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林 馬曉晗
一部《論語》記錄了孔子許多關(guān)于君子的經(jīng)典話語,其中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話:“君子不器?!睂@句話的理解,歷來見仁見智。那么,這句話到底有何含義?
要解答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先從“器”說起?!墩f文解字》上講:“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庇纱丝梢姟捌鳌钡谋玖x是指有用的器具,正因有用所以才用狗來看守。古代的器具有多種類別,如勞動之器、攻伐之器、飲酒之器等等。這些不同類別的器可以說是人們廣為使用的工具。作為工具使用的器有三個特點:一是可利用性。人們造器總有目的,造出的器若是不能使用自然會遭廢棄;二是專一性。每類器都有特定的用途,沒有可當萬能工具使用的器;三是被動性。器一旦定型,只能被動地任憑人的擺布和使用。
由器及人,我們會發(fā)現(xiàn)工具之器的特點在許多人身上都能找到。在《論語》里孔子就描述了許多這樣的人:他們或見利忘義、“窮斯濫矣”,或結(jié)黨營私、“驕而不泰”,或好與人爭、“同而不和”,或言行不一、文過飾非??鬃影堰@類人稱為小人。因為“小人下達”,“小人喻于利”,所以小人很容易被利用。而小人一旦被利用,就會死心塌地地追名逐利。他們終日忙碌,或為名趨或為利往,失去了做人的自主性。這樣的人不是工具又是什么?
說完“器”,我們接著說“不器”。從字面上講,“不器”當然是在否定作為一般工具之用的“器”。但深究下去,“不器”應(yīng)該是指一種境界——一種達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境界。而“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要達到這種境界。那么,孔子心中的君子又是怎樣的形象?
歸納《論語》里有關(guān)君子的話語,我們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君子有五種品質(zhì)。
一、君子有志向。君子立志有階段之分、層次之別。君子首先志于學(xué)。特別是在少年時代立志求學(xué),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其次志于仁。立志實行仁德,則“無惡也”。最后志于道。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在他看來道是最高的目標,值得為之奮斗。
二、君子有修養(yǎng)。有修養(yǎng)是做人的根本,“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沒有修養(yǎng)的人只會是“巧言令色”之徒。他們“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而有修養(yǎng)的君子能守仁而懷德,“能好人,能惡人”。君子有修養(yǎng),首先是能尚德。尚德是一種崇尚道德、尊重和推崇一切美好事物的心理追求,君子就有這種心理追求。其次是能崇德??鬃诱f:“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先事后得,非崇德與?”可見崇德就是在修德,而君子修德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三、君子好學(xué)。好學(xué)的標準如孔子所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币嗳缱酉乃f:“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而不好學(xué)則弊端很多,孔子就講:“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彼院脤W(xué)很重要。
四、君子慎思。首先是近思。子張說:“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孔子也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笨梢娋印澳芙∑?慎思自己的言行。其次是遠慮。君子眼光長遠就因為他們深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而在近思、遠慮之中,君子能自省?!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見其過而內(nèi)自訟”就說明君子通過自省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并馬上學(xué)習(xí)。
五、君子敏于行。君子說話不多,但做事敏捷,總是“恥其言而過其行”。而敏于行,首先是君子的行為能行得通??鬃诱f:“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逼浯问蔷幽芎V行。君子既不會畫地為牢、止步不前,也不會因為力不足而中道廢。
總之,君子有志向,能篤志于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不會被他人利用;君子有修養(yǎng),就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因此不會為各種物質(zhì)欲望和功名利祿所操縱;君子好學(xué),能通曉道理、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君子慎思,因此不會被動地聽任擺布;君子敏于行,而身體力行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君子具有的品質(zhì)告訴了我們君子不是受欲望支配、被他人利用的工具。
所以,“君子不器”的意思就是說君子不是工具,君子不是東西,君子是有著獨立人格的人。(摘自《博覽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