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枚沒擊中目標 一枚未正常發(fā)射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詹德斌 本報特約記者 秦 鷗 本報記者 鐘玉華
朝鮮導彈部隊10月12日在東海岸基地進行了“暴風雨般試射”。但是法新社29日卻報道稱,朝鮮當天的5次導彈試射可能“全部失敗”,其中四枚沒有擊中目標,一枚根本沒有正常發(fā)射。
報道援引美國自由亞洲電臺的報道稱,根據韓國情報部門的報告,朝鮮當天發(fā)射的5枚KN-02導彈,有一枚沒有發(fā)射出去,兩枚剛剛發(fā)射便墜海,另兩枚錯過標靶。但韓國軍方和國家情報院未予評論。
12日,朝鮮人民軍在咸鏡北道和江原道之間的地帶發(fā)射5枚KN-02型地對地短程導彈,由于發(fā)射前,朝鮮剛剛向美韓表達了緩和關系的善意,所以如此集中的導彈試射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此前朝鮮曾宣布東西海岸地區(qū)在10日至20日為禁航區(qū),所以外界猜測朝鮮可能會在12日后再次進行試射。但是,12日進行5次試射后,朝鮮沒有再次試射,似乎印證了12日的試射或許出了問題。
KN-02是在2007年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新式導彈,射程120公里,命中誤差為100米。據俄羅斯《航空與航天》雜志2008年9月號披露,朝鮮利用與敘利亞的合作關系,從敘利亞獲得一些蘇聯提供的戰(zhàn)役戰(zhàn)術導彈,其中就包括9K79“圓點”導彈,朝鮮依據該導彈設計了全新的KN-02導彈。2005年5月和2006年3月,朝鮮進行過兩次KN-02試射,全部成功。分析人士認為,10月12日朝鮮將該導彈投入“暴風雨般試射”,可能是對導彈發(fā)動機和制導系統進行中期工程可靠性測試,為進一步擴大生產做好準備。
除了朝鮮研發(fā)的遠程導彈外,以KN-02為代表的朝鮮最新型短程導彈,近年來已成為美韓的心頭之患。據美國“導彈威脅”網站披露,朝鮮人民軍將有2至3個導彈旅換裝KN-02導彈,這些部隊平時由總參訓練指導局負責訓練,戰(zhàn)時交由炮兵指揮局指揮,由于該部隊在戰(zhàn)術上與炮兵部隊協調行動,從而使朝鮮人民軍的快速反應能力大幅提高。前駐韓美軍司令貝爾曾對KN-02導彈這樣評價:“對準韓國的這一先進短程導彈,使用固體燃料,經過現代化改進之后,可以迅速發(fā)射,且可以簡單地進行移動。”他的評價得到韓國認同。韓國媒體稱,美韓兩國最憂慮的是,KN-02可以在5分鐘之內發(fā)射,能夠突然打擊位于平澤的韓國第二艦隊司令部和駐韓美軍基地。不僅如此,這些導彈安裝彈頭的部分容積很大。也就是說,如果朝鮮成功實現核彈頭小型化,就意味著朝鮮將擁有射程達120公里的核導彈。正因如此,美國國防部長蓋茨19日訪問日韓時曾表示,美國將繼續(xù)和韓國協商構建導彈防御系統以應對朝鮮的導彈威脅。
如果朝鮮5次導彈試射均告失敗,無疑將是朝鮮導彈項目近年來遭受的較大挫折,可能使朝鮮不得不從頭徹查導彈系統的技術紕漏。對于經常通過試射導彈來獲得談判籌碼的朝鮮而言,試射失敗也是一種政治挫折。一位中國導彈專家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以往朝鮮導彈發(fā)射失敗多是“打得出去但沒打中”,說明導彈精確度存在缺陷,但是液體燃料技術比較成熟。從外媒此次披露的細節(jié)來看,KN-02導彈主要問題可能出在固體燃料發(fā)動機上。固體燃料導彈在發(fā)射時不用灌裝燃料,可以迅速發(fā)射。從一枚發(fā)射失敗以及兩枚迅速墜海的情況看,朝鮮很可能沒有吃透固體燃料的火藥混合及澆鑄配方,因為敘利亞自己都未能從俄羅斯拿到過配方,朝鮮只能通過實驗室和手工作坊滿足小批量固體燃料需求,而要把KN-02導彈投入流水線生產,朝鮮就必須掌握固體燃料的化學工程配方和精確質量控制技術。另外,KN-02導彈的慣性制導系統可能也不穩(wěn)定,朝鮮以往主要從國際市場獲得民用零件組裝制導系統,盡管簡便,但可靠性缺乏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