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良
近幾年來,山東省壽光市為適應市場需求,在日光溫室內通過有機生態(tài)型無土(基質)栽培、滴灌、增施二氧化碳氣肥、病蟲害生物防治等綜合技術措施種植茄子,生產出的無公害茄子,頗受市場歡迎,經濟效益十分顯著?,F將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一、品種選擇應針對當地或銷售地居民的消費習慣,選用適合日光溫室栽培的耐低溫、弱光、抗病蟲、優(yōu)質、豐產、適應性強的專用品種。1黑麗人長茄屬早中熟雜交一代茄子品種。生長強健,分枝力強,坐果率高,果實生長速度快。果實呈直棒狀,果長25~30厘米,橫徑7厘米左右,平均單果重400克左右,果色紫黑油亮,無青頭頂、無陰陽面,畸形果少,耐運輸,商品性好,貨架期長。耐低溫,低溫苗下座果能力明顯強于同類產品,耐黃萎病,耐弱光,產量高,畝產可達20噸。2布利塔從荷蘭瑞克斯旺公司引進。屬長茄類型。植株開展度大,花萼小,葉片中等,無刺,早熟,豐產性好,生長速度快,采收期長。果實長形,平均果長25~35厘米,直徑6~8厘米,單果重400~450克,果實紫黑色,綠把,綠萼,質地光滑油亮,比重大,味道鮮美。貨架壽命長,商業(yè)價值高。畝產18噸以上。適應于冬暖大棚冬春和早春茬種植。3月神從法國威邁種子公司引進。植株生長旺盛,開展度大,花萼小,葉片中等大小,早熟,豐產性好,生長速度快,采收期長。果實長形,平均果長30~35厘米,直徑4~6厘米,單果重250~300克,果實紫黑色,綠把,綠萼,質地光滑油亮,比重大,味道鮮美。貨架壽命長。適應于冬季冬暖大棚和早春保護地種植。4快圓茄系由天津市優(yōu)良農家品種經提純、選育而成的早熟品種。株高50~60厘米,開展度較小,莖綠紫色,葉綠色,葉柄及脈淺綠色。門茄多生于6~7節(jié)。果實圓球形稍扁,直徑10厘米左右,果皮深紫色,有光澤,單果重約500克。耐寒,果肉細而緊,品質和外觀均佳。適于保護地早春栽培。5博尼卡從荷蘭安莎種子公司引進。雜交一代極早熟品種。植株高大旺盛,株型緊湊,生長勢強,葉片肥大濃綠,莖桿較粗壯?;ǘ啵芰娗易菀?,豐產性好。果實呈橢圓形,平均果長16厘米,直徑約10厘米。果實紫黑色,光澤亮麗,果柄及萼片呈綠色,果肉緊實,耐貯運,貨架期長。該品種耐熱性、抗病性強,適合露地栽培或在遮蔭蔽雨秋延后的保護地栽培。適應于冬暖大棚秋冬、早春茬種植。二、栽培季節(jié)及茬口可在早春、秋延后、冬春栽培。早春茬1 2月上旬至1月上旬育苗,2月上旬至3月上旬定植,秋延后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下旬定植,冬春茬10月下旬育苗,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定植。三、培育壯苗可采用無土穴盤法育苗,以克服土傳病害。育苗基質以草炭和蛭石按體積比2:1的比例混合,再在1立方米混合基質中配入10公斤烘干雞糞,混合均勻?;|澆透水,待水下滲后播種,每穴1粒,干籽直播,播后覆蓋0.5厘米厚的育苗基質。苗盤要保持濕潤。無公害生產要求在茄子生長期間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化學物質,因此必須加強苗期溫度管理,為以后多產生長柱花打好基礎,從而減少化學激素的用量。播種后出苗前溫度為25~30℃,出苗率80%時開始降溫,白天保持18~22℃、夜間12~13℃,經10天適當提溫,白天25℃左右、夜間14~16℃;在定植前10天進行低溫煉苗,白天20℃左右、夜間由15℃逐步降到10~12℃。有條件的地區(qū)可選用對根結線蟲、黃萎病高抗的野生茄子托魯巴蘭作砧木進行嫁接育苗。采用嫁接育苗時托魯巴蘭應比接穗早播種25~30天。四、定植長出3~4片真葉即可出盤定植,苗齡40~60天。定植前整地,按南北向挖栽培槽,內徑寬0.48米、深0.15米、槽間距0.5米。槽底鋪一層塑料薄膜與土壤隔離,槽中裝填基質2~3立方米,基質配比為草碳:爐渣4:6。裝槽之前每立方米基質需另拌入10公斤烘干雞糞、1.5公斤15:15:15氮磷鉀復合肥。定植前2-3天棚室消毒,每立方米用硫磺4克、百菌清1克、鋸末8克,放在容器內,于晚上點燃,密閉熏煙一晝夜,然后放風。將栽培基質翻勻接平,并澆1次水,使基質充分吸水,水滲后按每槽2行扒坑定植,使基質略高于苗坨,株距30厘米,每畝定植3000株,栽后澆小水。