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昕
俗語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經常是這樣的情況:課堂上,老師不停地灌,學生不停地寫,看似知識的種子傳播了下去,但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心態(tài)致使種子不一定能發(fā)芽.因此,心理層面關注的缺失,導致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只是高高在上的學習上的師長,并不是生活、心理上的完全可信賴之人.如何讓學生從心理上親近老師,親近這個學科,從而心甘情愿地為這門功課奉獻自己的熱情和努力,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話題.
一、信其道,才能親其師
1.講好課是第一步
沒有學生愿意親近講課不好的老師.一個老師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學生和老師彼此之間還是陌生的,要使學生愿意親近老師,即便一個具有絕世容顏的外表也不能帶來持久的親近,而通過合理的教學內容設計,有效的語言表達,全方位的師生互動,最終可達到班級絕大多數同學跟著你的思維,融入到你營造的課堂情境,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并能消化你所講的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只要能聽懂,還是非常樂意拿出他們的熱情來學習的.當學生喜歡聽你的課,把學習不再當成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挑戰(zhàn)的時候,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親其師,也會信其道.反之學生拿到一道題,除了茫然還是茫然,那么他們很有可能會知難而退,選擇放棄.但如果他上課聽得很明白,自然就會樂于嘗試將上課學到的東西拿來實踐.
2.把簡單的傳道變成“津津樂道”
我認為數學知識中的每個板塊的開頭教育是很重要的.如立體幾何部分,一部分同學還沒學到這的時候,便憧憬著立體幾何會多么的有意思.如果教師抓住這種心理,在第一節(jié)課的設計上下一番工夫,盡可能在第一節(jié)課中讓他感受到立體幾何的魅力,接近他憧憬的模樣, 就是一次知識領域的成功的心理親近.又如,學完傳統(tǒng)方法解立體幾何后,要學習向量的方法解決立體幾何.一部分人開始懷疑:會一種方法不就行了嗎?何必要再學這種方法,而且還很麻煩.這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小型演講, 向他們闡釋向量解立體幾何是一種進步,好比相機從“傻瓜”發(fā)展到自動調焦,汽車從手動擋到自動擋都是一種進步.這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使之從生活用品的進步聯想到數學的進步,而自己正在享有這種進步,這不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親近嗎?又例如排列組合這個板塊,第一節(jié)課先打預防針:開始會覺得很簡單、很有興趣,后來就會覺得不那么簡單.這塊內容計算不是問題,關鍵是思路清晰.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在后面遇到難題時,就會增加克服的信心.心理親近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而是融入課堂,融入教師的導,融入學生的演.
二、做題、做事、做人全攻略,增進師生情感
1.疲憊的時候攙扶一把
不可否認,學習終究是艱難的.興趣可以激發(fā)熱情,但不是解題的制勝法寶,除了興趣,還要有毅力,而學生往往很容易喪失毅力.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用有效的語言去開導學生,就會幫助學生渡過心理上、意志上的難關,從而贏得學生的親近.在函數這個較難的板塊中,我就對他們說:“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在你想放棄的時候又堅持了一下!堅持下去,就會守得云開見月明!”有些同學基礎不好,往往一節(jié)課的時間,做不了一兩道題,因此就想放棄,干脆不學了.于是我送給他們一句話:“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度飛翔.”基礎不好的就給自己訂一個小目標,比如這次作業(yè)就弄懂一道題,或者兩道題,雖然數量比較少,但同樣可以堆積成就感,堆積知識,以待質變.不論做事或者做人都不能知難而退,而應激流勇進.
2.沒有常勝的將軍,失敗也是良好的溝通時機
我接手的這個班在第一次月考中,數學成績是同等班中的倒數第一.上課的時候,我對他們說:“這次月考,我們班的數學成績是這幾個班中,最有潛力的一個班.”說到這里,他們都笑了,師生之間彼此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沒有多余的批評,我只說了一句:“希望大家發(fā)揮出自己的潛力來.”后來的幾次考試,每次都能前進一個名次,在期末考試中,由倒數第一變成了正數第一.我又對他們說:“我們班從最有潛力的一個班成為了現在最有實力的一個班,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一點希望:戒驕戒躁,再接再勵.”學生鼓掌,還是笑,笑聲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3.問題教育:發(fā)現問題,及時教育
教育不是刻意的,而是適時的、隨機的.應該重視契機教育.有些問題不是事先就能預料到的,而是在發(fā)展過程中慢慢突顯出來的.問題來臨,也就意味著契機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針對性.有些同學天天捧著課外書做這樣的題,但是成績依然不理想,自己很困惑.拿來試卷一分析,很多做過的題依然失分.這時我就會給學生滲透:真正弄懂一道題,勝過做很多題.一知半解,永遠都不能舉一反三,甚至舉一反一.這樣不僅僅是單純去解決問題,也是在告訴學生學習的方法:如果我們付出了,就應該有回報,如果沒有回報,那就勢必方法存在問題.
有一段時間,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高漲,但他們的基礎不是很好,很多題做起來依然吃力.這時問題又出現了,長時間地、集中地做數學題,做得頭昏腦漲,過猶不及.沒有什么熱情是可以忍受頭暈目眩的感覺的.這時我就又教導他們:文理搭配,學習不累.最多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做數學,然后看看語文或讀讀英語,勞逸結合.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滲透了學習方法.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關心,自然也會起到心理親近的作用.
三、靈活處理課堂,使用幽默元素調劑課堂氣氛,拉近師生距離
幽默,也是增進師生感情必不可少的元素.幽默可以使枯燥的課堂變得活潑生動,可以使講臺上的教師變得平易近人.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也能在心理上和學生又一次親密接觸.某次,上課中途,后勤來修門,叮叮當當,聲音很大,而且還把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轉移了去.這時我說:“我不出聲了,大家注意看我口型.”這句話使得他們立馬來了興趣,都緊緊地盯著我.事實上,我始終在出聲說話.好在門馬上就修好了,雨過天晴.還有,使用“挑逗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戰(zhàn)斗性.在做題之前,我會說:“這題很難,看誰能第一個做出來.”或者,“展示你能力的機會來了,看誰能抓住啊.”再或者,“這題挺有意思,大家看一下.”等等.有的時候,我提出一個問題,他們回答完之后,我故意說,對嗎?真的對嗎?這時就會有學生開始動搖,有人開始說不對,我說對!他們會感覺很受傷!被我的語氣欺騙了.通過這樣的反復,我希望他們是真正掌握知識,而不是根據我的語氣來回答問題.
教育是一門藝術,它不等同于普通的說教,還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在打好教育攻堅戰(zhàn)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心理戰(zhàn).我們的武器就是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戰(zhàn)地就是我們的課堂.如果學生喜愛你,你也不失為一個成功的老師,如果學生敬重你,那就是成功老師的理想境界.
(責任編輯:鄧國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