課堂提問的語言和方式應有利于師生交流
課堂提問實質(zhì)上是師生之間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渠道.有效的課堂提問就是師生在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環(huán)境下所進行的交流.因此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方式,要讓學生樂意接受,如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有感情、切勿簡單生硬,粗暴訓斥.教師在提問時要積極營造寬松的氛圍,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要學會傾聽,提問后要耐心地傾聽學生發(fā)言,對學生的回答要勤激勵、多肯定.
參考文獻:
[1]陳建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4):86.
[2]沈建紅,酈群.如何提高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學數(shù)學研究,2007(7).
[3]劉晶.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D].2008.4.
(責任編輯: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