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珊
摘要: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有意識地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能使學生感受到美和體會到滿足的教學手段去設計教學的全過程,去誘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本文將從導入和課堂設計兩個方面探討英語教學的藝術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4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0087-01
英語教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所謂的教學藝術就是教師有意識地通過聲音、圖片、形象、表演和活動等一系列能使學生感受到美和體會到滿足的教學手段去設計教學的全過程,去誘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藝術是一門較復雜、難于把握的綜合藝術。與其他形式的藝術相比,它注重于對藝術創(chuàng)造性這一本質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英語教師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懂得藝術,必須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這樣他才能創(chuàng)設藝術的教學環(huán)境、使用藝術的教學手段和采取藝術的教學態(tài)度。
一、導入的藝術
良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調動學生的情緒,為課堂的發(fā)展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課堂導入可以是一段笑話,一個游戲或相關資料片、圖片等。總之,你的導人要注重審美性、形象性、娛樂性等,讓學生在獲得藝術的愉悅體驗的同時。自然合理地引出你要講的課題。一次口語課上,我先通過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捂住頭好像很疼的樣子,然后在黑板上寫出身體各部位疼痛如何表達,接著請學生兩人為一組,一個表演,一個猜,限時一分鐘,猜得最多的組獲得加分。通過這個練習,學生記住了如何表達各種疼痛,而且學生們有趣的表演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又加深了對單詞的印象。
另一方面,課堂里“玩”也始終有一個度,換一種說法也就是玩也玩得有藝術,這里,學生的玩就是參與。請記住沛西能的話:“解決教育上極大多數實際問題的鑰匙在于了解游戲?!?/p>
二、課堂設計的藝術性
教學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藝術參與性和愉悅性,教師即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設計者,也是學生參與行為的欣賞者,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中,既獲得了參與的樂趣,藝術審美的愉悅體驗同時也掌握了教學內容。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人為你的整個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開了一個好頭。但要想讓你的英語課堂更富有藝術感染力,必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學生的需求,英語基礎,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興趣來設計課堂,讓學生在感受到美,體會到滿足的同時,達到教學目的。
筆者記得一次口語課的話題是中國名勝古跡(chinese attrac-tions)。學生大多對旅游英文詞語不熟悉,對于景點的英文表達不了解,如果一上課就讓學生做對話練習,效果不會太理想,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兩項任務。
任務一:我是小老師,我是同聲傳譯員。具體操作方法:課前搜集了我國五處名勝古跡(長城,故宮,秦始皇陵,承德避暑山莊和麗江古城)的英文簡介。課上先將全班同學分成五個組,通過抽簽的方式選擇一處名勝古跡,五分鐘小組討論,解釋生詞并將句子翻譯成漢語。準備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然后每組請三位同學進行小組展示:一位是小老師,向我們介紹生詞和這個景點的英文表達;另外兩位同學介紹景點,一位說英文,一位說中文;之后,三位同學就剛才介紹的內容可以向全班提三個問題。整個活動中學生們積極踴躍,在五分鐘的時間內就掌握了如何用英文介紹一個景點,同時了解了五處名勝古跡的英文表達。為下個環(huán)節(jié)打好基礎。
任務二:旅游景點角色扮演。假設各組同學現在置身在選擇的景點,一位是導游,一位是翻譯,兩位外國游客正在游覽,根據所給的景點簡介進行角色表演。十分鐘的準備時間,學生們都積極準備起來,一個個有趣的點子不時冒出來,會動的兵馬俑,和納西人照相,參觀皇帝的衛(wèi)生間…由于各自的生活經歷、性格、英語基礎不同,每個學生表演出來的內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組搞笑幽默,有的組嚴肅認真,同時我也作為一個角色參與,引導學生把教學的重點難點應用到表演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注意力更加集中??傊ㄟ^對課堂內容的精心設計,對話和表演巧妙結合,很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刺激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心情舒暢,興趣盎然。
最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都應處于一種愉快的狀態(tài)。如果師生有一方沒能進入狀態(tài),如興致勃勃的教師因教學不得法而無法調動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或對英語具有濃厚興趣而情緒高昂的學生面對的是一位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的老師,教學過程也就不可能具有愉悅性特征,同時也不能刺激同學積極參與。因此,師生情感的共鳴即是創(chuàng)造教學過程愉悅性的前提條件,也是教學過程具有愉悅性的標志之。也只有在這樣的師生情感融合的課堂氣氛里,學生才能真正的據有和保持教學藝術所給予他們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