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川
不管達到的效果是“曇花一現(xiàn)”,還是成為標榜,新的營銷方式無疑對于消費者是一種全新的消費體驗。
如果最近你有關注被網(wǎng)友稱為“芒果臺”的湖南衛(wèi)視,你一定看過正在熱播的青春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那么你一定記住了一款車名爵MG3SW。在第二集劇情中,它的出現(xiàn)長達8分鐘,成為8月份繼“賈君鵬,媽媽喊你回家”后的又一新詞“名爵八分鐘”。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就OUT啦!
這種植入式廣告就像“機會主義者”,見縫插針地它就來了。此前,汽車更多是與電影合作,如《變形金剛》、《瘋狂的賽車》、《偷天換日》等,如今,汽車也打起了電視劇的主意,確實這股威力很強大,讓人難以抵擋。
對汽車營銷新方式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近日在營銷界還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美國通用汽車和eBay網(wǎng)合作,推出在線銷售汽車的新模式。
這些“新鮮”的汽車銷售新花樣正層出不窮地出爐,為的就是吸住你的眼球!
營銷≠促銷
促銷在冷淡的市場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將促銷或者促銷組合等同于營銷,那就褻瀆了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概念。
通常,汽車廠家常規(guī)性活動在1月、4月、9月,廠家會把握購車旺季的營銷活動進行提前預熱。淡季做廣告,旺季做促銷,這是以往行業(yè)的規(guī)則。如果促銷能夠讓廠家的銷量增加30%,營銷活動所能達到的效果能使得消費者進店人數(shù)提高50%。
歷經(jīng)了去年不景氣的金融危機,廣告似乎任何時候都需要做做,而商家需要明確的是他最為重要的訴求要點。
“品牌”的力量無可小視,但如果自身實力還無法抗衡合資品牌時,或許你應該為未來客戶做些考量。從而積累在他們心中的“品牌地位”。
走入校園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里并不需要硬廣告,也不需要軟文。它需要的是一種“潛移默化”,讓品牌形象在受眾心中扎根。
怎樣來做呢?或許對于樓道、小區(qū)告示欄的“小廣告”不曾在意,當家里需要修冰箱、疏通管道時,就會主動去尋找那些廣告。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么一個“信息意識”。其實經(jīng)銷商要做就和這個“小廣告”類似。
贊助大學的某些活動,換得在體育場外的長達1-2年的宣傳版位,或許你花上不多的錢,卻能在未來收到不小的成效。
大學生是潛在的消費群體,畢業(yè)后三到五年的收入積累,買車的比例就非常大了。學校宣傳板一兩年的宣傳,。是提前的預熱,當踏入社會的這批人想買車時,或許他就很自然而然地想起學校那塊醒目的宣傳板,他就有興趣去所在的4S店轉(zhuǎn)轉(zhuǎn),廣聚客源是制勝的關鍵。
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誰是我們的目標客戶?常常能在大型商場門口看見某某4S店舉辦活動,這些廣告單不是發(fā)到路經(jīng)者的手中,而是發(fā)了一“地”,是很多人看都不看地將宣傳單扔掉了。這當然造成了宣傳成本的浪費。
這種方式是否可行呢?海量中到底誰會買車?不要抱怨這些所謂的客戶口味越來越難伺候,而應深層次地去思考營銷的價值,特別是可供利用的價值,而不要浮于表面。
銷售模式也要改變了!
銷售人員應將坐賈改為行商,力求縮短從客戶到展廳之間的距離。逐漸拋棄在商場前擺一輛車這種簡單的宣傳方式吧。深入到社區(qū)、寫字樓,針對更直接地和客戶進行FACE TO FACE的溝通,會達到與眾不同的效果。
深入到什么社區(qū)或者是寫字樓呢?
有個簡單的方式不妨做一嘗試。當一些客戶進入到4S店后,給他一些小贈品,讓他們留下背景信息,這其中包括通過哪種方式獲得店面信息是非常容易的。這對于長期做營銷數(shù)據(jù)積累的銷售員來說有著非常寶貴的資源積累。
通過這些客戶背景信息,如年齡段、行業(yè)、職位、收入、家庭狀況(幾個人居住)等等,就可以依據(jù)這些去到相應的社區(qū)和寫字樓。當然,還有一種方法是尋找目標巡展地的方式。觀察社區(qū)/寫字樓的車輛使用情況,有多少車輛,車輛的檔次,車輛的占比,車輛的使用年限等等。就可以推算出這個社區(qū)/寫字樓里的人們是不是有能力購買你的車,是不是到了換車的年限了,從而推算出這個寫字樓能否作為巡展的地點。
讓客戶感動
當客戶最終選擇放在了你所承擔的品牌下,那么眼光放長遠一些吧,這只是一個開始,不是結(jié)束,因為所做的并非一錘子買賣,即便你與一個客戶只成交一次,你也要讓其能夠為你“說好話”,讓他所有有余款用來購買“交通工具”的朋友,選擇買你的車,而不是別的。
與客戶的維護是一個長期的、細節(jié)的工作,J.D.Power的評估顯示,實際上經(jīng)銷商做到的離客戶期待還差很遠。
寶馬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就曾向全球著名豪華五星級酒店——麗嘉酒店(ritz-carlton)酒店和漢莎(lufthansa)酒店就如何制定一個有效的競爭戰(zhàn)略以維持客戶滿意度問題進行咨詢。
寶馬認為:“豪華酒店是維持客戶關系方面的成功典范,我們希望寶馬在銷售過程中也能效仿他們的做法。”
或許我們做到寶馬一對一的服務很困難,但能做的是盡量超出客戶的期望,至少能讓客戶感動。
比如保養(yǎng),當客戶開進修理廠的時,服務人員小跑步來到近前,指引停車位置;在客戶進廠取車時一張小小的手寫卡片,感謝他們對修理廠的信任……
其實所需做的很簡單,做個換位思考,多為對方想得周全些。
在未來,競爭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各個廠牌之間的行業(yè)內(nèi)競爭,可能面臨行業(yè)外部的競爭一私人飛機的普及,當私人飛機的進一步發(fā)展,其成本隨著量產(chǎn)而降低,價格優(yōu)勢日趨明顯時,消費者這筆錢到底投向何方?其實競爭無處不在,保持著與客戶的一種良好的信任關系,才是經(jīng)銷商永續(xù)長存的秘訣。