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琴
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動機現(xiàn)實生活中,家長們要求孩子學琴的動機可謂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的夢想著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名專業(yè)演奏員、二胡名家;有的希望能借此讓孩子增加一技之長,以便在以后升學、就業(yè)時多一個競爭的砝碼;有的寄托了自身未了的情結愿望,渴望孩子能彌補遺憾;有的出于幫助孩子塑造個性、磨練耐心、開發(fā)智力的目的;有的則純粹是盲目跟風,覺得人家都在學,自家不學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與此相對應,在對孩子學琴的具體要求和方式上,也往往大相徑庭:前兩者一般都是對孩子高壓嚴逼,勢同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不容半點懈??;后兩者則通常持有反正學著也是玩玩的態(tài)度,即使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也放任自流,不聞不問。這些情形對于幼兒的二胡入門學習都是不可取的。前者極易引起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厭學、逆反、受挫情緒,嚴重者甚至一生都會留有心理陰影,后者往往會助長孩子的游戲心態(tài)和不良學習習慣,滋生拈輕怕重的惡習。因此,幼兒二胡啟蒙的第一課,首先必須是家長們樹立好正確心態(tài)。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二胡具有系統(tǒng)而又復雜的練習技巧和表現(xiàn)方式,學琴、練琴是一個枯燥艱難的過程,僅憑一時的熱情和沖動,或者是一廂情愿的苛求,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不管出于何種愿望,都應切實尊重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客觀的教學規(guī)律,以科學的心態(tài)和方式,使孩子的二胡啟蒙學習從一開始,就成為一個讓孩子接受美的熏陶、學習基本演奏技能、提高智商情商,甚至真正是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天才的愉快過程。做好必要的相關準備首先要選擇適當年齡,如果培養(yǎng)孩子走專業(yè)的道路,學齡選擇在3歲~7歲,所謂“童子功”也就是在這一年齡孕育而出的。而僅是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其他為目的,則可適當推后,5歲~8歲從理解力和控制力方面都達到了學習二胡的最佳時期。10歲以后的學習,從打好基本功方面來講,就不太那么容易了。父母可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學習目標、性格特點進行學習時間的選擇;其次要潛移默化培養(yǎng)興趣。家長要自然地表現(xiàn)出對二胡音樂的喜愛,在家庭休閑、用餐時可播放輕松愉快的二胡音樂小品,介紹一些二胡的發(fā)展歷史、發(fā)音結構、演奏名家等相關知識背景,調(diào)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避免在家長和孩子都一點不了解二胡這門樂器的情況下,突然決定報班上課。最好在正式學琴之前,與孩子進行一次認真的交談,把學琴的意義給孩子說明,給孩子打好心理“預防針”,切忌盲目跟風、倉促上陣。沒有預熱階段,在練習的過程中碰到困難,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第三要合理制定學琴計劃。家長一定要做好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心理準備,應根據(jù)家長自身的工作時間、孩子課余時間等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學琴時間,避免經(jīng)常更改學琴、練琴的時間段。在正式開始學琴之前,應與二胡教師進行一次充分的溝通,把孩子的個性特點、學習目的與教師進行交流,以利因材施教,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另外要營造良好練琴環(huán)境。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孩子練琴的環(huán)境應該干凈、整潔、安靜,避免吵鬧和易受打擾。周圍不應放置玩具、食品等物品,以免孩子練琴時分散注意力。確立合理的角色定位幼兒二胡的啟蒙階段,家長僅僅提供了經(jīng)濟和物質上的幫助是遠遠不夠的。幼兒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家長的作用是利用成人對事物的觀察、分析和理解能力,主動當好教師的得力助手和孩子學琴最認真的輔導員,使教與學能夠達到有機的配合。陪孩子學琴的人員應固定,在教師講解時認真聽講,記好筆記,消化教師的教學意圖?;丶揖毲贂r,根據(jù)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對孩子進行耐心正確的幫助和輔導。每次上好課,家長都應對教師提出的要求給予孩子及時的提醒。每次練完琴,家長都應及時對孩子的練習情況進行評價和提出要求。切忌兩種角色誤區(qū),一是“錯位”,只充當一個嚴厲的“監(jiān)工”,如果一味叫孩子“再來一遍”,自己對二胡這門樂器確沒有一點了解,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是什么,難度有多大都不知道,或者連基本的音符、記號都不認識。只會用“快練,練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等來威脅孩子,將易使孩子產(chǎn)生反感情緒,逐漸對二胡敬而遠之。二是“缺位”,抱著教學是教師的事或者反正讓孩子學著玩的想法,只當“甩手掌柜”。實際上,不管抱有怎樣的目的,從學琴的啟蒙來講,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一樣的。為什么?因為音樂是有細致要求的,亦是有嚴格標準的。學習目標的不同僅是體現(xiàn)在所練習曲子量上多和少的區(qū)別以及曲子難易程度上深和淺的不同。不少家長誤解為走專業(yè)音樂道路的學習要求就需高的多,而僅以興趣愛好及其他為目的的就可以要求低一些。殊不知,即使對于一首很簡單的樂曲,音樂所具備的要素:音準,節(jié)奏,音色和表現(xiàn)力都是有一定要求的。音樂的美是摻不了假的,而對音樂的審美,也不容打半點折扣。教師和欣賞者都不會允許啟蒙之初,學生對音樂有敷衍了事、將就就可以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否激發(fā)、培養(yǎng)、鞏固好孩子的學琴興趣,是關系到孩子學琴啟蒙成敗的關鍵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基石,定時,定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激勵式學習是形成良好開端的必要條件。在教材的安排上,宜選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樂曲,由兒歌改編的樂曲或是節(jié)奏明快的練習曲。在練琴時間的分配上,可以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年齡來安排。4、5歲時能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時間一般在15分鐘左右,在學琴初期可進行分時段練習。如果孩子練琴時的注意力很集中,可以把這次的時間適當延長,如果不太專心,可休息一下再練。應根據(jù)幼兒心理特點,妥善安排練習內(nèi)容,在進行某個目的訓練后,可換成新內(nèi)容,這有助于保持孩子注意力集中,也可防止枯燥無味的練習使孩子失去興趣。但切記不要在增加新內(nèi)容的同時,讓孩子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每次練琴能達到一兩個目標,已經(jīng)很不簡單了,應及時給予鼓勵。多夸獎,少埋怨,有機會經(jīng)常帶孩子聆聽同行的演奏,或觀看音樂會,參加表演等等,這些都有利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