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長假過后,開學第一天,照例是打掃衛(wèi)生。我班的清潔區(qū)在操場,隔了一個假期,現(xiàn)在成了草場,除草任務(wù)非常艱巨??粗鴰讉€用鋤頭的大個子累得滿頭大汗,我抓過其中一把,賣力地干起來。
旁邊一個拔草的女生小聲說:“咱們老師真勤快!”我停下問何以見得,女孩靦腆的說:“老師,你能親自參加勞動,我們很佩服!”我笑著說:“難道我不是咱們集體的一員嗎?”孩子們都笑了,干得更有勁了!這次勞動,我班第一個完成任務(wù),并且“質(zhì)量非常高”。
事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教育不能光靠命令式的聽覺刺激,更要靠眼見為實的視覺去感召。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只有走在孩子前面,才能讓他們看得見,才能讓他們心悅誠服地跟著去做。
于是,在以后的教學生活里,我總要求自己走在孩子前面:
要求孩子們作業(yè)書寫工整,我在板書、批改時也做到橫平豎直,一筆一劃,時間再緊也不龍飛鳳舞,馬馬虎虎;
要求孩子們集會時做到“快靜齊”,表情專注,精神振奮,我一聽到集合鈴響,就很快趕到集合點,集會時從不與同事交談;
要求孩子們早讀時認真讀書,我也不再忙于當“巡查員”,而是捧起書,和孩子們一起讀課文、背唐詩;
……
久而久之,因為有我的參與,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感到熱情高漲,我的建議和要求他們都樂于接受。班務(wù)工作、教學工作開展起來得心應手,這更堅定了自己的理念:做孩子們的表率,走在孩子們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