五、定植后管理1溫度和光照管理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在15℃~18℃,不得低于10℃,地溫應保持15℃以上,寒冷的季節(jié)不低于13℃。深冬寒冷季節(jié)如果溫度過低,應采取臨時加溫措施補溫。盡量增加光照時間,保持薄膜清潔,并在溫室后墻張掛反光幕。陰天時也要揭開草苫見光。2放風管理緩苗期間,室內溫度達不到35℃時不必放風,超過35℃時開始放風,當溫度降到25℃時閉風。緩苗后要保證室內適宜的溫度,當溫度達30℃以上時開始放風,降到25℃時閉風。深冬季節(jié)外界氣溫較低時,放頂風,放風量要小,時間要短: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再放腰風(扒縫放風),且逐漸加大放風量,適當延長放風時間,外溫繼續(xù)升高時,把后墻風口打開,放過堂風;最后放底腳風。陰天放風量要小些,放風時間短些,晴天放風量要大些,時間延長。3肥水管理定植后一般5天澆一次水,保持裉際基質濕潤。坐果后勤澆,一般晴天每天澆一次,時間為30分鐘。陰天可視具體情況少澆或不澆。澆水采用貯水池自然壓力滴灌,以單棚室建立獨立的貯水池,池長4米、寬1.5米、高2米,池底面應高出地平面0.5米。為防止遮蔭和占用過多的種植面積,水池應沿溫室山墻建造。室內主管道及栽培槽內的滴灌帶均可用塑料管,每槽鋪設兩條滴管,并在滴管帶上覆一層0.1毫米厚的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噴及蒸發(fā)。茄子屬喜肥作物,適時追肥非常必要。在底肥施足的情況下,定植后到門茄“瞪眼”前不需追肥,門茄“瞪眼”后開始追肥,每10~15天一次。每立方米基質每次追肥量為;1.5公斤消毒雞糞加0.5公斤復合肥。肥料應均勻撒在離根5厘米處,可隨水滲入基質中。坐果后增施CO2,早晨揭苫30分鐘后開始施放CO2,晴天持續(xù)施放2小時以上并維持較高濃度,至通風前1小時停止,陰雨無日光天氣應停止施放。為降低果實中硝酸鹽含量,應加強結果盛期至采收前這一階段CO2氣肥的施用。4植株調整早熟品種植株矮小,栽培密度相對大些,一般用三干整枝法,即對茄以上留3個枝,每枝留1個果,其余的側枝全部打掉;中晚熟品種,植株長勢強,多采用雙干整枝法整枝。即對茄以上留2個枝干,每個枝留1個茄子,每層留2個茄子。當外界氣溫升高、晝夜通風后,可以留3個枝,留3個或5個茄子,在頂茄上留2~3片葉打尖。所留的3個茄子是指1個門茄、2個對茄,5個茄子是指1個門茄、2個對茄、2個四母斗茄。六、病蟲害防治茄子的病蟲害主要是綿疫病、褐紋病、蚜蟲、白粉虱、茶黃螨等。以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采用化學防治時,選擇低毒低殘留農藥,并注意安全使用間隔期,確保產品不受農藥污染。1綿疫病發(fā)病初期可用77%可殺得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7天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2褐紋病發(fā)病初期可用75%N菌清500倍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防治,隔5~7天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3蚜蟲及白粉虱在通風口處用尼龍網紗罩住阻蟲:利用蚜蟲、白粉虱對黃色的趨光性,在田間懸掛黃色捕蟲板(40厘米×40厘米)進行誘殺。黃色板涂上黃漆和機油,掛在行間高出植株頂部,每畝30~40塊,7~10天重涂一次機油和黃漆,防治效果達80~90%: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麗蚜小蜂進行生物防治。當茄子平均每株有白粉虱0.5~1頭時,釋放麗蚜小蜂2800頭/畝,每7~10天一次,共2次;80%敵敵畏每畝250克,拌上木粉暗火熏殺。也可用辟蚜霧1000倍液噴霧防治。4茶黃螨發(fā)生初期,可使用20%復方瀏陽霉素1000倍液或73%克螨特1000倍液防治,7天1次,連噴2~3次。七、采收當果實充分長大,有光澤,近萼片邊沿的果皮變白或變淺紫色時,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