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嵱
6月1日,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現(xiàn)身西安,與陜西省有關方面洽談合資組建陜西天地旅游創(chuàng)業(yè)投資公司事宜。
田溯寧依然很忙,從亞信到“小網通”,從“小網通”到“大網通”,再從“大網通”到寬帶基金,過去10多年,田溯寧似乎一直在奔跑。一路狂奔下來,田溯寧為自己贏得了“中國Internet拓荒人”,“中國互聯(lián)網的建筑師”,中國“寬帶先生”等一個又一個令人艷羨的名號。
熟悉田溯寧的人,常常會用“激情”“理想”這樣的字眼去評價他。而田溯寧則認為,理想和商業(yè)是不矛盾的。如今,變身投資者的田溯寧正在沖刺的“理想”目標又會是什么呢?
“海歸”創(chuàng)業(yè)
將田溯寧帶入計算機世界的,是喬布斯堅持保留在蘋果機上的那張笑臉。
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一個傍晚,20多歲的田溯寧在美國德克薩斯科技大學里徘徊。他走進一間地下室,隨手打開那里的一臺蘋果機:一張笑臉出現(xiàn)了!從此,這個孤獨的青年感覺自己找到了夢想中改變中國的最佳方式。
1993年,在美國學習資源管理的田溯寧和丁健等5名中國留學生注冊了一家名叫Asiainfo的公司(亞信股份公司)。沒有啟動資金,沒有商業(yè)模式,沒有政府背景,沒有管理經驗,他們只有一個夢想:把互聯(lián)網帶回中國。
1995年,田溯寧回到中國時,中國的互聯(lián)網剛剛萌芽,一共只有幾千個互聯(lián)網用戶。雖然田溯寧創(chuàng)辦亞信的初衷是做信息服務,但由于國內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極端薄弱,所以他決定將建網作為亞信的起點。
田溯寧提出“激情創(chuàng)新”的口號,這讓公司上上下下充滿活力,也充滿碰撞,當時亞信要建中國電信的36個節(jié)點,怎么建?“我們6個人(指亞信的創(chuàng)始團隊田溯寧、丁健、劉亞東、張云飛、趙耀、郭鳳英)整天都在吵架,每次吵的時候都覺得要垮掉了,無路可走了,但在那種壓力下,常會產生很多想象不到的新的東西?!碧锼輰幷f。
激情之下,亞信迅速成長。1997年,公司已經發(fā)展到幾百人,他們完成了國內骨干網的所有節(jié)點的建設。雖然公司收入很多,但是現(xiàn)金總是不足,甚至沒有錢發(fā)工資。這讓田溯寧頗為費解。
在田溯寧最困惑的時候,他遇見了被稱為“中國風險投資第一人”的馮波。馮波告訴他,亞信面臨的問題,幾乎所有硅谷的公司都會經歷。亞信需要的就是風險投資。這個概念讓田溯寧非常激動,他與亞信核心成員商議后,決定引進風險投資。
1997年10月,亞信融資1800萬美元。有了這些資金墊底,亞信開始在中國互聯(lián)網建設中施展拳腳:提出計劃并參與建造中國第一條全國互聯(lián)網骨干網ChinaNet:第一個把中美兩國的Internet互聯(lián);制定了Internet上第一個傳輸中文的IETF標準……
田溯寧曾和丁健約定,這是他們的第一個企業(yè)也是最后一個企業(yè)。但到1999年,田溯寧突然請辭,要去創(chuàng)辦一家新的企業(yè)。
中國之網
1999年6月,受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簡稱網通)董事會的聘請,田溯寧離任亞信,就任該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對田溯寧而言,個人財富對他的吸引力遠遠不如“改變中國”這個夢想,他相信中國日新月異的變革會為他實現(xiàn)夢想提供巨大的可能。
網通剛成立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還不知道寬帶是做什么的,田溯寧就形象地給他們比喻說,網通的業(yè)務實際上就是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在西部某省申請鋪設寬帶網時,當?shù)匾晃活I導看到“信息高速公路”幾個字,便說:“好吧,高速公路屬于基礎設施,請公路局審批吧?!?/p>
田溯寧進入網通后,《亞洲華爾街日報》曾這樣評價:“網通總裁田溯寧是該公司的重要資產。田先生與其他中國電信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同,他加入網通時已有可信的成功記錄?!?/p>
當時,網通要在16個城市建一個環(huán)繞的網絡,需要42億元人民幣,而網通的股東只有不到4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其中還有很多是光纖入股。但田溯寧運氣不錯。當時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新型電信公司正如日中天,有了亞信的經驗,他開始主動尋找融資。波士頓咨詢公司幫他們做了一個建設中國光纖網的宏大計劃,隨后網通開始融資。經過3個月的路演,網通融到了3.25億美元。
隨后,網通以每天平均60公里的速度來鋪光纖網,不到一年就建起了一張以IP為基礎的覆蓋全國的網絡。2001年底,網通寬帶接入全國近50個大中城市的2000多座商務大樓。
網通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賦予了“通過體制與技術創(chuàng)新,探索中國電信企業(yè)的發(fā)展道路”的企業(yè)使命。入主網通前,田溯寧提出的條件是:“只有在我能像運營一家私營企業(yè)那樣管理公司的條件下,我才接受任命?!?/p>
其實,田溯寧當時并不清楚如何在一個國有企業(yè)里進行市場化運作:怎么進行考核?怎么取得收入?怎么用人?怎么把外企人員和國企人員很好地融合起來為一個目標進行奮斗?
