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如何稱呼學生,看似簡單,其實包含著許多教育藝術(shù)。一個恰到好處的稱呼能起到增強學生自信心、融洽師生關(guān)系、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作用。教師們不妨試試以下幾種稱呼。
雅號型稱呼。不少同學有文雅的小名,若在恰當?shù)膱龊弦匝盘栂喾Q,會讓學生感到平等親切。如一位老師看到班上的一個小女生靈氣十足,說話怯怯的,碰巧又姓藍,她就聯(lián)想到卡通片《藍精靈》中的藍妹妹。于是上課提問時說:“你真像那個聰明可愛的‘藍妹妹,這個問題你來回答好嗎?”那位女生就羞答答地起立作答。以后,那位老師在恰當?shù)膱龊辖?jīng)常以“藍妹妹”來稱呼她,慢慢地,那個女生就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了,人也變得活潑可愛了。不難看出,這雅號型稱呼還真能產(chǎn)生讓學生自信心倍增的作用!
贊賞型稱呼。錢夢龍老師在講《故鄉(xiāng)》閏土拿了香爐和燭臺這一情節(jié)時,問:“同學們,你們見過香爐和燭臺嗎?”一個同學回答說,他在福州的鼓山見過,是祭祀活動中用來敬香的。錢老師以贊賞的口氣說:“你真是見多識廣啊!”后來再提問到這位同學時,錢老師說:“我們請這位見多識廣的同學來回答?!边@位同學喜于錢老師贊賞性的稱呼,發(fā)言十分積極。老師們不妨在課堂教學中也試試這種稱呼,相信你的學生會喜歡。
專長型稱呼??梢愿鶕?jù)學生的專長來稱呼,如稱歌唱得最好的同學為“我們班的歌唱家”,稱鋼琴彈得好的同學為“我們班的鋼琴家”,稱畫畫最好的同學為“我們班的畫家”,稱數(shù)學學得最好的同學為“我們班的數(shù)學家”或者稱某位在演講比賽中獲獎的同學為“我們班的演講家”等等。這些稱呼,既避免了稱呼單調(diào)乏味,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可以激勵學生發(fā)展各自的個性特長。
贈號型稱呼。贈號是老師針對學生的某一優(yōu)點或某一時刻的特殊表現(xiàn)而及時獎勵給學生的稱號。如遇到學生積極動腦筋,思維有創(chuàng)新時,可贈號“賽諸葛”或“超博士”;當學生回答問題能旁征博引時,可贈號“萬事通”或“理論家”;當學生敘述有特色時,可贈號“小作家”或“小學者”……這種稱呼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體驗到獲得成功的快樂,而且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關(guān)愛型稱呼。即稱呼學生時,只叫姓氏后面的名,如:“杜曉燕”,就叫“曉燕”;“嚴萍”,就叫“小萍”或“萍萍”。這樣的稱呼往往在父母和親友之間使用,而在學校中聽到備受尊重的老師這樣稱呼自己,學生定會產(chǎn)生不同凡響的心理效應。這種關(guān)愛型的稱呼既能拉近師生間的感情距離,又能增強教育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城北小學
◇責任編輯: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