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昭云
[摘 要]:英美原版電影有著地道的口語表達、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豐富的文化內涵。將電影引入課堂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提高聽說能力,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英美電影 有效 教學方法
情境認知理論作為一種能提供有意義學習,并促進知識向真實生活情境轉化的重要學習理論,它從某種程度上改變和深化了人們對學習的認識,并促進了教育理論和實踐領域的全面改革。
情景認知理論認為,所有的知識都和語言一樣,其組成部分都是對世界的索引。知識來源于真實的活動和情景,并且只有在運用的過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因而,只有在豐富的社會真實情境中運用知識,人們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內涵并正確、靈活地使用知識。知識是活動、背景和文化產品的一部分,它正是在活動中,在豐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斷地得到運用和發(fā)展。情景認知理論認為,學習要在一定的情景或文化中發(fā)生才有效。這樣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脫離情景的學習則無此效果。
英語電影有著地道的口語表達、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出一個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在這種半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感受并了解英語語言知識及西方文化,從而增強活學活用的外語交際能力,將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和個人成長等方面受益無窮。
一、英文原版電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fā)學習者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英文影視片段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提高其英語學習動力。當代大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相對被動,積極性也相對較低。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讓他們認為英語是一門枯燥的學科,所學的范圍也只是停留在書本上有限的詞句。而電影都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動聽的主題音樂,它能調動學生的視聽器官和其他器官,將單純的言語描述轉變?yōu)橹庇^的語言交流,達到最有效的語言學習目的。
2.提高學生聽說運用能力
英語影視作品為大學英語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圖像、文字和聲音通過多媒體設備同時刺激大腦,使學習者在腦海中留下更牢固持久的聽覺、視覺痕跡,留下更深刻的記憶。在原版電影作品中,了解英語俚語、俗語、新詞等語言知識,還可以模仿一些單詞和簡單語句的發(fā)音,通過不斷重復,從而使語音語調地道,體會美式發(fā)音和英式發(fā)音的區(qū)別。聽說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也是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電影的語言多是不同地理區(qū)域、社會階層、文化程度、職業(yè)、年齡、性別的人們間的對話,是最接近現實生活的語言。通過反復聽說,學生既能積累詞匯,掌握常用的口語句型并理解這種句型的適用環(huán)境,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語感,感受不同的重音、節(jié)奏、音高、停頓、語速所攜帶的大量信息。
3.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電影是一個國家豐富的語言和文化載體,為我們學習文化打開了一扇窗戶。通過欣賞這些英文影片,學生就能對這些國家的風俗習慣、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有所了解。學生通過這些英語電影故事的敘述,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以更好的了解、體會東西方價值觀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的差異,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二、英文電影在教學中的運用
1.模仿對白
語音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門面,會直接影響交流。自己說得不標準,別人就會聽不懂,同時也無法正確理會別人的意思,這樣就給正常的交流設置了巨大的障礙。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善語音呢?一個最好的方法便是通過大量的模仿,其中又以模仿真人發(fā)音最佳。由于電影的情節(jié)豐富,因此模仿電影對白既能避免模仿過程中的枯燥。又可及時地將自己的模仿效果與真人發(fā)音相對照,找出差距。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一項活動。教師可讓學生選擇他們所喜愛的影片進行重新創(chuàng)作。可以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學生根據人員重新分配角色。讓學生根據演出的實際需求和人物先寫出劇本,然后再進行排演,最后在教師選定的時間進行表演。如此一來既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口語水平,還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更能豐富課堂,寓教于樂。
3.配音
配音比角色表演的要求更高,更具挑戰(zhàn)性。從教學實踐看,配音是不同水平學生一致喜歡的活動,盡管他們在活動中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是大多樂此不疲。教師可以選幾個場景讓學生來配音。畫面靜音播放,學生替演員配音。這項活動要求很高,首先要把人物對白準確地記下來,之后要模仿演員的腔調和語言說話,盡量做到惟妙惟肖,這樣才能符合電影表現的特定情景。為了配得好,須做大量準備工作,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多鼓勵少批評,使配音達到準確和流利。
4.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說英語的機會,還能為學生提供更輕松、更安全的語言環(huán)境,同時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有效提高學習者的責任心和自主性。要使小組討論發(fā)揮其積極作用的關鍵在于討論話題的選擇。而結合電影提出的話題往往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就影片中的閃光點、不足之處或有爭議的地方提出來讓學生進行討論。也可以在放映時不要將影片整部放完,而是留出空間讓學生發(fā)揮想像,大膽猜測。這樣做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強化學生的語言輸出,可謂“一箭雙雕”。
5.寫影評
寫影評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影評的寫作范圍可以盡可能寬泛些,教師不用限制主題。可以讓學生就電影中感興趣的任何一點聯(lián)系實際進行評論。寫影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批判思維。
三、如何選擇合適電影
1.內容健康,思想性強。內容健康,積極上進,沒有犯罪、色情、暴力等鏡頭充斥的原版經典電影是英語視聽教學的首選材料,同時與各種道德教育手段一樣,電影是將社會道德要求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觀念傳輸給觀眾,使觀眾能夠接受其傳輸的社會主流思想以及相關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要求。如影片《阿甘正傳》(Forrest Gump),講的就是低能兒阿甘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政治事件,目睹了許多社會和文化現象,而他卻對美國這個動蕩的時代渾然不覺,一直保持了做人的純真和執(zhí)著最終成為人們敬仰的人物。勵志片《永不妥協(xié)》《蒙娜麗莎的微笑》,愛情片《緣分天注定》《碧海藍天》,動畫片《獅子王》《怪物史萊克》《功夫熊貓》《海底總動員》等。
2.對白豐富,發(fā)音標準。選擇標準的美國英語或英國英語發(fā)音,避免有太多的專業(yè)術語。首次觀看時最好要有中英文字幕??善赜诿朗交蛴⑹接⒄Z電影。這樣有助于學生學習一種地道發(fā)音。
3.最好是近期國際上獲獎的優(yōu)秀影片。這些影片的語言經過錘煉,而且對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而且近幾年新制作的電影更貼近時代,可以讓學生有新鮮感。
參考文獻:
[1]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蔡東東.當代英美電影鑒賞[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3]吳禎福.英語高級口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