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克營 白旭軍
在高中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情觀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愛情觀,已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新的內(nèi)容和必須完成的任務。這是現(xiàn)實形勢迫使我們作出的抉擇。因為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愛情事件”時有發(fā)生,其造成的影響往往是嚴重的,有的學生因為“遭遇愛情”而荒廢了學業(yè),也有的學生因“感情糾紛”而與同學發(fā)生激烈沖突。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情況,除了學生的自控能力差、思想認識尚待成熟等原因外,未能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則是主要原因。愛情是人類美好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愛情觀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愛情觀教育的必要性認識
長期以來,我們對高中生“談戀愛”(更科學的說法是“思慕心理萌動”)的態(tài)度是復雜而曖昧的,有人認為高中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且他們還是未成年人,這時候“談戀愛”可稱得上是“早戀”,必須加以堅決反對。也有人認為高中生的年紀已經(jīng)不小了,男女學生相悅相戀也很自然,加之受傳統(tǒng)的“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親”觀念的影響,于是對學生“談戀愛”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偟膩碚f,對于高中生“談戀愛”問題,大部分教師是羞于啟齒、諱莫如深的,這種態(tài)度和做法是錯誤的。筆者認為,初中及初中以前學段學生“談戀愛”確屬“早戀”,教師堅決加以反對和制止是正確的,但是對高中生來說,“打壓”的態(tài)度和做法就顯得生硬而不切實際了。這是因為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已趨于成熟:在生理上,各項發(fā)育指標已達到或接近成人水平,身體已基本發(fā)育成熟;在心理上,性意識已充分覺醒,在精神和情感上有了對愛情的渴望和欲求。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獲得了全面而充足的物質(zhì)營養(yǎng),因此身體的生長發(fā)育明顯地加快了;同時,由于影視傳媒、文學作品中愛情內(nèi)容的宣傳暗示,使學生心中有了較為強烈的愛情意識。現(xiàn)在的高中生一般是十六七歲至十八九歲,在我國《新婚姻法》頒布前,這個年齡段的青年甚至已經(jīng)在談婚論嫁了,所以,如今高中生有了愛情意識和愛情欲望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但是由于高中生的思想意識尚未發(fā)展成熟,他們血氣方剛,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nèi)绻艿缴鐣喜涣妓枷氲奈廴竞陀绊?就會使自身的觀念和行為偏離正常的軌道。“愛情”是最容易使人感到迷茫的重要人生事件之一,高中生易沖動,他們?nèi)绻荒軜淞⒄_的愛情觀,就會在遇到“愛情”及與之相關的事件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比如,有的學生因“追求異性”而荒廢學業(yè),更有甚者,個別學生為了與他人爭奪“愛”的對象而對他人動武,進行所謂的“生死決斗”,從而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事件,給當事雙方及其家長造成巨大的傷害,在學校和社會上造成惡劣的影響。學生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原因是他們沒有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不會處理與“愛情”相關的事件。
在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為學生有愛情欲望是“非分之想”的認識是錯誤的,而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愛情事件”置之不理、放任自流的行為則是不負責任和危險的,對學生的成長是有潛在危害的。因此,學校應該把愛情觀教育列入日程,培養(yǎng)學生健康正確的愛情觀。
二、愛情觀教育中應澄清的問題
對高中生進行愛情觀教育,我們需要對幾個問題加以正確的界定,澄清與之相關的錯誤認識。一是愛情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二是愛情觀教育應劃入什么范疇,是德育范疇、行為教育范疇還是心理健康教育范疇;三是愛情觀教育應該怎樣進行。
對高中生進行愛情觀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堅決制止學生“談戀愛”,不是使他們認為愛情是難以啟齒的事,也不是教學生怎樣“談戀愛”,而是使學生對愛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使他們學會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yè)、人生的關系,學習如何對待“愛情事件”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等。
要對高中生進行正確、有效的愛情觀教育,教師就要對愛情觀教育的內(nèi)涵和范圍歸屬加以正確的界定。一個人如何對待愛情,與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密切相關,又與其行為習慣、行為方式密切相關,還與其心理素質(zhì)、情感態(tài)度有關。愛情態(tài)度和行為是受人身上的多種因素綜合影響而形成的。為此,我們在界定愛情觀教育的范疇時,絕不能把它簡單地歸入德育或其他某一方面的教育,因為這樣會導致孤立地看待問題,而應該采取綜合的視角來界定它的范疇。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愛情觀,使他們對愛情有正確的認識,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們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培養(yǎng)學生文明健康的行為習慣與行為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使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學會正確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把握自己的情感。
三、愛情觀教育的方法探討
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情觀教育,絕不能采取形式化、課程化的做法,那樣做對學生無益;也不能羞羞答答,還不能大張旗鼓,而應采取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法,以使學生對愛情逐漸產(chǎn)生正確的認識,從而逐步樹立正確的愛情觀。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幾種教育方法,現(xiàn)就教于大家。
第一,讓學生閱讀古今中外經(jīng)典的愛情題材文學作品,以圣潔的愛情故事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美好的愛情故事背后,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德哲理,人們不僅為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而且被故事中人物的美德所打動。學生閱讀這類文學作品,其心靈與思想必定會受到感動和感染,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樹立對愛情的正確認識。如《簡·愛》、《第二次握手》、《人生》等經(jīng)典文學作品,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圣潔的愛情”,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愛情觀教育。
第二,可以讓學生讀一些名人情書,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愛情、學業(yè)、人生之間的關系。在名人寫給其戀人的情書中,我們往往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除了表達對戀人的真摯情感之外,還表現(xiàn)出了對對方的無限尊重和對事業(yè)、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這些名人情書可以作為良好的愛情觀教育資料,通過讀這些作品,學生可以領會名人的思想內(nèi)涵,為正確理解和處理“愛情”事件打下基礎。
第三,觀看經(jīng)典愛情影片,體會感人愛情,讓學生理解愛情中的矛盾。個別學生之所以因為“愛情”問題而與他人發(fā)生激烈沖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正確認識“愛情”的真正內(nèi)涵,更不會正確處理其中的矛盾。為此,可以讓學生觀看《魂斷藍橋》、《生死戀》、《姊妹坡》等經(jīng)典愛情影片,思考如何處理愛情中的矛盾,從而對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
第四,教師以自己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教育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愛情。較學生而言,教師在愛情方面有著較為正確的認識,尤其是青年教師,在思想、價值觀、審美觀上與學生較為接近,容易與學生溝通并產(chǎn)生共鳴。教師講述自己的愛情觀,講述自己對愛情與友情、愛情與理想、愛情與人生之間矛盾的處理,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
對高中生來說,異性思慕心理的產(chǎn)生是必然的。從個體成長的規(guī)律來看,正確愛情觀的樹立會對每個人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學校要充分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