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素質提出很多要求,其中最基本的一項就是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fā)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習慣是人們心理內部的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亞里士多德認為“習慣是第二天性”,培根認為“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有助于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發(fā)展智力,并對日后產生積極的影響,受益終生。下而我就職業(yè)中學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生的現(xiàn)狀
作為一名在職業(yè)中學從教十年的教師,我認為目前職校學生的學習習慣急待培養(yǎng)。
我佼學生的來源多數(shù)為本縣的學生,而且是全縣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成績居于下游的學生,這些學生長期學習不佳,基礎薄弱,造成一種習慣性的學習適應不良。入校后缺乏學習動力,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總的來說,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習慣,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根本沒有學習的習慣,更別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
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分析學生在課堂及課后的表現(xiàn),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1、 培養(yǎng)“聽”的習慣
會聽課是會學習的一個重要標志,聽課效果好是學習質量高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學生首先要會聽課。
“聽”,一是在課堂上的聽。聽課時要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師的講解思路,聽重點,聽難點;二是對教師課后要求要“聽”,這樣才能避免課后學習時的盲目性。
2、 培養(yǎng)“記”的習慣
“記”,一是指記筆記。俗話說“筆記使人準確”、“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由此可見“記筆記”的重要性與好處。記好筆記,有助于我們理清每節(jié)所學知識,明確教師所講的重點、難點及其思路,有助于我們課后的復習,能幫助我們避免“堂上聽得明,下堂就糊涂”的情況。整理好的筆記不僅是復習鞏固的重要資料,更是以后不斷溫習、思維出現(xiàn)靈感的源泉。
二是指記憶。俗話說“記憶是理解的基礎,理解是運用的前提”,從中可以看出,記憶的重要性。很多題目不會解,追根溯源是我們沒有記準知識點,想用卻無東西可用。
3、 培養(yǎng)“讀”的習慣
教科書是學生學習之本,是學生在學習全過程的任何階段都必須重視的最重要的學習資料。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讀”的習慣。
“讀”,一要課前讀,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要弄清“是什么”,還要弄清“為什么”,將尚未真正搞懂的內容,反復咀嚼、思考,仔細琢磨體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思路,做到有準備地聽課;二是課上讀,有助于理解教師所講,理清自己的思路,同時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三是課后讀,主要就是鞏固所學,以使學有所獲。
除了讀教科書,還要讓學生讀必要的參考書,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過讓學生做參考書上的典型題目,學會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4、 培養(yǎng)“問”的習慣
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學貴有疑?!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閱讀產生疑問之時,正是他們積極參與學習、認真思考、主動探究、使思維向深入發(fā)展之際。因此,訓練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重要手段。另外,應培養(yǎng)學生“善問”的精神?!秾W記》上早有論述:“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之?!笨梢?只有“善問”,課堂氣氛才會活躍,學生的思維才能激活,也只有“善問”,他們才能體驗到由“問”所帶來的交流之樂,才能真正把問題轉化為知識與能力的紐帶。
5、 培養(yǎng)“做”的習慣
“做”,主要是指做作業(yè)。作業(yè)的基本功能是促進學生消化與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作業(yè)都是對學生的審題與解題能力、記憶能力、學習態(tài)度一學習效果的一次檢驗。
目前許多學生不做作業(yè),或者做了但是進行抄襲。培養(yǎng)學生“做”的習慣,主是是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要讓學生做好做作業(yè)的準備,再審題、做題,然后還要檢查、反思與總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學,并能對知識舉一反三,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常言說,“知易行難”,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著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好的學習習慣的強大力量下學習學習,熱愛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3,總主編:劉芳
2 《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6,主編:續(xù)梅
3 《新課程怎樣教》,沈陽出版社,2002.12,主編:吳效峰
4 《教師角色調適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總主編:劉振懷
5 《教師的使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8.4,主編:吳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