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接竹竿》是一篇描寫青春的小說,“我”和小漠對生活充滿了絕望,在做了許多無聊的事之后,“我”和小漠決定出國,并因此看到了希望。面對這種希望,作者不動聲色地運用文學(xué)的方式顛覆了它。小說以“接竹竿”為題,即預(yù)示了小說中發(fā)生的事都是“接竹竿”式的游戲,它無聊透頂,包括“我”和小漠的希望,也只不過是這種游戲的變種而已。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看到“我”和小漠的青春似乎就是一個無聊的游戲。其實無聊于他們就是階段性痛苦,而這種痛苦都源自“高考”和社會方方面面對他們的人生設(shè)計。然而,痛苦經(jīng)歷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首先,作者為讀者描寫了“我”和小漠的無聊生活。在小說的開端,“我”是一個即將畢業(yè)的高中生,“由于成績實在缺少希望,我父母只好送我去學(xué)習(xí)外語,以便出國”。然而,無論是高考還是出國,它們都不能激起“我”的熱情,為了抵擋生活的無聊,“我就是時常做著這么一些齷齪的事,雖然我感到我并不喜歡去選擇那些所謂有意義的事,或積極進取的事,但我到底做了什么呢?”“接竹竿”便是小漠和“我”試圖抵抗無聊的方式之一。作品中說:“實在無事可做的時候,我便說:‘好無聊啊。于是小漠便拿出一副牌說:‘我們來玩一個游戲。那游戲叫做接竹竿,大概就是兩個人將手里扣著的牌交替縱列排下去,當(dāng)出現(xiàn)一張和上面的牌數(shù)字一樣時,就可以把這一截牌收走,最后看誰先沒牌?!睂τ谛∧汀拔摇钡慕^望,“接竹竿”游戲根本于事無補,“我”在游戲的循環(huán)往復(fù)中,無聊依舊?!拔医K于發(fā)現(xiàn)這個游戲循環(huán)往復(fù)沒完沒了之可怕,每當(dāng)一方只剩幾張牌,眼看就要結(jié)束時,忽然又贏得一摞牌,又一輪開始?!?/p>
“我”的無聊主要來自于對自己生活方式的不滿?!拔摇辈粷M意高考、語言強化培訓(xùn)班的生活,整日游走在“有意義”的生活之外,在社會上閑逛,無意中遇到同樣無聊、會吐煙圈的小漠,共同的生活感受讓他們走近對方。小漠和“我”第一次偶遇時,“那天我到門口發(fā)呆,看見小漠坐在留有積雪痕跡的臺階上抽著廉價香煙。我便問她:‘很無聊嗎?她說:‘無聊得快要死去了?!薄懊刻煜抡n后我們總在一起,我問她:‘課你聽了嗎?她說沒有,想必你也沒有。我們便一起坐在火鍋店里吃火鍋。吃火鍋的時候她說:‘啊,好絕望。我說我也是?!睙o聊絕望是小漠和“我”對生活的共同感受,發(fā)現(xiàn)對方后,他們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為了讓自己不無聊,他們一起與M吸大麻,一起無目的地乘公交車四處漫游,一起到超市偷東西取樂,但他們并沒有擺脫無聊的陰影。所謂的正常生活絲毫不能激起他們的熱情,他們厭棄世界,高考、出國、親情、性等都也無法抵擋他們內(nèi)心的絕望,他們的內(nèi)心被無聊充塞著。
其實小漠和“我”絕不是頹廢的一代人,對于生活他們非常真誠,從來不想偽飾自我。小漠和“我”曾討論過死亡問題,“我”毫不掩飾自己對于死亡的恐懼?!拔腋f除了對死亡的恐懼,還有出于對父母的愧疚,這是兩個讓我活著的因素?!薄拔摇比绾蜗刖腿绾稳フf,一點不去拔高或貶低自己。可以說小漠和“我”的無聊是由于他們內(nèi)心的真誠造成的,他們覺得世界缺少真誠,母親眼中的好人“年輕男人”,“他是個說話不失聰明而老練的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他表現(xiàn)出熟絡(luò)的禮節(jié),斟茶倒水,尊老愛幼。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回說一些完全不好笑的笑話暖暖場子?!边@個年輕人在帶著面具生活,他在“遵循著某種習(xí)慣生活著”。這正是“我”深惡痛絕的生活方式,但“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抗它,“我”只好譏諷它,對生活充滿絕望。但誰又能說小漠和“我”的頹廢不是心有所系造成的呢?
他們想到另一個國家去,相比于不堪的現(xiàn)實,外國猶如綠洲在遠方召喚著他們。然而,對于年輕的“我”來說,“我”畢竟缺少閱歷,“我”沒有想過那遠方的國家是否一定能激起“我”的熱情這一問題。那里可能沒有了高考、語言班的折磨,沒有母親的監(jiān)視,但誰又能保證那里的一切都能讓曾經(jīng)憤世疾俗的“我”如沐春風(fēng)?所以說今天的希望有可能是下一輪絕望的起點。這種希望也是抵抗無聊的一種方式?!拔摇痹?jīng)反抗過無聊,“我”從吸食大麻、喝止咳水中獲得須臾的興奮以忘卻無聊,清醒之后“我”又陷入無聊之中?!拔摇币苍谩敖又窀汀钡挠螒蚨惚苓^無聊,但“我”發(fā)現(xiàn)這個游戲很可怕,它無休無止。如此看來,出國這個希望又何嘗不似“接竹竿”游戲一樣毫無意義?
這是“我”乃至許多人的生存宿命。在面對無聊時人總想抓住什么來抵抗它。學(xué)者汪暉認(rèn)為魯迅反抗絕望的方式是他的創(chuàng)作,“我”抵抗絕望的方式之一是“接竹竿”,這種方式本身很無聊。如果將“接竹竿”看成一種寓言,那么對于“我”來說,無論何種抵抗無聊的方式就如“接竹竿”一樣無聊,而且和“接竹竿”具有同等意義的其它抵抗無聊的方式都是如此。因為人生活在無聊中,無時無刻不在抵抗絕望,“接竹竿”式的游戲也因此而無盡期。
盡管作者突出了“接竹竿”式的虛無,但這種虛無畢竟是階段性的,正如青春期的陣痛總會過去?!拔摇币坏┱J(rèn)定目標(biāo)便全力以赴,他瘋狂的背單詞,最終通過出國語言資格考試。也可以這么說,生命的意義或許正在“接竹竿”的過程中。
我們應(yīng)該承認(rèn)這是一曲青春之歌,這是年輕人在心靈的煉獄中苦苦掙扎的心靈曲。無論它看上去多么頹廢,人們都應(yīng)在他們不成熟的思考中看到他們在精神上的受難史。這是曾經(jīng)年輕的有力見證。
(作者系復(fù)旦大學(xué)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