一年后,網通收入做到了4.6億,董事會對田溯寧的信任建立了起來,讓他加入了董事會。不過,這個資格卻是田溯寧用“暴風驟雨”般的工作熱情和出色的業(yè)績換來的,當年跟隨田溯寧的老部下曾私下感嘆,“我們就像在跟他一起長跑”。
海外上市
2002年電信體制進行改革,網通并入分拆后的中國電信北方集團,新公司沿用了網通的名字,業(yè)界將原網通公司稱為“小網通”,將新公司稱為“大網通”。
電信重組后,田溯寧最初雖然擔任集團副總,但只負責管理國際業(yè)務。2002年11月,專注于國際電信業(yè)務的網通國際成立后,田溯寧擔任總裁。此后,網通國際化進程的每一步都留下了田溯寧的痕跡。
2004年是田溯寧“最累”的一年,因為經過數(shù)年的內部整合和改制后,中國網通準備上市了。網通集團的構成,很難對國外投資者解釋清楚,他們無法理解它為什么由三家公司合并。所以一般投資人田溯寧都見了三次:先是預路演,自己跑一圈;和范星槎(時任網通集團CFO)一起再跑一圈:最后正式路演。三次下來,田溯寧還擔心不能成功?!叭绻怀晒?,就算不能說我是個罪人,我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動員了多大的人力,幾十萬人在做這件事情,我想我沒有退路?!?/p>
2004年11月,中國網通終于在中國香港聯(lián)交所成功上市,田溯寧擔任執(zhí)行董事兼CEO,他的分工變?yōu)橹饕撠熀M馐袌鐾卣购唾Y本合作。一直對網通集團的融合抱悲觀態(tài)度的人士預測:。到這個階段,田溯寧在網通的個人作用也就完成了?!?/p>
在網通期間,田溯寧總給人一種感覺好像在從事一場偉大變革。但這種時時刻刻高漲的熱情,張揚的個性,卻與他領銜的角色常常發(fā)生沖突,這一度讓田溯寧很是困惑。當年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員工,因整合中理念不合而紛紛離開之后,田溯
寧不無感慨地說:“如果我們能把當初到國外闖蕩的勇氣和自信心保存好,心懷一個共同的目標,多一些責任感,變化是可以適應的,是不是‘外來戶也就沒有那么重要了?!?/p>
曾有一位國企老總對田溯寧說,“做國企老總要避免一種情結,把所有的感情投入其中可能是不恰當?shù)?。”對此,田溯寧直言:“這話挺有道理的,不過對我可能比較難,這是性格里的東西,要改很難?!?/p>
正是因為責任感,因為激情,田溯寧才有可能深入可可西里去保護藏羚羊,才有可能走進偏遠的西部村莊援助寬帶學校。
對于寬帶,田溯寧有著一種難以形容的狂熱?!拔乙压饫w的外皮做成血管的顏色,光纖就是以后中華民族的大動脈?!碧锼輰幵涍@樣描繪網通未來的藍圖。但是,這個國內電信業(yè)首個空降的“海歸經理人”,最終還是回到了體制之外。
再戰(zhàn)寬帶
2006年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田溯寧正式從網通退幕。執(zhí)掌網通7年后,田溯寧還是選擇了離開,并開始運營一家投資基金——寬帶資本。這是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電信,互聯(lián)網、媒體與科技產業(yè)的股權投資基金。在給網通集團黨組遞交的離職信中,田溯寧寫道:寬帶是自己的摯愛和理想。
2005年,田溯寧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今后我到底要做什么?怎樣才能把握住中國未來發(fā)展的主旋律?怎樣才能把自己過去的經驗利用起來?于是,他開始籌劃打造一個新的平臺。
在人們的預想中,田溯寧的出現(xiàn),總是要給產業(yè)帶來激情與新思路。田溯寧堅定地認為,寬帶下一步更重要的發(fā)展,是在寬帶上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殺手級”應用。電信、媒體、互聯(lián)網,IT這幾個行業(yè)的融合將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新機會和想法,把這些機會和想法變成現(xiàn)實加以推廣,需要的是縱向的產業(yè)鏈上的協(xié)作和整合,橫向的相關角色的溝通和協(xié)調。他認為自己就是為此而組建寬帶資本的。
經歷了職場上的三次角色轉變,田溯寧依然心懷著屬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說,“在我邁出的三步和我角色的三次變化里,開始都面臨困惑與疑問。但我覺得可能每個階段——如果你想做一個真正的企業(yè)家的話——都應該具備一種屬于你自己的堅定的信念和理想,能夠以一種非常的勇氣,不斷從頭做起。”
潘石屹說過:“田溯寧是一個很有激情的人,有一種‘革命的理想主義?!苯M建寬帶資本后,田溯宇也曾經表示,“我不覺得做一個有一定理想主義的投資者會與投資的概念不相稱?!被蛟S正是因為這種“理想主義”的推動力,才使田溯寧難以停下前行的腳步,不斷走向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